首 页       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我们
按字母检索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按声母检索 A B C D E F G H J K L M N O P Q R S T W X Y Z 数字 符号
您的位置: 5VAR论文频道论文中心教案在线语文九年级语文教案
   语文教案-一四曹刿论战      ★★★ 【字体: 】  
语文教案-一四曹刿论战
收集整理:佚名    来源:本站整理  时间:2010-06-15 02:28:23   点击数:[]    


一四 曹刿论战

(左 传)

教学目的

1.朗读背诵文言课文。

2.积累一些文言实词和虚词,学会翻译文言文。

3.理解文章大意和写作特色。

重点难点

重点

1)朗读背诵文言课文。

2)积累一些文言实词和虚词,学会翻译文言文。

难点:理解文章大意和写作特色。

教学时间

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预习

1.查字典,读准下列加点字的读音。

刿(gui) 孚(fu)  辙(zhe)  轼(shi) 遂(sui) 盈(ying)  靡(mi)

玉帛(bo) 鄙(bi)

2.查字典,对照课文注释,翻译课文。

二、导入

1.作家作品简介

本文选自《左传》,《左传》传说是春秋时期左丘明根据鲁国史料编写的编年体史书。记事起于鲁隐公元年(前722年)止于鲁哀公四年(前453年),记载这一时期(春秋时期)各诸侯国的政治、经济、军事、外交、文化等方面的情况。书中保存了大量古代史料,文字优美,尤善于描写战争及复杂事件,又善于通过对话和行动描写表现人物的性格特征,对后代散文的发展有很大影响。

2.长勺之战的背景

齐国襄公无道,在位时发生内乱。襄公兄弟多人,公子纠的母亲是鲁国人,他就逃到鲁国,公子小白则逃奔到莒(jǔ)。庄公8年(前686年秋,齐国人杀死襄公,立公子无知,庄公9年(前685年〕无知又被人杀死。于是,纠和小白争着回国。小白设计先到,做了国君,就是鼎鼎大名的春秋五霸之一的齐桓公。齐国要杀公子纠,在乾时(地名)打败鲁军,并再次威胁鲁国,要求鲁国杀公子纠。纠被杀后,齐军就出动,在长勺与鲁军会战。当时齐强鲁弱,但最终鲁军胜利,成为我国历史上著名的以弱胜强的战例。

三、新授

1.朗读课文.要求读准语音,注意节奏和重音,读得流畅,有感情。

2.请学生翻译第二段,注意以下词语的解释。

【十年春】(鲁庄公)十年的春天。(提示:凡时间,不必强记年号,也不必换算成公元纪年)

【伐】攻打。【我】《左传》是根据鲁史写的,所以称鲁国为"我"。

【请】请求。【见】接见。

【肉食者吃】肉的人,指居高位、得厚禄的人。

【间】jian参与。

【鄙】鄙陋,这里指目光短浅。

【何以战】就是"以何战",凭借什么作战?以,介词,凭,靠。

【安】有"养生"的意思。

弗不【专】独自专有。

【必以分人】就是"必以之分人",一定把(它)分给人。人,这里指的是一些臣子。

【对】指臣对君说话。

【偏】 同"遍",遍及。

【牺牲玉帛】古代祭祀用的祭品。牺牲,指猪、牛、羊等祭品。帛,丝织品。

【加】虚夸,这里是说以少报多。

【信】信实,意思是对神说实话。

【孚】为人所信服。

【福】动词,赐福,保佑。

【狱】案件。

【虽】即使。

【察】(一一)明察,弄清楚。

【情】实情。

【忠之属也】这是尽了本职的一类(事情人 忠,尽力做好本分的事。属,类。

【可以一战】就是"可以之一战",可凭借(这个条件)打一仗。

【请】请让我。【从】跟随,跟从。

3.请学生翻译第2段,注意以下字词的解释。

【乘】乘坐一辆战车。

【长勺】鲁国地名。【鼓】动词,击鼓进军。

【败绩】大败。

【驰】驱车(追赶)。

【辙】车轮滚过地面所留下的痕迹。

【拭】古代车子前边的横木,供乘车人扶手用。

【遂】于是,就。

【逐】追赶,这里有追击的意思。

4.请学生翻译第3段,注意以下字词的解释。

【既克】已经战胜。既,副词。

【故】原因,缘故。

【夫】句首发语词,表示议论或说明,没有实在意义。

【作】振作。

【再】第二次。

【盈】充满,这里指士气正旺盛。

【测】推测,估计。

【伏】埋伏。

【靡倒】下。

5.请学生全文翻译。

6.朗读课文,争取当堂背诵。

四、小结

1.古今词语

古义:讨伐,攻打 齐师伐我

今义:砍伐

古义:参与 又何间焉

今义:中间

古义:鄙陋,目光短浅 肉食者鄙

今义。卑鄙

牺牲

古义:指猪、牛、羊等祭品 牺牲玉帛

今义:为了正义的目的舍弃自己的生命

古义:虚夸,以少报多 弗敢加也

今义:增加

古义:信实,诚实 必以信

今义:书信

古义:案件 小大之狱

今义:监狱

古义;即使 虽不能察

今义:虽然

古义:第二次

今义:表示事情或行为重复

古义:尽力做的本分的事 思之属也

今义:忠诚

2.词性活用

:名词用为动词 赐福 神弗福也

:名词用为动词 击鼓进军 公将鼓之

3.通假字

同"遍",遍及 小惠未偏

4.一词多义

请求 曹刿请见

请让我 战则请从

跟随 战则请从

服从 民弗从也

缘故、原因 公问其故

所以 故克之

5.虚词

凭   何以战

把   必以分人

代词   指这件事 肉食者谋之

助词   的 小大之狱

代词   他,指曹刿 公与之乘

6.句式

1)判断句

夫战,勇气也。   作战(是靠)勇气的。

2)省略句

再而衰。         第二次(击鼓进军X土气)衰弱了。

3)倒装句

何以战?         凭借什么作战?

五、作业

1完成课后练习二。

2.选用课时作业优化设计。

第一课时作业优化设计

一、根据拼音写汉字。

曹(gui) 又何(jian)焉

肉食者(bi)(fu)敢专也

小惠未(bian) 大大之(yu)

小信未(fu) 下视其(zhe)

二、指 出下面加点字古今意义的区别。

1.又何间焉2.小大之狱

古义                  今义

古义                  今义

3.弗敢加也

古义                  今义

4.牺牲玉帛

古义                  今义

三、下列加点的"以"的含义不同于其他三项的是()

A何以战B.必以情

C必以分人D.可以一战

四、翻译下列文言句子。

1.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2。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Tags:


文章转载请注明来源于:5VAR论文频道 http://paper.5var.com。本站内容整理自互联网,如有问题或合作请Email至:support@5var.com
或联系QQ37750965
提供人:佚名
  • 上一篇文章:巧用地图学“疆”字

  • 下一篇文章:上枢密韩太尉书 教学建议
  • 返回上一页】【打 印】【关闭窗口
    中查找“语文教案-一四曹刿论战”更多相关内容 5VAR论文频道
    中查找“语文教案-一四曹刿论战”更多相关内容 5VAR论文频道
    最新热点 最新推荐 相关新闻
  • ››写作交际口语第六册第三单元
  • ››《伟大的悲剧》课例点评
  • ››第六册五课外国诗两首
  • ››一厘米
  • ››桃花源记 教学设计示例
  • ››六册写作、口语交际单元一
  • ››九年级语文上册《敬业与乐业》教学...
  • ››社戏 教材教法
  • ››《故乡》教学设计2
  • ››23满井游记
  • ››语文教案-驿路梨花说课教案
  • ››语文教案-《观察手》教学案例
  • ››语文教案-11《葡萄沟》教学案例
  • ››语文教案-《小小商店的实践活动课...
  • ››语文教案-《爱莲说》课堂教学实录...
  • ››语文教案-《故都的秋》课堂实录
  • ››语文教案-《拣麦穗》第一课时课堂...
  • ››语文教案-《十里长街送总理》教学...
  • ››语文教案-《紫藤萝瀑布》教学实录...
  • ››语文教案-秋天的怀念 课堂实录
  •   文章-网友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关于本站 - 网站帮助 - 广告合作 - 下载声明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6-2033 5Var.Com. All Rights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