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我们
按字母检索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按声母检索 A B C D E F G H J K L M N O P Q R S T W X Y Z 数字 符号
您的位置: 5VAR论文频道论文中心教案在线语文八年级语文教案
   二十三送东阳马生序(苏教版)      ★★★ 【字体: 】  
二十三送东阳马生序(苏教版)
收集整理:佚名    来源:本站整理  时间:2010-06-15 00:25:59   点击数:[]    

二十三送东阳马生序

教学目标

    1.理解重点词的含义;熟读课文,疏通文意。

    2.学习古人的勤奋好学精神。

    3.有感情地复述故事,背诵课文。教学重难点

  梳通文意复述故事并背诵课文。教学准备

  录音材料、课件或小黑板。设计思路

    文言文一直是学习的难点,因为它的语言特点及字义与现代汉语差别很大,学生的思想包袱很重。教师可以以故事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强阅读以提高文言阅读能力,在此基础上突破难点。安排两课时。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

    教师导入:(出示课件l。)这是一篇赠序。明洪武年间,宋濂官至翰林学士承旨知制诰,洪武十年致仕。第二年,宋濂至应天去朝见明太祖朱元璋。其时,在国子监读书的东阳人马君则以同乡晚辈的身份前来拜访,宋濂就写了这篇文章赠送给他。作者以自己勤苦求学而功成名就的事实,现身说法,勉励后辈专心向学,刻苦自立,情真意挚,语重心长。(板书课题及作者。)

  要求:记住作者。二、自主学习

    听录音,在老师的激情导人下,自主学习完成下列题目。(出示课件2。)

    1.自由读课文,画出你不明白的字、词、句,小组内讨论解决。

    2.积累常用文言词。   

    3.小组内找同学复述故事,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三、合作学习

  1.小组间交流,相互解决。 

  2.班上讨论小组解决不了的问题。四、反馈交流

    师讲解故事内容,从感情人手拉近与学生的距离。

    (宋濂小时候就爱好读书。家里穷,没有办法买书回来读,常常向有藏书的人家去借,自己动手抄写,计算着约定的日子及时归还。有时天气非常寒冷,砚池里的水结成很硬的冰,手指冻僵,不能弯曲,伸直,也不放松抄书,抄完赶快送还书,不敢稍微超过约定的期限……“当我去求师的时候,背着书箱,拖着破鞋子,走在深山大谷里,严寒的冬天,寒风凛冽,积雪有几尺深,脚上的皮肤因寒冷干燥而破裂。我还不知道,到了书馆,四肢冻得僵硬了,不能动弹,服役的人拿热水给我浇洗,用被子围着盖着,很长时间才暖和过来”。)

  1.读准字音。(出示课件3。)

  嗜    叩问    叱咄    俟    负箧曳屣

  皲裂    媵人    馁  衾    烨然    缊袍

  (要求一个学生读,其他同学认真听,若有错误及时纠正。)

  2.说出下列词的意思。(出示课件4。)

  无从:没有办法。

  假借:借。“假”也是借的意思。

  以是:因此。

  患:担心,担忧。   

  硕师:才学渊博的老师。

  援疑质理:提出疑难,询问道理。援,引,提出。质,询问。

  叱咄:训斥,呵责。   

  穷冬:冬末。

  沃灌:浇洗。

  烨然:光彩耀眼的样子。

  绲袍敝衣:破旧的衣服。缊,旧絮。敝,破旧。

  3.小组同位间复述故事并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要求:(1)一名同学复述故事,其他同学补充纠正。

  (2)朗读课文采取多种方式,齐读、个人读、默读等。

五、研读赏析

    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

    1.学生阅读本段,小组合作完成下列题目。(出示课件5。)

    (1)解释下面加点字的意思。

    嗜学:    逾约:

    假余:    走:

    (2)简洁地概括上述文段的内容。

    (3)作者学习的勤苦表现在哪些地方?

    2.小组代表发言。

    明确:(作者在这一层中讲述幼时求学的情况。开篇就点“嗜学”,为全文奠定基调,“嗜学”和“家贫”是矛盾的,由此引出求学的勤苦。)

    (明确:(1)喜欢、爱好;超过;借;跑

    (2)讲述“我”幼时求学的情况。

(3)借书、手自笔录、天寒不怠、走送不逾期。)

六、梳理巩固

  谈收获,整理笔记。

七、拓展训练

做《新课标作业设计》中的“积累运用”部分。

八、布置作业

    做《新课标作业设计》中的“迁移延伸”部分。

    第二课时

    一、导入新课

    宋濂在《送东阳马生序》一文中一再说自己求学之难,这与本文的写作意图是否相差甚远?作者到底想对同乡说些什么呢?    二、自主学习   

  师:自读课文第二部分,注意解决以下问题。

  1.识记难理解的字词并积累在阅读本上。

  2.本段讲述今之太学生学习条件的优越,与先前自己形成对比,试进行分析。

  3.作者运用对比,引出说明的道理。

  4.通过学习本文,你有何收获?三、合作学习

    1.找出难理解的字词,小组内交流。

    2.班内讨论小组解决不了的问题。四、反馈交流   

  1.给下面的字注音。

  廪稍(  .)裘(    )馁(    )谒(    )撰(  )贽(  )

  解释重点词语的意思。   

  廪稍:官家给的粮食。   

  馁:饥饿。   

  假诸人:假之于人,向人借书。

  诸:之于。

  谒:拜见。

  夷:平合。

  2.理解对比手法运用的作用。

  文中共有四组对比:(1)“有廪稍之供”“裘葛之遗”与“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緼袍敝衣”。

    (2)“坐大厦之下诵《诗》《书》”与“行深山与巨谷中”。

    (3)“未有问而不告”与“未尝稍降辞色”“叱咄”。

    (4)“凡所宜有之书皆集于此”与“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

  3.本文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明确:(若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岂他人之过哉?)

  4.本节课你的收获是什么?

  (只学生能够说出本堂所学知识即可,不可要求面面俱到。)五、梳理巩固   

    同桌间交流本节课的收获。六、拓展延伸

  做《新课标作业设计》中“阅读理解”的第一部分。七、布置作业

  做《新课标作业设计》中“阅读理解”的第二部分。

  (如有时间可在课堂内完成。)

板书设计

    送东阳马生序

    宋濂

    有廪稍之供裘葛之遗             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缊袍敝衣

    坐大厦之下诵《诗》《书》        行深山巨谷中

    未有问而不告                   未尝稍降辞色.  叱咄

    凡所宜有之书皆集于此           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

    优越、    艰苦

  \    /

    勤奋   

    成功

 




Tags:


文章转载请注明来源于:5VAR论文频道 http://paper.5var.com。本站内容整理自互联网,如有问题或合作请Email至:support@5var.com
或联系QQ37750965
提供人:佚名
  • 上一篇文章:竹溪记(苏教版八年级下)(网友来稿)

  • 下一篇文章:语文教案-十一 学问和智慧
  • 返回上一页】【打 印】【关闭窗口
    中查找“二十三送东阳马生序(苏教版)”更多相关内容 5VAR论文频道
    中查找“二十三送东阳马生序(苏教版)”更多相关内容 5VAR论文频道
    最新热点 最新推荐 相关新闻
  • ››鄂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教案全集第九...
  • ››《背影》教学设计5
  • ››《中国石拱桥》教学设计1
  • ››鄂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教案全集第五...
  • ››《乡愁诗两首》
  • ››《阿西莫夫短文两篇》教学设计6
  • ››《苏州园林》教学设计8
  • ››《背影》公开课教案
  • ››马说
  • ››9、纪念白求恩 教案(语文版八年级上...
  • ››二十三送东阳马生序(苏教版)
  •   文章-网友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关于本站 - 网站帮助 - 广告合作 - 下载声明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6-2033 5Var.Com. All Rights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