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我们
按字母检索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按声母检索 A B C D E F G H J K L M N O P Q R S T W X Y Z 数字 符号
您的位置: 5VAR论文频道论文中心教案在线语文七年级语文教案
   《诗五首》关于练习      ★★★ 【字体: 】  
《诗五首》关于练习
收集整理:佚名    来源:本站整理  时间:2010-06-14 22:58:00   点击数:[]    

一 朗读诗要注意节奏,正确表达诗人的思想感情。节奏可以按音节兼顾意义来划分,例如“故人/具/鸡黍”,“谁家/新燕/啄/春泥”。试准确划分节奏,朗读这五首诗。
   诵读是学习古诗的传统作法,加强诵读,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古诗。
二 默写这五首诗。
   略。
三 体会这五首诗的意思,然后回答下列问题。
1.《归园田居》中“但使愿无违”的“愿”指什么?
  这里的“愿”,除了可按课文注释理解外,也可引导学生广泛讨论。教师不妨把《归园田居》中另外四首诗告诉学生,特别是“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更可以看出作者当时的愿望。可以引导学生根据这些内容进一步理解。
2.《过故人庄》中哪些诗句描绘了优美宁静的田园风光?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3.《钱塘湖春行》是通过哪些景物描绘西湖风光的?
   通过“水面”“云脚”“早莺”“暖树”“新燕”“乱花”“浅草”“绿杨”“白沙堤”等等,描绘了西湖风光。
4.《书湖阴先生壁》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描写自然景物?
   拟人手法,将物拟作人:“一水护田”“两山排闼送青来”,写出了水和山的情态。
5.《游山西村》中哪两句流传最广?你是怎样理解这两句诗的?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写山西村山环水绕,柳暗花明,一派花团锦簇的景象,用来比喻人在遇到困境时会生出许多希望。对这两句诗的理解,只要意思对即可,不必绝对一致。
   《诗五首》教学建议
一、教学古诗词,要着重指点学生领会诗词的意境美、语言美,受到美的熏陶和感染。对诗句含义适当讲解,不宜作繁琐、过细的分析。
二、要指导学生朗读这五首诗,要求能正确背诵、默写。
三、关于古代诗词教学的建议。
   性情的涵养和想象力的培植,在教育上是重要的项目……涵养和培植必须有所凭借,而最好的凭借便是诗歌。……让他们(指学生)与古人的所思所感接触(那所思所感虽是古人的,可是历久常新,仍然使后代人感到亲切),涵养和培植的收效自当更多。
……
   一些不易了解的词语,当然要由教师先给讲明;其余的最好让学生自己去体会。诗歌的意义和情趣往往在字句之外;单就字面解释,就同胡乱嚼橄榄一样,没有多大滋味;通过字句体会情趣,滋味才隽永。体会并不是什么神秘的事儿:第一,在于透彻地了解字句;第二,在于根据自己的经验去推见诗人的经验。这两层功夫,小学生当然未必能够到家;但是必得让他们试着去做。体会得确切,经教师给他们评定,他们便有自己发现的愉快;体会得不对,经教师给他们纠正,他们的印象就比随意听讲深切得多。每首之后附有解说,是供给教师参考的。先让学生自己体会,然后教师与他们讨论,给他们指导,讨论和指导的方法大致如解说。我们并不希望教师按照解说,全部讲给学生听。学生体会出来了的,当然不必讲。他们说的话虽然与解说不同,意义却彼此一致,教师也可以不讲,不必拘泥于解说。诗歌的讲授,重在陶冶性情,扩展想象力;如果抓住精要之点,指点一两句话也许就足够了,不一定需要繁复冗长的讲说。
   每首讲授之后,最好让学生熟读。这与他们自己的体会和教师的指导有关;二者都做到了家,他们便尝到诗中的滋味,不待强迫,他们自然乐于熟读。熟读了的诗歌,在休闲时间复诵一回,像他们常常唱一回歌一样,对于他们心灵上的补益是无限量的。
                           (叶圣陶《小学生诗选·序》)




Tags:


文章转载请注明来源于:5VAR论文频道 http://paper.5var.com。本站内容整理自互联网,如有问题或合作请Email至:support@5var.com
或联系QQ37750965
提供人:佚名
  • 上一篇文章:《斜塔上的实验》教案7

  • 下一篇文章:语文教案-《皇帝的新装》
  • 返回上一页】【打 印】【关闭窗口
    中查找“《诗五首》关于练习”更多相关内容 5VAR论文频道
    中查找“《诗五首》关于练习”更多相关内容 5VAR论文频道
    最新热点 最新推荐 相关新闻
  • ››秋天(网友来稿)
  • ››《柳叶儿》教学设计1
  • ››春(第一课时)
  • ››《皇帝的新装》有关资料:关于童话...
  • ››短文两篇《夸父逐日》《两小儿辩日...
  • ››诗词五首 教案示例
  • ››《社戏》教学设计(3)
  • ››《郭沫若诗两首》三课时教案
  • ››伟大的悲剧教学设计
  • ››《散步》教案设计2
  • ››《诗五首》教学设计
  • ››《诗五首》
  • ››《诗五首》有关资料:《平淡中见淳...
  • ››《诗五首》有关资料:《归园田居》...
  • ››《诗五首》有关资料:作者简介
  • ››《诗五首》有关资料:柳暗花明又一...
  • ››《诗五首》有关资料:《过故人庄》...
  • ››《诗五首》课文评点及说明
  • ››《诗五首》关于练习
  • ››《诗五首》有关资料:《钱塘湖春行...
  •   文章-网友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关于本站 - 网站帮助 - 广告合作 - 下载声明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6-2033 5Var.Com. All Rights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