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我们
按字母检索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按声母检索 A B C D E F G H J K L M N O P Q R S T W X Y Z 数字 符号
您的位置: 5VAR论文频道论文中心教案在线语文八年级语文教案
   《游恒山记》教学设计      ★★★ 【字体: 】  
《游恒山记》教学设计
收集整理:佚名    来源:本站整理  时间:2010-06-15 01:10:53   点击数:[]    

《游恒山记》教学设计

河北省围场县朝阳湾中学    魏均    068454

教学目标:1、积累“翳”“策”“跻”等实词的含义。

          2、理清作者的记游顺序,体会其条理分明的记游特点。

          3、学习作者不畏艰险,勇于攀登的精神。

教时安排:1课时

课前准备:1、朗读课文,做到读准音,读顺句。

          2、借助资料,了解徐霞客及其《徐霞客游记》。

          3、多媒体课件。

学习过程:

一、     谈话导入:有这样一部著作,这是我国一部著名的古代游记,也是一部我国地理学名著。它凝聚了作者三十多年的旅游勘察汗水。这部著作就是《徐霞客游记》这部著作被誉为千古奇人的千古奇书。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选自这部著作的文章------《游恒山记 》。多媒体展示作者及文字图片资料。

二、     疏通文意

1、          读课文,小组合作完成文意的疏通这一学习任务。

2、          交流在疏通文意过程中所产生的疑难问题。由组长汇报,组员补充。班际间解决。

三、     合作探究

1、          速读课文,划出作者登山所经过的地方,并绘制作者登山示意图。

明确:作者上山经过了望仙亭、虎风口、“朔方第一山”牌坊、寢宫、飞石窟、北岳殿、会仙台等地方。示意图略

2、          划出文中标明里程的句子,想一想,作者这样写的用意?

明确:一里,又一里,又三里,三里------

作者这样写,显出文章记游顺序清晰,条理分明的特点。

3、          细读文章第三段,说出作者的观察角度,写景顺序。

明确:观察角度为俯视,由文中“俯瞰山北”“北瞰”可以得出。

写景顺序为:按照北—南—西--东的空间顺序来写景,并且是由远及近的。

多媒体展示恒山图片,增强学生的感官认识。

4、          划出课文中写徐霞客登顶经过的文字,体会其所拥有的精神。

明确:课文第二段“余时欲跻危崖、登绝顶------久之棘尽,始登其顶。这是写作者登顶经过的文字。

从登顶经过充分表现了徐霞客不畏艰险,不怕辛劳,勇于实践求实的精神。

5、          小结:

这篇文章清晰地介绍了作者的游踪,描写了作者游恒山登顶的经过,表现了他不畏险,不怕辛劳,勇于踏勘实践的精祌。

四、     迁移拓展

1、          查阅资料,探究“是山土山无树,石山则有。北向俱石,故树皆在北”。这种现象的成因。

2、          利用图书馆,阅读整本的《徐霞客游记》,写好读书笔记。

 

 




Tags:


文章转载请注明来源于:5VAR论文频道 http://paper.5var.com。本站内容整理自互联网,如有问题或合作请Email至:support@5var.com
或联系QQ37750965
提供人:佚名
  • 上一篇文章:《大雁归来》教学设计1

  • 下一篇文章:《你一定会听见的》教学设计10
  • 返回上一页】【打 印】【关闭窗口
    中查找“《游恒山记》教学设计”更多相关内容 5VAR论文频道
    中查找“《游恒山记》教学设计”更多相关内容 5VAR论文频道
    最新热点 最新推荐 相关新闻
  • ››鄂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教案全集第九...
  • ››《背影》教学设计5
  • ››《中国石拱桥》教学设计1
  • ››鄂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教案全集第五...
  • ››《乡愁诗两首》
  • ››《阿西莫夫短文两篇》教学设计6
  • ››《苏州园林》教学设计8
  • ››《背影》公开课教案
  • ››马说
  • ››9、纪念白求恩 教案(语文版八年级上...
  • ››《游恒山记》教学设计
  •   文章-网友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关于本站 - 网站帮助 - 广告合作 - 下载声明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6-2033 5Var.Com. All Rights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