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我们
按字母检索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按声母检索 A B C D E F G H J K L M N O P Q R S T W X Y Z 数字 符号
您的位置: 5VAR论文频道论文中心教案在线语文八年级语文教案
   《山居秋暝》创新教学设计      ★★★ 【字体: 】  
《山居秋暝》创新教学设计
收集整理:佚名    来源:本站整理  时间:2010-06-15 01:15:58   点击数:[]    

 

      《山居秋暝》创新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的

      1.领悟诗的主旨,学习诗人洁身自好的品格。

      2.品味诗的意境和风格。

      3.品读同类诗歌,古为今用。

      二、教学思路

      1.用对比参悟的方法鉴赏诗歌。

      2.活动:企业创意策划。

      三、创新意图

      在认真鉴赏的基础上,组合同类诗歌,进行古为今用的创新实践活动。

      四、教学过程

      (一)讲读参悟诗歌。

      1.自读课后练习一,给本诗划分节奏,弄清尾字的平仄。

      2.按节奏和平仄规律朗读这首诗,读出抑扬顿挫之美。

      3.把作者身世、写作背景和诗歌内容结合起来,整体感知诗歌内容。

      4.抓住颔联、颈联品味意境:景物构成了怎样的画面?融入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5.根据情感指出朗读时应注意的语调、语速。

      6.王维的诗与谁的诗风相近?诵读类似的诗句。

      7.认识诗中所体现出来的洁身自好的品格。

      (二)企业创意策划活动。

      1.提出假设:假如王维生活于改革开放、人尽其才的现代社会,他除了作诗外,最适合参与哪一项经济活动?

      2.明确活动方向及任务。

      选择职业要根据自己的特长,同时又要与社会经济形势相适应。王维是著名的山水诗人,现代社会旅游业正蓬勃发展,因此他可以开一家有“归隐”特色的旅游公司。

      3.完成企业创意书。

      ——公司形象:本公司的“双休游”旨在让游客在紧张工作之后的双休日里,走进自然,走进农家,找到轻松、闲适而又不乏文化品位的感觉。

      ——景区设置:桃花源村、陋室、故人庄、山居、田园居、南山。

      ——日程安排:桃花源村(第一天上午及午餐),陋室(第一天下午),故人庄(第一天晚餐),山居(第一天晚),田园居、南山(第二天)。

      ——具体景点设计:以“山居”为例:①松林散步,倾听天籁,体味自然。倘有月亮,会有“明月窥人”或“月亮走我也走”的美景出现。②清泉漂流,体会“清泉皮筏石上流”的趣味。③湖中泛舟采莲,时有“惊起一滩鸥鹭”的情景再现。④泉边浣衣、竹林篝火、歌舞晚会。

      所有景点适当位置配古人诗词歌赋。

      ——企业人员:总经理、财务主管、公关人员、法律顾问、导游(由深谙古文诗词歌赋者担任)。

      ——经营方式:与中央电视台合作开发,或与其他影视机构合资开发,既作旅游景点,又作影视剧外景基地。

      参读诗文:《过故人庄》《桃花源记》《归园田居》《陋室铭》等。

      (以上条目为创业计划的框架,各条目的具体化设计仅供参考。)

      【创意说明】此教学设计的亮点是在教学古典诗词时,不仅要让学生“学”,还要激发学生去“用”,而且在“用”中更能加深学生的“学”。

      这节课的“企业创意”策划活动是要求学生把已学过的同类诗歌与现代的经济生活巧妙地结合起来进行创新设计。诗的学习,不能一首一首孤立地读,那样既不易领悟,也会使学习的内容零散;诗也不能过多地拆解,那样会没有诗意。如果把同类诗歌放在一起品读,可起到渗透效应,自然参悟到其中的意境和风格。景区设置就在于组合同类诗歌,而景点的具体规划,如“山居”部分,更能让学生身临其境地体验意境,加深了“学”;其他部分的策划也能够训练学生思维的严密性和灵活性,可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整个策划活动是一个师生共同参与的创新活动,这种创新活动不仅加强了学生对古典文学学习有用性的认识,增强了学习兴趣,而且点燃了学生的思维火花,激发了创新意识,培养了创新能力。可以说,有了教师的创新教学,才有学生的创新学习。整个创新活动中,教师是一个参与者、协作者,只需在必要时提出疑问,或对某些术语作出解释,或提供相关案例,要留出足够的时空,让学生的主体性充分体现出来。

  

 




Tags:


文章转载请注明来源于:5VAR论文频道 http://paper.5var.com。本站内容整理自互联网,如有问题或合作请Email至:support@5var.com
或联系QQ37750965
提供人:佚名
  • 上一篇文章:《沁园春 雪》教案

  • 下一篇文章:《芦花荡》教学设计5
  • 返回上一页】【打 印】【关闭窗口
    中查找“《山居秋暝》创新教学设计”更多相关内容 5VAR论文频道
    中查找“《山居秋暝》创新教学设计”更多相关内容 5VAR论文频道
    最新热点 最新推荐 相关新闻
  • ››鄂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教案全集第九...
  • ››《背影》教学设计5
  • ››《中国石拱桥》教学设计1
  • ››鄂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教案全集第五...
  • ››《乡愁诗两首》
  • ››《阿西莫夫短文两篇》教学设计6
  • ››《苏州园林》教学设计8
  • ››《背影》公开课教案
  • ››马说
  • ››9、纪念白求恩 教案(语文版八年级上...
  • ››《山居秋瞑》 铁皮鼓实录
  • ››《山居秋瞑》铁皮鼓实录.
  • ››《山居秋暝》课案(网友来稿)教案
  • ››《山居秋暝》、《登高》
  • ››《山居秋暝》课案(网友来稿)
  • ››《山居秋暝》
  • ››《山居秋螟》  《越中览古》《登...
  • ››《山居秋暝》《越中览古》《登高》...
  • ››《山居秋暝》创新教学设计
  •   文章-网友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关于本站 - 网站帮助 - 广告合作 - 下载声明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6-2033 5Var.Com. All Rights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