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我们
按字母检索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按声母检索 A B C D E F G H J K L M N O P Q R S T W X Y Z 数字 符号
您的位置: 5VAR论文频道论文中心教案在线语文八年级语文教案
   八上六单元分析      ★★★ 【字体: 】  
八上六单元分析
收集整理:佚名    来源:本站整理  时间:2010-06-15 01:36:01   点击数:[]    

八上六

一、单元内容分析:

本单元所选诗文,都是歌咏自然山水的名篇。 这些优美篇章的共同特点就是“一切景语皆情语”,作者笔下的山水自然景物都融入了作者的主观情感,或借景抒情,或情景交融地表达了作者的思想感情。

《三峡》虽只有一百五十多字,却写出了“七百里”三峡的万千气象,雄奇险峻、清幽秀丽的三峡风光。

《短文两篇》都十分优美,而写作方法不尽相同。《答谢中书书》用清峻的笔触具体描绘了秀美的山川景色。讲究对偶,语言华美。《记承天寺夜游》作者以寥寥数语,记录了日常生活的一个片断,传达了微妙的心境。语言质朴,娓娓道来,意味深长。

《观潮》写了南宋时期钱塘江海潮的景象和观潮的盛况。文章以精炼的笔墨,分四段写了海潮的壮观景象,水军演习的动人情景,弄潮健儿和观潮人群,描写的重点又在水军和健儿的水上表演,江潮之盛和观潮者之众,都衬托了重点描写的场面。本文不仅用了比喻、夸张等修辞手法,而且即便是简洁的白描,也写得十分生动形象。

《湖心亭看雪》写于明王朝灭亡以后。作者对故国往事的怀恋,以浅淡的笔触融入了清新淡雅、茫远空旷的西湖胜景中,写景与写人相映成趣。写景运用了白描手法,宛如中国画中的写意山水。作者引用舟子的话,用 “痴”字称赏张张岱痴迷于天人合一的山水之乐,痴迷于世俗之外的闲情雅致。

《诗四首》所选的四首诗歌也是各有特点。陶渊明的《归园田居》写的是田园劳作之乐,表现了作者要按照自己的意愿生活,不想在那污浊的现实世界中失去自我的心情。《使至塞上》写作者36岁一次出使塞外时途中的所见所闻。全诗气韵流动,壮丽恢弘。“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一联,把塞外景色写得形象而逼真,是历代传诵的名句。《渡荆门送别》描绘了舟过荆门时所见景色。随着船的移动,两岸的景色像画卷一样展开、变换。 “应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两句突然一转,由欣赏美景转入深沉的乡情之咏,情蕴悠长。《游山西村》描绘了在一个丰收的年景,诗人受到热情的邀请,来到农民朋友家。“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蕴含着生活的哲理。

因此,指导学生学习本单元,不仅要注意培养学生阅读古诗文的能力,品味这些诗文的优美意境,还要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对山水景物的感悟能力、欣赏能力。

二、学情分析:

前两册文言文是分散在各个单元里,每单元一篇;本册则是单独组元,每单元五篇,共有两个单元,课文篇数几乎增加了一倍。这个变化表明:过去一年里的文言文(含古代诗歌)教学只是“入门”的准备,而本册则是“入门”的正式启动。学生在上两册和上一单元的学习中基本了解了文言文的学习方法,培养起了学习文言文的信心和兴趣。本单元与上一单元的不同之处在于是第一次按专题编排。所以本单元的任务主要是引导学生欣赏山水,品味山水,感悟山水。

.




Tags:


文章转载请注明来源于:5VAR论文频道 http://paper.5var.com。本站内容整理自互联网,如有问题或合作请Email至:support@5var.com
或联系QQ37750965
提供人:佚名
  • 上一篇文章:《最苦与最乐》教学设计2

  • 下一篇文章:语文教案-《核舟记》教学设计2
  • 返回上一页】【打 印】【关闭窗口
    中查找“八上六单元分析”更多相关内容 5VAR论文频道
    中查找“八上六单元分析”更多相关内容 5VAR论文频道
    最新热点 最新推荐 相关新闻
  • ››鄂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教案全集第九...
  • ››《背影》教学设计5
  • ››《中国石拱桥》教学设计1
  • ››鄂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教案全集第五...
  • ››《乡愁诗两首》
  • ››《阿西莫夫短文两篇》教学设计6
  • ››《苏州园林》教学设计8
  • ››《背影》公开课教案
  • ››马说
  • ››9、纪念白求恩 教案(语文版八年级上...
  • ››八上六单元分析
  •   文章-网友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关于本站 - 网站帮助 - 广告合作 - 下载声明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6-2033 5Var.Com. All Rights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