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我们
按字母检索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按声母检索 A B C D E F G H J K L M N O P Q R S T W X Y Z 数字 符号
您的位置: 5VAR论文频道论文中心教案在线语文八年级语文教案
   罗布泊,消失的仙湖      ★★★ 【字体: 】  
罗布泊,消失的仙湖
收集整理:佚名    来源:本站整理  时间:2010-06-15 01:27:53   点击数:[]    


罗布泊 教学案例.doc

罗布泊,消失的仙湖 作者:吴刚 教者:许立科 (酒泉市肃州区泉湖中学)   教学目标:(电脑投影) 1、识记并理解生词。 2、感受并理解作者强烈的忧患意识。 3、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并由此激发学生改善环境的强烈愿望。 教学重点: 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 教具:电脑、投影、课件。 教学过程: 一、     导入:(电脑投影罗布泊简介)     罗布泊在若羌县境东北部,曾是我国第二大内陆河,海拔780米,面积约2400-3000平方公里,因地处塔里木盆地东部的古“丝绸之路”要冲而著称于世,古罗布泊诞生于第三纪末、第四纪初,距今已有200万年,面积约2万平方公里以上,在新构造运动影响下,湖盆地自南向北倾斜抬升,分割成几块洼地。现在罗布泊是位于北面最低、最大的一个洼地,曾经是塔里木盆地的积水中心,古代发源于天山、昆仑山和阿尔金山的流域,源源注入罗布洼地形成湖泊。 注入罗布泊的水,主要有:塔里木河、孔雀河、车尔臣河和米兰河等,同时也部分的受到齐连山冰川融水的补给,融水从东南通过勒河流入湖中。 在投影罗布泊简介之后,投影一些图片,有罗布泊位置图、罗布泊环境图片。 二、     整体感知: 1、第一步:识记生词并理解。 (方法:先投影要求,然后学生互相提问理解生词,而老师不要发表意见,学会倾听就可以了。接着,投影重点词义,让学生对照理解,加深印象。) 萧瑟:形容风吹树木的声音。   和煦:温暖。   干涸:河道、池塘等没有水了。   裸露:没有东西遮盖。   戈壁:蒙古人称沙漠地区,这种地区尽是沙子和石块,地面上缺水,植物较少。   沧海桑田:大海里的一颗谷粒。   无限:辽阔无边。   边缘:沿边的部分。   2、第二步:师问:标题该如何理解?   (方法:电脑投影此问题,先自主思考,然后合作交流,老师鼓励后进生回答此问题。)   投影参考理解:罗布泊过去是一个美丽、迷人、绿色的湖泊,但是现在却消失了。   3、第三步: 请问:过去的罗布泊是什么样子的? 请问:现在的罗布泊是什么样子的? 请问: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什么? (电脑投影这三个问题,然后学生合作交流,在这个过程中,老师应该加入合作交流中去,重点帮助那些后进的学生,向他们讲清一些它们有可能不知道的知识,如,什么是对比,作用是什么,如何用好对比手法等问题,并鼓励他们回答这些问题,以此方法来提升后进生的思考能力,激发其学习兴趣。) 投影参考理解:

对比
  过去:   绿洲   生命

  现今:   荒漠   恐怖   原因:   人 (原因是“人”,投影显示之后,可以让学生自由说说体会以加深理解。) 三、     研读与赏析。(每一步都用电脑投影)   1、本文的结构思路是什么? 思路:开头是现今罗布泊的荒漠景象,接着上溯历史上的美丽景象。然后着重说明罗布泊消亡的缘故,又具体展现今日罗布泊的荒漠景象。最后推而广之,说到青海湖、月牙泉的颓势,篇末发出拯救生态环境的强烈呼吁。 (方法:必须使学生先学,以此方法激发学生的活力,在这个过程中,老师切记要注重小组辅导和个别辅导,使后进生始终保持高昂的学习兴趣。老师在辅导过程中,应以方法为主,交给学生思考问题的方式而不是结果。当然,对于基础很差的学生还是交给结果为好,以免他们对学习失去信心。关于这个问题的方法,我的思路是这样:师问:作者运用了对比的手法,先介绍了什么?接着又介绍了什么?再接下去又该干什么?让学生在这个思路的导引下去思考问题。) 在这个问题解决之后,电脑投影月牙泉、青海湖的图片,以此增强学生的忧患感。然后进入下一个问题。     2、文章包蕴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作者作此文的目的是什么? 忧患                            目的:都来关注环境保护,因为保护环境保护就是保护我们自己。 (方法:关于作者的情感,可以有许多的理解,不可以强求一致,只要沾边,都应该加以肯定。如:痛苦;气愤;伤心。)   3、读了此文,你的第一感受是什么? (方法:同上。不过应多叫后进生。)   4、课文为什么具有震撼人心的力量? 从事实看,罗布泊从美丽的仙湖变成令人恐怖的沙漠,是令人震撼的。从写法上看,运用对比、拟人、排比手法强化感情色彩。 (方法:老师可以提示学生:大家可以从两个方面去考虑此问题,其一,从事实角度;其二,从写法角度。在学生回答之后,老师应对拟人、排比手法加以理解,并举例: 排比:“盲目增加耕地用水,盲目修建水库截水,盲目掘堤引水,盲目建泵” 拟人:“那奇形怪状的枯枝,那死后不愿倒下的身躯,似在表明胡杨树在生命最后时刻的挣扎与痛苦,又像是在向谁伸出求救之手!”       拟人:“……荒漠是大地裸露的胸膛,大地在这里已脱尽了外衣,敞出自己的肌肤筋骨。”   四、探究活动:(电脑投影) 假如你是一位世纪老人,见证了罗布泊的百年沧桑,你将向人们诉说什么?   提示:     1.我与罗布泊同龄,共百岁。     2.我的成长史就是罗布泊的坎坷史。     3.从出生~20岁(从斯文·赫定发现仙湖,想像要丰富、拟人化、有情调。)   从20岁~60岁(扣两次改道、“四盲”危害,重点讲人类对罗布泊的破坏。 五、小结: (方法:这是本课时最后一个环节,让学生自己小结而不是由老师越俎代庖应该是最佳的选择,这样可以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在进行之中,老师可以帮助后进生完成小结并鼓励他们在大家面前发言.)   明确:这篇课文采取了对比的手法,兼以拟人、排比手法的使用,展现了罗布泊过去和现在景象,然后透析了造成这种强烈反差的原因,并由此产生强烈的忧患意识,联想到月牙泉、青海湖的颓势,进而激发起人们的忧患意识,从而环保意识也深驻于学生的脑海之中,于是从自我做起改善环境的愿望也就有了。  




Tags:


文章转载请注明来源于:5VAR论文频道 http://paper.5var.com。本站内容整理自互联网,如有问题或合作请Email至:support@5var.com
或联系QQ37750965
提供人:佚名
  • 上一篇文章:《大雁归来》教学设计

  • 下一篇文章:《甜甜的泥土》教案5
  • 返回上一页】【打 印】【关闭窗口
    中查找“罗布泊,消失的仙湖”更多相关内容 5VAR论文频道
    中查找“罗布泊,消失的仙湖”更多相关内容 5VAR论文频道
    最新热点 最新推荐 相关新闻
  • ››鄂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教案全集第九...
  • ››《背影》教学设计5
  • ››《中国石拱桥》教学设计1
  • ››鄂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教案全集第五...
  • ››《乡愁诗两首》
  • ››《阿西莫夫短文两篇》教学设计6
  • ››《苏州园林》教学设计8
  • ››《背影》公开课教案
  • ››马说
  • ››9、纪念白求恩 教案(语文版八年级上...
  • ››罗布泊,消逝的仙湖
  • ››罗布泊,消失的仙湖
  •   文章-网友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关于本站 - 网站帮助 - 广告合作 - 下载声明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6-2033 5Var.Com. All Rights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