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我们
按字母检索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按声母检索 A B C D E F G H J K L M N O P Q R S T W X Y Z 数字 符号
您的位置: 5VAR论文频道论文中心教案在线语文八年级语文教案
   《湖心亭看雪》教学设计6      ★★★ 【字体: 】  
《湖心亭看雪》教学设计6
收集整理:佚名    来源:本站整理  时间:2010-06-15 01:13:53   点击数:[]    

29、湖心亭看雪

张岱

 

教学目标:

1、  阅读课文,反复诵读,培养诵读能力

2、  积累文言词汇,培养古文的阅读理解能力

3、  体味文章的写作手法及语言风格,体味,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1、  本文写景的白描手法

2、  写景、抒情、写人、叙事的关系

教学内容:

1、  解题:理解文章内容,把握作者思想感情

2、  整体感知课文,熟悉内容,抓住重点词句进行品味

3、  拓展阅读,深化理解

教学设计:

一、导入新课:同学们,杭州西湖是我国著名的旅游胜地,被誉为“人间天堂”,自古以来就有无数文人墨客为它留下了不少传世佳作。关于西湖的诗句,同学们能背出哪些?“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等等。写出了雨中西湖的迷人,春游西湖的喜悦,六月西湖荷花的艳丽。(展示图片)

    是啊,同学们,诗人心中有一个春天,他笔下的西湖就春意盎然;诗人心中有一份柔情,他笔下的西湖就温柔缠绵。可是,如果,诗人的心中只有孤寂落寞,他笔下的西湖会是什么样子呢?让我们步入张岱的世界,一起去《湖心亭看雪》。

二、介绍湖心亭,展示图片。

三、走进作者,介绍背景,强调作者的故国之思,沧桑之感。

  串词:下面,我们就去湖心亭,看看张岱在雪中的湖心亭深埋着怎样的思想感情。

四、感知文意:

1、  听配乐朗读。

2、  听了范读,也通过早自习的预习,请一个同学朗读,要求读准字音,读出节奏。(全班评析)

3、  齐读,要求流畅自然,充满感情,尽量感受作者的孤寂落寞。

五、品读文本:

(一)一读:走进作者心中的湖心亭。(理解课文大意)

   1、张岱是在什么时候、什么情况下去的湖心亭?

   2、他是怎样去的?

   3、沿途所见何物?

   4、在亭上有什么奇遇?

   5、舟子是怎样评价张岱今晚的举动的?

(二)二读:

   1、其实,作者在文中犯下了一个颇为严重的前后矛盾的错误,能找出来吗?

   2、是张岱大意了,写错了人数?是否要让张岱改改呢?

      独:表现作者遗世独立的高洁情怀和不随流俗的生活方式。表现他孤高自赏,自命清高,洁身自好,不与俗人为伍的孤独。在他眼里,舟子等人根本不存在。

 (三)三读:

    1、找出文中最能概括张岱形象的一个字。

    2、“痴”用通俗的话怎么说?作者的呆气体现在哪些地方?

    (1)痴行:找出来,如何理解他的行为?(天寒地冻,夜深人静时跑到湖上看雪实是怪异)

         表现他不愿看见人,不愿人看见 的文人雅士的孤傲清高,孤独避世的忧愤。

    (2)痴景:A,天寒地冻,夜深人静,他看到的湖心亭的雪景是怎么样的?……

               B这是一种美吗?怎样理解这种美?(结合图片,讲解白描)

天地苍茫,人物渺小,这种对比,创设出一种悠远脱俗的意境,透出一种白昼看不到的梦幻般的朦胧美。也反映出他不同流俗的审美趣味。(与众不同之处,痴之所在)

               C作者钟情这样的景色,我们可以感受到他心中怎样的思想感情?

   这样的湖山夜雪图的苍茫悠远,暗合了作者的清高避世的心理。我们可以感受到他内心深处的孤寂无依、伤感茫然的思想感情,这时,天地人情已完全融为一体了。情景交融,景成了情的载体,成了情感寄托的对象了。

     (3)痴心:作者不愿见人,不愿人见,却为何在亭上有如此表现?

               A,为什么大喜?(遇到和他一样有雅兴、脱俗、孤傲清高之人,当引以为知己)

               B,为何“同饮”“强饮”?(自己本不会饮,又不可不饮,酒逢知己千杯少,酬谢知己。)

               C,为何临别时才问姓氏,也不留下电话号码,联系方式?(君子之交淡如水,同是性情中人,最关注的是朋友见心灵的沟通,精神的契合。这反映出作者不同流俗,只以得莫逆为快的作风和性格。正可谓痴心一片啦。)

(四)小结:痴:作者痴迷与天人合一的山水之乐,痴迷与世俗之外的雅情雅致。

六、拓展:王国维说,“一切景语皆情语。”写景不能仅仅停留在景物本身,而应抓住景物的灵魂,即自然万物的勃勃生机,通过高低、远近、动静的变化,视觉、听觉的立体感受,来传达自己与自然相融合的生命的愉悦,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

    同学们,我们也试着把自己的喜怒哀乐之情寄托在景物描写中,让我们在景物描写中感受你当时的思想感情。

七、在乐声中再听录音,结束全文。




Tags:


文章转载请注明来源于:5VAR论文频道 http://paper.5var.com。本站内容整理自互联网,如有问题或合作请Email至:support@5var.com
或联系QQ37750965
提供人:佚名
  • 上一篇文章:《大堰河——我的保姆》教学设计

  • 下一篇文章:《沁园春·长沙》教案设计
  • 返回上一页】【打 印】【关闭窗口
    中查找“《湖心亭看雪》教学设计6”更多相关内容 5VAR论文频道
    中查找“《湖心亭看雪》教学设计6”更多相关内容 5VAR论文频道
    最新热点 最新推荐 相关新闻
  • ››鄂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教案全集第九...
  • ››《背影》教学设计5
  • ››《中国石拱桥》教学设计1
  • ››鄂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教案全集第五...
  • ››《乡愁诗两首》
  • ››《阿西莫夫短文两篇》教学设计6
  • ››《苏州园林》教学设计8
  • ››《背影》公开课教案
  • ››马说
  • ››9、纪念白求恩 教案(语文版八年级上...
  • ››《湖心亭看雪》说课稿
  • ››《湖心亭看雪》教学实录
  • ››《湖心亭看雪》译文
  • ››《湖心亭看雪》教学设计3
  • ››《湖心亭看雪》教学设计5
  • ››《湖心亭看雪》教学设计6
  • ››《湖心亭看雪》教学设计7
  • ››《湖心亭看雪》教学设计8
  • ››《湖心亭看雪》教学设计
  • ››《湖心亭看雪》教学设计4
  •   文章-网友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关于本站 - 网站帮助 - 广告合作 - 下载声明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6-2033 5Var.Com. All Rights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