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苏州园林 编写时间:2004年4月18日 设 计 人:何芸芸 教学目标:知识技能阅读课文,领略我国园林的建筑美,注意体会作者简明扼要朴实的语言风格。 过程与方法:两课时讲授完成。 情感态度价值观:领略我国园林的建筑美,注意体会作者简明扼要朴实的语言风格。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教具:录音机、磁带、投影仪、投影片 教学方法:讲授法、点拔法 教学过程及教学内容设计 一、 导语导入新课 俗话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今天我们来学习《苏州园林》。 二、 释题、简介文体 叶圣陶(1894——1988)江苏苏州人,原名叶绍钧,字圣陶,作家,教 育家,编辑家,作品收集在《叶圣陶集》。 三、 录音机朗读课文,把生字和不熟悉的词语画出来,给它查字典,予以解 决题 1、录音机朗读课文,正音正音,查字典,解释词语,扫除阅读障碍。 四、 看图,齐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抓住苏州园林的主要点。 1、 投影请学生仔细观察每一幅图,具体讲解每一个画面的特点,教进 行引导点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用原文中一句话概括苏州园林的总特征。 五、 分析课文结构特点,深入研究课文内容。 1、齐读第一自然段,思考这一段写了些什么内容,在文中起了什么作用? 2、阅读2—7自然段,确立说明对象,及之间的关系。 3、朗读第二、9段,思考重点写了哪些内容? 4、齐读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思考:如果作者不在此结尾,还要继续写下去的话,会再写些什么呢?那为什么作者又不继续写下去呢? 5、快速阅读全文,思考全文紧紧抓住苏州园林总体特征的哪能一点来进行分析和说明的? 第 二 课 时 教学目标:1、分析课文说明的顺序及其作用。 2、了解苏州园林的特点。 情感态度价值观:领略我国园林的建筑美, 教学重点:《苏州园林》说明的顺序及其作用。 教学难点: 教具:录音机、磁带、投影仪、投影片 教学方法:复习法、讲解法、归纳法、讨论法。 教学过程及教学内容设计 一、 温故知新,复习旧知 1、 听写上节课所学的生新词。 2、 指名朗读课文第二自然段。 二、 读课文,思考:本文说明事物的顺序如何? 讨论并归纳: 从全文来说,从整体到局部;从各部分来说是从主到次,由大到小。 三、 归纳本文的说明方法,由学生举例说明。 1、 作比较 2、 打比方 3、 举例子 4、 描摹 四、 理解课文语言,体会本文语言运用的准确性。 1、“可是苏州园林在不同之中的共同点,似乎设计者和……务必……完美的图画。带点的词是否可删去,为什么? 2、比较“至于池沼,大多引用活水“与至于池沼,全文引作活水”这两个句子,说说效果为何不同,并请从课文中再找出三个同样的句子。 3、“苏州园林里都有假山和池沼,”“苏州园林可绝不讲究对称,好象故意避免似的,”这两句中的都有“可绝不”意肯定,一点不含糊,这同样是用词准确的典型例子,但要注意用得准确。
Tag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