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我们
按字母检索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按声母检索 A B C D E F G H J K L M N O P Q R S T W X Y Z 数字 符号
您的位置: 5VAR论文频道论文中心教案在线语文七年级语文教案
   《古代英雄的石像》:《合理幻想、巧示深意浅谈童话〈古代英雄的石像〉》      ★★★ 【字体: 】  
《古代英雄的石像》:《合理幻想、巧示深意浅谈童话〈古代英雄的石像〉》
收集整理:佚名    来源:本站整理  时间:2010-06-14 23:11:19   点击数:[]    

   童话《古代英雄的石像》叙述的是一块大石头在雕刻家手里被雕成一座英雄石像而后又变成一堆碎石的故事。当石头成为石像之后,由于它受到人们的尊敬和礼拜,禁不住骄傲起来了。它和它昔日的伙伴,如今垫在它脚下的大、小石块发生了两场饶有兴味的辩论。第一场,石像自觉高人一等,惟我独尊,伙伴们却提醒它不要忘了从前(“咱们是一整块”),也不要忘了现在(“咱们还是一整块”);石像心中不服,甚至指斥自己的同伴是“没有礼貌的东西!”而当全体石块一致回答“马上给他看看,把他扔下去!”时,骄傲的石像害怕了,只得哀告求饶。第二场,石像傲气复生,重又弹起“我总比你们高贵一些吧”的老调,它倚仗的是“我代表一位英雄”的信条;众石头对它是这样进行驳诘的:“历史全靠得住吗?……尤其是英雄,也许是个很平常的人,甚至是个坏蛋,让写历史的人那么一吹嘘,就变成英雄了……还有更荒唐的,本来没有这个人,明明是空的,经人一写,也就成了英雄了。”这场舌战以“大家不再说话了,像是都在想事情”而告一段落。故事的结尾是,半夜里,石像忽然倒下来,变成大大小小的石块,堆在地上。
   “我们真平等!”
   “我们一点儿也不空虚!”
   “我们集合在一块儿,铺成真实的路,让人们在上面高高兴兴地走!”
   当晴和的阳光照在新路上,每一块铺在路上的石头不禁露出了笑脸,对自身发出了以上欣慰的赞语,这是全篇童话画龙点睛之笔。借助一座古代英雄石像的兴衰际遇暗示出的脱离群众、盲目骄傲的人是空虚、可笑的这一主题思想,在这里得到了深刻而生动的展现。
   叶圣陶在回忆写作《古代英雄的石像》之后曾引起社会上好些误解时,说起过有许多人来信问他:这个石像是不是影射某某某。叶老的回答是:“我并无这个意思,只是说就石头来说,铺在路上让大家走,比作一个偶像,代表一个实际上并不存在的英雄有意义得多。”如果我们无视文学的典型意义,一味以“人物对号”式的机械方法去看待叶圣陶的童话,那势必会对作品的基本精神有所曲解。
   《古代英雄的石像》在艺术表现上,有以下三个特色引人瞩目。
   其一,幻想的合理施展。
   童话最突出的特点是它的幻想,通过幻想反映现实生活,是这一特殊文体惯用的主要手段。文学作品中成功的幻想,往往是既张开彩翼,又顺乎情理。试看本篇童话,一块块石头具有了“人情”“人性”,石头、石像居然讲起“人话”来了。这儿运用的是拟人的手法,而它靠的是作者艺术的想象,亦即合理的幻想。篇中不论是对石像“抬着头,眼睛直盯着远方”,“嘴张着,好像在那里喊”的形象的描写,还是对小石头对那高高在上的石像的批评和自言自语的内心的刻画,都使人感到是那样的生动而真切。童话创作中的幻想贵在新奇而又自然,可惊而又可信。这篇童话在合理施展艺术想象方面,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创作的范例,也表现出了叶圣陶童话创作的一贯风格。
   其二,对话的巧妙运用。
   展读这篇童话,我们不难发现对话的运用在其中占有的重要地位。它不像一般的作品,介绍故事多靠客观的叙述,以至大段的描写,而是充分运用了戏剧表演中的人物对话,闻其声如见其人,情节亦寓于其中。如:
   “喂,在上面的朋友,你让什么东西给迷住心了?你忘了从前!”
   “从前怎么样?”
   ……
   “嘻!”另一块小石头忍不住,出声笑了。
   “笑什么!没有礼貌的东西!”
   “你不但忘了从前,也忘了现在!”
   “现在又怎么样?”
   这些富有个性而又简洁的对话,不但活灵活现地展示了不同“人物”的不同心理和面貌,而且巧妙、经济地交代了故事情节的发展,有层次,有波澜,实在是写人记事的高明手笔。
   其三,议论的适当穿插。
   作者为了加强童话的思想教育的力量,增添其艺术的情趣,常常在适当的地方,穿插少许的议论,夹叙夹议,相得益彰。如石像在自我炫耀之前,作者特意插写了以下一节:“人是最容易骄傲的,除非圣人或傻子。那块被雕成英雄像的石头既不是圣人,又不是傻子,只是一块石头,看见人们这样尊敬他,当然就禁不住要骄傲了。”又如写到石像骄气复又抬头之际,文中以形象的比喻,穿插议论:“骄傲像隔年的草根,冬天刚过去,就钻出一丝丝的嫩芽。”这些情文并茂的议论笔墨,显然大大有助于读者对童话中人物形象特征的把握和理解,同时也使作品平添了不少艺术光彩。




Tags:


文章转载请注明来源于:5VAR论文频道 http://paper.5var.com。本站内容整理自互联网,如有问题或合作请Email至:support@5var.com
或联系QQ37750965
提供人:佚名
  • 上一篇文章:《木兰诗》教案3

  • 下一篇文章:《“诺曼底”号遇难记》教学设计8
  • 返回上一页】【打 印】【关闭窗口
    中查找“《古代英雄的石像》:《合理幻想、巧示深意浅谈童话〈古代英雄的石像〉》”更多相关内容 5VAR论文频道
    中查找“《古代英雄的石像》:《合理幻想、巧示深意浅谈童话〈古代英雄的石像〉》”更多相关内容 5VAR论文频道
    最新热点 最新推荐 相关新闻
  • ››秋天(网友来稿)
  • ››《柳叶儿》教学设计1
  • ››春(第一课时)
  • ››《皇帝的新装》有关资料:关于童话...
  • ››短文两篇《夸父逐日》《两小儿辩日...
  • ››诗词五首 教案示例
  • ››《社戏》教学设计(3)
  • ››《郭沫若诗两首》三课时教案
  • ››伟大的悲剧教学设计
  • ››《散步》教案设计2
  • ››《古代英雄的石像》教案设计
  • ››《古代英雄的石像》有关资料:作者...
  • ››《古代英雄的石像》有关资料:《从...
  • ››《古代英雄的石像》课文说明
  • ››《古代英雄的石像》:《合理幻想、...
  • ››《古代英雄的石像》练习
  •   文章-网友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关于本站 - 网站帮助 - 广告合作 - 下载声明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6-2033 5Var.Com. All Rights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