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用户登录 | ![]() |
|||
|
|||
按字母检索 | A | B | C | D | E | F | G | H | I | J | K | L | M | N | O | P | Q | R | S | T | U | V | W | X | Y | Z |
按声母检索 | A | B | C | D | E | F | G | H | J | K | L | M | N | O | P | Q | R | S | T | W | X | Y | Z | 数字 | 符号 |
|
![]() |
您的位置: 5VAR论文频道 → 论文中心 → 教案在线 → 语文 → 八年级语文教案 |
|
|||||
《背影》教学设计13 | |||||
收集整理:佚名 来源:本站整理 时间:2010-06-15 01:05:00 点击数:[] ![]() |
|||||
背 影 教学目的: 1、学习本文抓住人物形象的一个特征在特定的环境下进行细致描写的特点。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重点语段(第六段父亲买橘子的过程的描写)阅读,感受理解父亲的爱子之情。 难点:朴实的语言的表达效果。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步骤及内容: 一、导入 二、前提测评 正音练习:给加底线的词注音 交卸( ) 奔丧( ) 橘子( ) 晶莹( ) 迂腐( ) 琐屑( ) 栅栏( ) 差使( ) 照看行李( ) 三、作者介绍及写作背景 朱自清(1898-1948),字佩弦,江苏省扬州市人,散文家、诗人、学者、民主战士。有诗文集《踪迹》、《欧旅杂记》,以及一些文艺论著,收在《朱自清文集》里 。 《背影》是记实散文,写于1925年。作者曾说:“我写《背影》,就因为文中所引的父亲的来信那句话。当时读了父亲的信,真是泪如泉涌。我父亲待我的许多好处,特别是《背影》里所叙述的那一回,想起来跟眼前一般无二。我这篇文只是写实,……” 四、阅读课文:用下列符号进行圈点批注划分文章部分、层次分别用双竖线、单竖线。 不能理解的词语用横线,认为用得好的用方框。关键语句(或写得好的语句)用波浪线。有疑问的地方,用括号和问号。 (阅读训练,养成读书动笔好习惯。教师巡视,让批得好的同学发言,教师小结。) 五、师生互动 1、段落层次划分 悲凉气氛(别时家境)2-3 回忆往事 垫背影(细心关照)4-5 惜别背影(父子分手)6 别后思念 再现背影(别后怀念)7 2、思考讨论 (1)、请找出本文的文眼。 (文眼就是文章的字眼儿,读出了文眼,就读出了中心。文眼常常出现在开头或结尾。) 明确:我最不有忘记的是他的背影。 (2)、“我”与父亲最后一次相见于什么时候?什么地点? 明确:二年前的冬天,徐州 (3)、“我”与父亲见面的背景如何? a:祖母死了 b:父亲的差使也交卸了 (祸不单行,家境惨淡) a:悲哀之泪:见父亲,睹家境,想祖母 b:感动之泪:望亲买橘,父子离别 c:伤心之泪:再现背影,泪光莹莹 (5)、文中一共写了父亲几个背影? <1>惦记背影(思念父亲) <2>刻画背影(望父买橘) <3>惜别背影(父子分手) <4>再现背影(别后怀念) 六、导学达标 (1)、课文哪两个地方着重写父亲的背影? a:父亲买橘子爬月台的时候;b:父亲送子时,下车往回走,混入人群的时候。 (2)、请找出父亲送儿子上车的过程说的四句话,并体会它所含的意思。 <1>不要紧,他们去不好! <2>我买几个橘子去。你就在此地,不要走动。 <3>我走了,到那边来信! <4>进去吧,里边没人。 (这些话含蓄着许多怜惜、体贴、依依不舍的意思) (3)、请简要概括课文的中心意思。 课文通过对父亲背影的描写,于叙事中表现了父亲疼爱儿子,儿子怜爱父亲,父子情深。 三、归纳小结 悲哀之泪(见父亲 睹家境 想祖母) 感动之泪(望亲买橘 父子离别) 伤心之泪(再现背影 泪光莹莹) 惦记背影(思念父亲) 刻画背影(望父买橘)
再现背影(别后怀念) 四、作业布置 1、反复朗读课文,体会课文抒发的感情。 2、小作文:你父母疼爱你的哪件事深深感动你? 请将事件的经过写出来。 Tags: |
提供人:佚名 | |
【返回上一页】【打 印】【关闭窗口】 |
![]() |
5VAR论文频道 |
![]() |
5VAR论文频道 |
最新热点 | 最新推荐 | 相关新闻 | ||
|
|
![]() |
关于本站 -
网站帮助 -
广告合作 -
下载声明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6-2033 5Var.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