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用户登录 | ![]() |
|||
|
|||
按字母检索 | A | B | C | D | E | F | G | H | I | J | K | L | M | N | O | P | Q | R | S | T | U | V | W | X | Y | Z |
按声母检索 | A | B | C | D | E | F | G | H | J | K | L | M | N | O | P | Q | R | S | T | W | X | Y | Z | 数字 | 符号 |
|
![]() |
您的位置: 5VAR论文频道 → 论文中心 → 教案在线 → 语文 → 八年级语文教案 |
|
|||||
看云识天气第一课时 | |||||
收集整理:佚名 来源:本站整理 时间:2010-06-15 01:32:56 点击数:[] ![]() |
|||||
看云识天气第一课时 一、素质教育目标 1.理解恰当的比喻对说明事物特征的作用。 2.复习分类说明的方法。 3.进一步学习和巩固有关说明顺序的知识。 二、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 重点:打比喻、分类别的说明方法。 难点:1.比喻、拟人、排比、对比、引用等大量修辞方法的运用及作用。 2.课文的主体部分,即怎样看云识天气这部分,由于云层、光彩的种类繁多,变化复杂,学生一时难于分辨,所以这一部分也是本次教学的一个难点。 解决办法: 1.通过分组讨论进行制表的方法,并结合讲解,从而使学生能更清楚地了解云层、光彩的变化同天气变化的关系,从而使学生牢固地掌握知识。 2.利用多媒体手段演示云与天气的关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 3.讲讲、读读、写写、练练相结合的方法,培养学生积极参与能力。 三、课时安排 2课时 四、学生活动设计 1.进行说的比赛,其中还培养观察能力。 2.听音乐,描述可能出现的画面。 3.分小组讨论,进行制表。 4.搜集有关识别天气的谚语,班上交流,并建立一个小天气预报站。 五、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导入新课 先放一段音乐,请同学们描述一下画面,阴云密布,狂风大作,大雨点砸在盆上叮噹响,人们四下奔跑的声音,鸡鸭乱叫声。 从这段描述中,我们看到的是暴雨来临时的场面,由什么的变化引起了雨的到来?对,是云、风的到来引起的,所以说,云的变化就能暗示天气的变化。(训练学生听、说的能力和想像力)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讲述云和天气的关系的课文——《看云识天气》。 (一)明确目标 1.理清作者的写作思路。 2.理清如何看云识天气。 3.打比喻、分类别的说明方法。 (二)整体感知 本文是一篇事理说明文,具体、生动地介绍了云的形态、变化及云上的光彩现象同天气的关系,说明了怎样看云识天气。 (三)重点、难点的学习与目标完成过程 1.复习提问 (1)从题目上看,这是说明什么的文章? 说明云和天气关系的文章。 (2)从题目上看,你还能读出什么来? 体裁说明文,说明顺序:逻辑顺序 2.读课文,第1段老师范读,第2题全班女生齐读,第3、4两段分别由两名女同学朗读,第5段、第6题分别由两名男生朗读,第7段全班男生齐读。 3.划分断落,概括段意。 第一部分(第1段):指出云就像是天上的“招牌”,从而说明为什么可以看云识天气。 第二部分(第2~6段):具体介绍云的形态变化,云上的光彩现象同天气的关系,从而说明怎样看云识天气。 第三部分(第7段):说明看云识天气的意义和局限性。 4.这样分段,体现了什么说明顺序? 逻辑顺序(由现象到本质)。 5.阅读第1段,回答下面各题。 (1)这段的结构是怎样的?(总分总) (2)如何分层? 第一句是第一层,最后一句是第三层,中间是第二层。 (3)第一段中哪些内容照应“姿态万千”,哪些内容照应“变化无常”? “有的像羽毛,轻轻地飘在空中;有的像鱼鳞,一片片整整齐齐地排列着;有的像羊群,来来去去;有的像一张大棉絮,满满地盖住了天空;还有的像峰峦,像河川,像雄师,像奔马……”这些内容与“姿态万千”相照应。 “它们有时把天空点缀得很美丽,有时又把天空笼罩得很阴森。刚才还是白云朵朵,阳光灿烂;一霎间却又是乌云密布,大雨倾盆”这些内容与“变化无常”相照应。 6.分组讨论制表,把同学们分成三个组,第一组阅读第3段,讨论并制出晴天云彩简表;第二组阅读第4、5段,讨论并制出阴雨冰雹云层变化简表;第三组阅读第6段,讨论并制出光彩识天气简表。
晴天云彩简表 名称 雨雪冰雹云层变化简表
名称形状
云彩识天气简表
光名 7.同学交流如何看云识天气。 8.由多媒体演示云和天气的变化,并伴随音乐.同学们看着画面进复述。 9.再速读课文,回答下列问题。 (1)“卷云、卷积云、积云、高积云是天气晴朗的象征;卷层云、高层云、雨层云,积雨云,这些云低而厚密,是阴雨风雪的预兆,”这是什么说明方法? 说明方法是分类别。 (2)“有的像羽毛,轻轻地飘在空中,有的像鱼鳞,一片片整整齐齐地排列着……”这是什么说明方法? 说明方法是打比方。 10.本文的说明方法是分类别、打比方,在文中找出例子来。 运用打比方的说明方法的句子有: (1)有的像羊群,来来去去;有的像一张大棉絮,满满地盖住了天空;还有的像峰峦,像河川,像雄狮,像奔马…… (2)云就像是天气的“招牌”。 (3)卷云丝丝缕缕地飘浮着,有时像一片白色的羽毛,有时像一块洁白的绫纱,如果卷云成群成行地排列在空中,好像微风吹过水面引起的粼波。 (4)还有一种像棉花团似的白云,叫积云。 (5)远远望去,就像草原上雪白的羊群。 (6)隔着云看太阳和月亮,就像隔了一层毛玻璃,朦胧不清。 分类别:光彩有晕、华、虹、霞。 (四)总结、扩展 这篇课文紧扣题目进行说明,层次十分清晰,首先说明看云可以识天气。因为云和天气变化的关系十分密切,云是天气变化的“招牌”。再说怎样看云识天气,这是全文的重点,写得详细、缜密,从高层云依次说到低层云,从象征晴朗天气的云,依次说到带来暴风雨的云,又从云的形态特点和天气变化的关系,再说到云的光彩和天气变化的关系。在说明中,从现象入手,进而触及事物的本质,云的形态和光彩是现象;云和天气变化的关系,就是本质,云的种类很多,但说明层次不乱,先说什么,再说什么,后说什么,有助于把“看云识天气”的事理说清楚,最后画龙点睛,说明看云识天气的目的、方法和注意事项。 拟题训练,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 阅读课后的最后一部分,即最后一段分组拟题,互作答案。 结尾总结全文、点题,同时说明了看云识天气的局限性。 (五)布置作业 1.在课外,练习看云识天气。试着根据天空中的云彩形状,判断一下当天或第二天的天气情况,把结果写在教室后墙的黑板上。 (六)板书设计
Tags: |
提供人:佚名 | |
【返回上一页】【打 印】【关闭窗口】 |
![]() |
5VAR论文频道 |
![]() |
5VAR论文频道 |
最新热点 | 最新推荐 | 相关新闻 | ||
|
|
![]() |
关于本站 -
网站帮助 -
广告合作 -
下载声明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6-2033 5Var.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