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用户登录 | ![]() |
|||
|
|||
按字母检索 | A | B | C | D | E | F | G | H | I | J | K | L | M | N | O | P | Q | R | S | T | U | V | W | X | Y | Z |
按声母检索 | A | B | C | D | E | F | G | H | J | K | L | M | N | O | P | Q | R | S | T | W | X | Y | Z | 数字 | 符号 |
|
![]() |
您的位置: 5VAR论文频道 → 论文中心 → 教案在线 → 语文 → 八年级语文教案 |
|
|||||
中国石拱桥第三课时 | |||||
收集整理:佚名 来源:本站整理 时间:2010-06-15 00:54:44 点击数:[] ![]() |
|||||
中国石拱桥第三课时 导入新课 同学们,我们前两节课围绕说明文阅读的知识点进行了学习,这节课我们进行拟题训练,由课文的学会到会学课文,这样更有利于我们今后的学习。 (一)明确目标 1.围绕说明文知识点进行拟题训练。 2.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能力。 (二)整体感知 1.出示课件进一步展示赵州桥和卢沟桥的结构特点,并请同学充当解说员介绍。 赵州桥: (1)展示赵州桥全景,横跨在洨河上。 (2)展示全桥大拱及形状。 (3)展示大拱两肩上的小拱,并闪动小拱。 (4)展示并列式拼成的28道拱圈,分别置于大小拱中。 (5)赵州桥全桥结构和四周景色。 卢沟桥: (1)卢沟桥全景。 (2)展示全桥由11个半圆形石拱及桥墩组成。 (3)展示石栏柱头上雕刻的不同姿态的狮子。 (4)展示卢沟桥全景。 2.总结梳理。 对象——中国石拱桥 特征——形式优美、结构坚固、历史悠久 顺序——由一般到个别、概括到具体、整体到局部、时间顺序 方法——举例子、作比较、列数字、打比方 语言——准确严密、生动 (三)拟题训练 1.复习提问 阅读说明文应从哪些方面入手? (对象、内容、特征、顺序、方法、语言) 2.教师出示第9自然段拟题示例 为什么我国的石拱桥会有这样光辉的成就呢?首先,在于我国劳动人民的勤劳和智慧。他们制作石料的工艺极其精巧,能把石料切成整块大石碑,又能把石块雕刻成各种形象。在建筑技术上有很多创造,在起重吊装方面更有意想不到的办法。如福建漳州的江东桥,修建于800年前,有的石梁一块就有二百来吨重,究竟是怎样安装上去的,至今还不完全知道。其次,我国石拱桥的设计施工有优良传统,建成的桥,用料省,结构巧,强度高。再其次,我国富有建筑用的各种石料,便于就地取材,这也为修造石桥提供了有利条件。 (1)这段文字的说明对象是___________。 (2)这段文字的说明顺序是___________,表示说明顺序的词语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段文字使用的说明方法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我国石拱桥的设计施工有优良传统,建成的桥有什么特点?(用原文中的话回答) (5)指出文中表现说明文语言准确性的词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文中举“福建漳州的江东桥”的例子是用来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男、女分成两组,根据说明文阅读知识点进行拟题训练,然后交换回答。 赵州桥非常雄伟,全长50.82米,两端宽9.6米,中部略窄,宽9米。桥的设计完全合乎科学原理,施工技术更是巧妙绝伦。唐朝的张嘉贞说它“制造奇特,人不知其所以为”。这座桥的特点是:(一)全桥只有一个大拱,长达37.4米,在当时可算是世界上最长的石拱。桥洞不是普通半圆形,而是像一张弓,因而大拱上面的道路没有陡坡,便于车马上下。(二)大拱的两肩上,各有两个小拱。这个创造性的设计,不但节约了石料,减轻了桥身的重量,而且在河水暴涨的时候,还可以增加桥洞的过水量,减轻洪水对桥身的冲击。同时,拱上加拱,桥身也更美观。(三)大拱由28道拱圈拼成,就像这么多同样形状的弓合拢在一起,做成一个弧形的桥洞。每道拱圈都能独立支撑上面的重量,一道坏了,其他各道不致受到影响。(四)全桥结构匀称,和四周景色配合得十分和谐;就连桥上的石栏石板也雕刻得古朴美观。唐朝的张 说,远望这座桥就像“初月出云,长虹饮涧”。赵州桥高度的技术水平和不朽的艺术价值,充分显示了我国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力量。 如:(1)这段文字选自《___________》,作者是___________。 (2)这段文字说明的内容是___________。 (3)这段文字主要运用的说明方法是___________。 (4)文中引用张嘉贞和张 的话的作用是什么? (5)根据赵州桥的第(二)个特点,归纳这种桥拱的作用? (6)句子“在当时可算是世界上最长的石拱”中“最长”能否去掉,为什么? ①永定河上的卢沟桥,修建于公元1189年到1192年间。桥长265米,由11个半圆形的石拱组成,每个石拱长度不一,自16米到21.6米。桥宽约8米,路面平坦,几乎与河面平行。每两个石拱之间有石砌桥墩。把11个石拱联成一个整体。由于各拱相联,所以这种桥叫做联拱石桥。永定河发水时,来势很猛,以前两岸河堤常被冲毁,但是这座桥却从没出过事,足见它的坚固。桥面用石板铺砌,两旁有石栏石柱。每个柱头上都雕刻着不同姿态的石狮子。这些石刻狮子,有的母子相抱,有的交头接耳,有的象倾听水声,千态万状,惟妙惟肖。 ②早在13世纪,卢沟桥就闻名世界。那时候有个意大利人马可·波罗来过中国,他的游记里,十分推崇这座桥,说它“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并且特别欣赏桥栏柱上刻的狮子,说它们“共同构成美丽的奇观”。在国内,这座桥也是历来为人们所称赞的。它地处入都要道,而且建筑优美,“卢沟晓月”很早就成为北京的胜景之一。 如:(1)选文的说明对象是___________。 (2)给选文分层并概括内容? (3)选文②段中马可·波罗的话“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指的是什么? (4)选文①段所使用的最主要的说明方法是___________。 (5)文中介绍桥面时,却说“约八米”,“约”字能否去掉,为什么? (6)文中说卢沟桥“坚固”是根据什么作出的结论? (用原文的话回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总结、扩展 海内第一桥 乐嘉龙 浩勃 ①洛阳桥,乍见这个名字,还以为是在河南洛阳市呢。其实,它离洛阳市有几千里远。它架在福建省泉州市附近的泉州湾和洛阳江汇合的地方。 ②洛阳桥是我国第一座跨海的大石桥。它始建于1053年,整整花了六年时间才建成。石桥一共有1200米长,5米宽,有44座桥墩。桥上两边有扶栏。如今石桥只剩下31座桥墩,1188米长了。 ③洛阳桥在建筑上有许多创新。它采用“筏型桥基”,在沿桥梁中线的河底下,用许多大石条垒成桥墩。这里水深流急,石条抛下去后就会被大水冲走。为了解决这一难题,能工巧匠们反复试验,寻找到了一个好办法。他们等待风平浪静、潮水低落时,同时出动许许多多装满石条的船只,把它们同时填进江底。就这样,在水底垒起了一座长500多米、宽25米的桥基。长长的桥基宽如一条水下长龙,A江底。 ④为了把水底那些堆积在一起的石条B成为一体,使之不被大水冲塌,造桥的工匠们又想出一个C的办法。 海底有一种长有贝壳的软体动物,名叫牡蛎。它有两个壳,一个壳附生在岩礁上或者另一个牡蛎上,互相胶结在一起,另一个壳则盖着自己的软体。牡蛎繁殖能力很强,而且无孔不入,一旦跟石块胶成一片后,用铁铲也铲不下来。工匠们利用牡蛎的这个特性,在桥基上遍种牡蛎。 ⑤D,没出几年,牡蛎不仅把零散的石条、石头连成了一个整体,而且把冲散的石头也胶合在一起。洛阳桥基历时900余年而不垮、不散,牡蛎功劳不小。这件事,可以说是建筑史上的一大创造。 ⑥铺设在洛阳桥上的都是10米 长、又厚又大的石板,据估测,每一块重达二三十吨。怎样把这么重的石块运到高高的桥墩上去呢?修筑桥梁的工匠们又从潮涨潮落中受到启发。采用了浮运法。 ⑦工匠们等到涨潮时,把石块用木排运到桥墩跟前,借用涨潮的浮力,把石块放置在石墩上。洛阳桥上的300多块石板和上万块石料,都是采用这种方法架上去的。 ⑧洛阳桥被人誉为“天下奇”,由此看来,是很有道理的。今天,洛阳桥头有一块匾额,上面写着“海内第一桥”。 ⑨洛阳桥的建成,促进了海上贸易的发展,为我国石桥建筑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选自《建筑奇观》 1.洛阳桥的最大特征是___________。 2.文中A至D处用词依次正确的是( ) A.盘踞 凝聚 精妙 居然 B.静卧 凝固 美妙 诚然 C.盘踞 聚集 巧妙 当然 D.静卧 凝聚 绝妙 果然 3.第⑤段中加“△”号的“多”“据估测”能不能删掉?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根据文章内容,给“浮运法”下定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第③段中画线句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洛阳桥被誉为“天下奇”的原因是什么?从所给选项中选出3项。 选项:①规模之大②桥基之固③建筑上创新④建造的时间之长⑤桥上两边有扶拦⑥促进了海上贸易的发展。 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只填序号) 引导回答: 1.最大特征是我国第一座跨海大石桥。 2.选择D。 3.不能。因为“多”表示石板的长度在10米以上,如果删去就表示正好是10米了。“据估测”表示大致估计,并没有实际称量,如果删去就变成了实际称量后的重量,与事实不符,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4.借用涨潮的浮力,用木排运石块放置到桥墩上的方法叫浮运法。 5.说明方法有列数字、打比喻。 6.原因是①②③。 (五)布置作业 完成课后练习第三题。
Tags: |
提供人:佚名 | |
【返回上一页】【打 印】【关闭窗口】 |
![]() |
5VAR论文频道 |
![]() |
5VAR论文频道 |
最新热点 | 最新推荐 | 相关新闻 | ||
|
|
![]() |
关于本站 -
网站帮助 -
广告合作 -
下载声明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6-2033 5Var.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