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我们
按字母检索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按声母检索 A B C D E F G H J K L M N O P Q R S T W X Y Z 数字 符号
您的位置: 5VAR论文频道论文中心教案在线语文八年级语文教案
   四竹溪记(苏教版八年级下)      ★★★ 【字体: 】  
四竹溪记(苏教版八年级下)
收集整理:佚名    来源:本站整理  时间:2010-06-15 01:12:49   点击数:[]    

四竹溪记

教学目标

    1.记住重点文言实词、虚词的用法。

2.根据已有的知识理解文章大意,熟读成诵。

教学重难点

记住重点字词,理解文章大意。

教学准备

课件或小黑板。

设计思路

学生先查阅工具书,掌握生字词,在此基础上,通过小组学习,大体了解文章大意,教师引导理清文章结构及写法。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教师导人。

    梅、兰、竹、菊被誉为“四君子”,喜欢竹的名人很多。如清代的郑板桥画竹、写诗赞竹。古人有“宁可食无肉,不可院无竹”的说法。今天,我们学习一篇由“竹”引出的文章——《竹溪记》。(板书课题及作者。)

    2.介绍作者。(出示课件1。)

    唐顺之,字应德,明初文学家,世称荆川先生。著有《荆川先生文集》。

要求:记住作者。

二、自主学习

    (出示课件或小黑板2。)

    1.查阅工具书,解决生字词,大体理解文章的意思。

    2.把课文划分为两部分并说出划分理由。标明记叙的段落。

    3.任君贵竹与京师人贵竹有何不同?你是怎样理解“竹固可以不出江南而取贵”的含义的?

    4.读了本文你有何启发?请你就中学生“追星”现象谈一下自己的看法。

5.找出自学中的疑难问题及你认为教材中存在的问题。

三、合作学习

    1.先以小组为单位相互解答疑难问题。

    2.在班上讨论并研究小组解决不了的问题。

四、反馈交流   

    1.读准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出示课件或小黑板3。)

    绝徼  芟  臭味  偃蹇孤特

    明确:(指几名同学注音,让其他同学纠正。)

    2.解释加点词语。    ’

    明确:(尝:曾经。  斩竹而薪之:名词动用,当作薪。  人去乡:离开。  则人益贵之:形容词活用为动词,以·…··为贵。又稿以死:通“槁”,枯。  然穷其所生之地:尽,彻底探求。  取诸土.ejir有:之于。  是以自古以来:因此。)

    3.给课文划分两部分并说出划分理由。标明记叙的段落。

    明确:(第一部分(第l~3段):论世人对竹的态度。第一段是记叙。

    第二部分(第4—6段):颂任君知竹爱竹及其高尚人品。第四段是记叙。)

    4.任君贵竹与京师人贵竹有何不同?你是怎样理解“竹固可以不出江南而取贵”的含义的?

    明确:(任君在贱竹之江南竟贵竹,在于知竹,知竹又在于他的人格与竹自有某种相通之处;他“深好于竹”,是真爱竹。京师人贵竹,是因为物以稀为贵罢了,是斗富,其实不知竹,非真心爱竹。)

    (对“竹固可以不出江南而取贵”的含义可这样理解:如果人们都能像任君那样知竹,真心爱竹,那么在“可以不劳力而蓊然满园”的江南,也就有人贵竹了。而不是“物去乡则益贵”。)

    5.读了本文你有何启发?请你就中学生“追星”现象谈一下自己的看法。

    明确:(本题是开放性题目,只要言之有理即可。)

    6.研读赏析:阅读“君生长于纷华……而其好固有不存也。”

    (1)学生读课文,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完成下列题目。(出示课件4。)

    ①任君生长在怎样的环境中?从哪一个词可以看出?

    ②任君不沉溺于所处的环境,“凛然有偃蹇孤特之气”,从哪里可以看出来?

    ③任君的性格与竹有何联系?

    ④文章写道,即使竹子并非本地所有,任君也会“极其力以致之,而后快乎其心”,他的力量虽然“能尽致奇花石,而其好固有不存也”,这些话是什么意思,说明了什么问题?

    ⑤“此其于竹必有自得焉”与文章的哪一句话呼应?“自得”提示了什么问题?

    (2)小组代表交流发言。

    明确:

    (①任君生长在繁华富贵的环境,可从“纷华”一词中看出。

    ②可以从两方面看出来:一是凡富人们所酣嗜的,诸如“裘马、僮奴、歌舞”之类,

“一切斥去”;二是“挺挺不妄与人交”,说明他方正刚直。

    ③任君的性格与竹子的性格有类似之处。任君是竹子的知己,竹子是任君精神品格的写照。

    ④这些内容的意思是:任君依其财力绝不是不能收致奇花异石,然而他的爱好本不在此;而即使竹子不是这里的土地所有,任君也将竭尽全力予以收集,然后心里才高兴。这里从两个方面强调指出任君爱竹是真正知竹。

    ⑤与前文“独有深好于竹”呼应,又是对其最好的注释。深刻地提示出任君对竹的态度与世人有本质的区别。)

五、梳理巩固

    学生讨论还没解决的问题。

    (不必面面俱到,也不必只限于一个方面,只要学生能说出某些方面就应给予肯定。)   

六、拓展训练    .

    (如果有时间可在课堂上进行,如无时间可不进行。)

    做《新课标作业设计》中的“阅读理解”部分。

七、布置作业    ,

  做《新课标作业设计》中的“积累运用”部分。

板书设计

竹溪记

  唐顺之

第一部分(第1—3段):论世人对竹的态度

(第l段)记贵竹贱竹的奇怪现象。(第2—3段)议贵竹贱竹现象。

第二部分(第4~6段):赞任君高尚人品

(第4段)“记”的由来。(第5段)议任君高尚人品。(第6段)抒发感慨。

 




Tags:


文章转载请注明来源于:5VAR论文频道 http://paper.5var.com。本站内容整理自互联网,如有问题或合作请Email至:support@5var.com
或联系QQ37750965
提供人:佚名
  • 上一篇文章:《假如生活欺骗了你》教案设计

  • 下一篇文章:语文教案-短文两篇《记承天寺夜游》
  • 返回上一页】【打 印】【关闭窗口
    中查找“四竹溪记(苏教版八年级下)”更多相关内容 5VAR论文频道
    中查找“四竹溪记(苏教版八年级下)”更多相关内容 5VAR论文频道
    最新热点 最新推荐 相关新闻
  • ››鄂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教案全集第九...
  • ››《背影》教学设计5
  • ››《中国石拱桥》教学设计1
  • ››鄂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教案全集第五...
  • ››《乡愁诗两首》
  • ››《阿西莫夫短文两篇》教学设计6
  • ››《苏州园林》教学设计8
  • ››《背影》公开课教案
  • ››马说
  • ››9、纪念白求恩 教案(语文版八年级上...
  • ››四竹溪记(苏教版八年级下)
  •   文章-网友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关于本站 - 网站帮助 - 广告合作 - 下载声明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6-2033 5Var.Com. All Rights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