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用户登录 | ![]() |
|||
|
|||
按字母检索 | A | B | C | D | E | F | G | H | I | J | K | L | M | N | O | P | Q | R | S | T | U | V | W | X | Y | Z |
按声母检索 | A | B | C | D | E | F | G | H | J | K | L | M | N | O | P | Q | R | S | T | W | X | Y | Z | 数字 | 符号 |
|
![]() |
您的位置: 5VAR论文频道 → 论文中心 → 教案在线 → 语文 → 八年级语文教案 |
|
|||||
《铁骑兵》教学设计4 | |||||
收集整理:佚名 来源:本站整理 时间:2010-06-15 01:20:42 点击数:[] ![]() |
|||||
语文版八年级教案 第三课 铁骑兵 杨朔 教学目标 1、让学生欣赏作者设置的一个个悬念,并理解其对故事情节推动的作用。 重点: 文中的悬念及表达效果。 难点: 学生可能会觉得文中所写的几个骑兵打乱敌人作战部署的偶然性较大,在教学时要加以分析。 教学过程及步骤 一、课前预习指导: 1、 阅读课文,借助注释和工具书,扫除字词障碍,完成《金牌导练》的“目标达成”1—3题。 2、 阅读《金牌导练》的“相关积累”,收集整理有关抗日战争的资料(如著名战役、英雄人物)。 二、导入新课: 心目中的抗日英雄是什么样子呢? 2、 今天,我们学习的课文向我们讲述的便是抗日战争时期一支英雄而神奇的队伍—— 铁骑兵的故事。 3、 作者是谁?有哪位同学来介绍一下? 三、学生自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1、这篇文章的体裁是什么? 2、写了什么人? 3、写了什么事?(请学生讲述故事的发生、经过和结果,注意情节的完整性。) 起因:掉队——打游击 经过:夜渡河水——水深未能过去(第二日才知是黄河)——发现敌城——朝城中放了一排马轮(第二日才知此城是包头) 结果:打乱敌人军事部署,并找到了大队 四、合作探究活动一,体会构思特色。 1、 交流阅读感受:读这篇课文的时候,你的心情有什么变化?因什么而担心?因什么而放心? 2、 分小组讨论: ⑴这篇散文的构思有什么特点?(悬念迭起) 3、交流,师生评议。(阅读《金牌导练》的“课文导航”) 4、联系课外阅读,请学生例举悬念迭起的文章,体会悬念设置的妙处。 五、合作探究活动二,领会主旨。 1、分小组讨论: ⑴本文的标题为什么是“铁骑兵”呢? “铁”是什么意思? ⑵你从班长的哪些表现感受到“铁骑兵精神”? ⑶八路军的一个骑兵班在失去与大部队联系的情况下,为什么能打乱日寇的军事部署,迫使敌人停止 “扫荡”?(结合课后思考与练习一) ⑷从铁骑兵身上我们探究出中国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是什么? 2、交流,师生评议。(阅读《金牌导练》的“课文导航”) 3、面对生活中的种种困难,我们要发扬铁骑兵精神。请学生自由谈论从铁骑兵身上获得的人生启示。 六、布置作业: 完成《金牌导练》的“拓展延伸”题。 Tags: |
提供人:佚名 | |
【返回上一页】【打 印】【关闭窗口】 |
![]() |
5VAR论文频道 |
![]() |
5VAR论文频道 |
最新热点 | 最新推荐 | 相关新闻 | ||
|
|
![]() |
关于本站 -
网站帮助 -
广告合作 -
下载声明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6-2033 5Var.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