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用户登录 | ![]() |
|||
|
|||
按字母检索 | A | B | C | D | E | F | G | H | I | J | K | L | M | N | O | P | Q | R | S | T | U | V | W | X | Y | Z |
按声母检索 | A | B | C | D | E | F | G | H | J | K | L | M | N | O | P | Q | R | S | T | W | X | Y | Z | 数字 | 符号 |
|
![]() |
您的位置: 5VAR论文频道 → 论文中心 → 教案在线 → 语文 → 八年级语文教案 |
|
||||||||||||||||||||||||||||||||||||||||||||||||||||||||||||||||||
《巴东三峡》教案6 | ||||||||||||||||||||||||||||||||||||||||||||||||||||||||||||||||||
收集整理:佚名 来源:本站整理 时间:2010-06-15 00:38:03 点击数:[] ![]() |
||||||||||||||||||||||||||||||||||||||||||||||||||||||||||||||||||
《巴东三峡》教案 顾辉 教学目的: 1、 理清文章脉络,掌握作者游踪顺序。 2、 把握各峡山水的特点及景物特色。 3、 品味语言的生动形象。 教学重点: 理清文章脉络,掌握作者游踪顺序。 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三峡是万里长江上游最雄伟壮丽的峡谷。它西起重庆奉节白帝城,东至宜昌南津关,全长 二、整体感知。 1、播放三峡的奇丽风光。领略山水之美。 2、学生速读课文,用横线标出作者沿途经过的地方。 宜昌——西陵峡[黄猫峡——灯影峡(黄陵庙)——崆岭峡(牛肝马肺峡、崆岭滩)——米仓峡(出峡处有香溪)]——巫峡——瞿塘峡——白帝城(孙夫人庙、八阵图遗迹)——夔府的江岸 3、把握作者游踪,并体会各峡山水的特点及景物特色。想想在游览三峡的过程中,游客的心情有什么样的变化?填写下表。(老师要求:各峡的特点尽量用文中语句概括)
老师总结:
三、作业:1、抄写课后词语。 2、思考课后二、三题。 第二课时 一、复习旧课,导入新课。 二、自主探究,品味语言 1、在三峡中,最吸引游客的应该是巫峡。朗读课文第七、八自然段,找出这两段所写的内容,看看巫峡的美体现在什么地方? 2、学生品读⑦⑧段,品味生动地描写了江水的险、峡山之高、云雨之奇妙多变的语句。 学生发言 ①“江水的险,险在窄,险在急,险在曲折,险在多滩。” 连用四个“险”字,有力地突现江水之险,江水的“窄”、“急”、“曲折”、“多滩”。 ②“江水冲在山崖上、石滩上,发出一种横暴的怒吼,有时候可以卷出一两丈高的浪堆。”“冲”“卷”“怒吼”,足见江水之急,从视觉、听觉的角度生动地再现江水之险。 ③“这个峰很高,那个峰还要更高……一层一层地你围着我,我围着你,你咬着我,我咬着你。” 用拟人,生动地写出了山的高峻、整齐,将群山写活了。 ④“两旁的高山,笔直地耸立着,好像是被一把快刀切成似的,那么整齐,那么险峻。”“快刀切成似的”形象地写出山的峻峭。 ⑤“只见顶上云雾腾腾,有像牛马的,有像虎豹的,奇形怪状,应有尽有,那情形比起庐山来还要有趣。”“像牛马,像虎豹”,形象地描摹出云的变幻多姿。 三、讨论:本文在描写三峡景物时,引用了许多诗句、谚语、典故,并把它们与景物描写融为一体。请说说它们在文中起了什么作用?(答案参见教参) 四、归纳小结。 五、布置作业: 1、从网上查阅有关三峡的旅游及大坝资料,对三峡有个全面的了解。 2、将本文与郦道元的《三峡》相对照,体会游记与一般记叙文的区别。 Tags: |
提供人:佚名 | |
【返回上一页】【打 印】【关闭窗口】 |
![]() |
5VAR论文频道 |
![]() |
5VAR论文频道 |
最新热点 | 最新推荐 | 相关新闻 | ||
|
|
![]() |
关于本站 -
网站帮助 -
广告合作 -
下载声明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6-2033 5Var.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