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用户登录 | ![]() |
|||
|
|||
按字母检索 | A | B | C | D | E | F | G | H | I | J | K | L | M | N | O | P | Q | R | S | T | U | V | W | X | Y | Z |
按声母检索 | A | B | C | D | E | F | G | H | J | K | L | M | N | O | P | Q | R | S | T | W | X | Y | Z | 数字 | 符号 |
|
![]() |
您的位置: 5VAR论文频道 → 论文中心 → 教案在线 → 语文 → 五年级语文教案 |
|
|||||
《燕子》教学片断设计 | |||||
收集整理:佚名 来源:本站整理 时间:2010-06-14 21:45:20 点击数:[] ![]() |
|||||
《燕子》教学片断设计 ——引一引 峰回路转 放一放 海阔天空 教师:我们知道了第一自然段写出了燕子的俊俏外形,我们一起来读一读。 (学生有感情的朗读) 教师:为什么作者只写了一身乌黑光亮的羽毛,一对俊俏轻快的翅膀,加上剪刀似的尾巴就凑成了活泼机灵的小燕子,那燕子的头呢?肚子呢?你觉得作者这样写完整吗?(教师故意设下圈套,以疑促思) (学生一楞,但立即有几只小手举起) 学生1:我觉得这样写不完整。 学生2:我认为应该改成“一个轻巧的头,一身乌黑光亮的羽毛,雪白的肚子,一对俊俏轻快的翅膀,加上剪刀式的尾巴,凑成了活泼机灵的小燕子”这样才完整。 学生3:那还有爪子呢? 学生2:那再加上“细小的爪子”。(有学生笑) 学生4:我觉得这样写太罗嗦。 教师:那你们认为怎样写才好呢? (学生哑然) 教师:再读读第一自然段,想一想。(以读释疑) 学生5:还是课文里的好,因为作者抓住了燕子的特点写,燕子的羽毛、翅膀、尾巴是最能体现燕子的特点的。(打破了问题的思维定势) 学生6:对,燕子小巧的头,细小的爪子和麻雀等许多鸟类都一样,不能体现燕子特点,可以略去不写。 (学生通过探讨,自己钻出圈套,真正理解了写作方法)。 学生7:是呀,我们写人也不是每个部位都要写的。 (联系平时作文理解很好) 教师:你们说的真好,作者抓住了最能体现燕子特点的部位写,并没有面面俱到。你能用这种写作方法写一种你喜欢的小动物吗? (一石激起千层浪,学以致用,鼓励学生举一反三,立刻小手如林) 学生8:一顶红红的鸡冠,一个高高昂起的头,一身光彩夺目的羽毛,凑成了骄傲的大公鸡。 学生9:一对长长的耳朵,一双红红的眼睛,一身雪白的毛,加上短短的尾巴,就成了一只活泼可爱的小白兔。 学士10:一对灵敏的耳朵,一身光亮的毛,加上四条腿,这就是我家的大花猫。 学生11:我觉得他没说出猫的特点,这样说也像在说狗,应该在四条腿前加上走路轻无声。 (学生不仅利用写作方法会说,还会评,这真是一大进步。) 学生12:还可在耳朵前加上“三角形”的,因为猫的耳朵是三角形。 (课堂气氛达到高潮) 课例评析: 这堂课可谓气氛活跃,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性,教师一开始故意质疑,设下圈套,让学生自己探索,最终钻出圈套,教师适当点拨,为学生的思维起着“搭桥引路”的作用。然后教师又巧妙的创设说话情境,让学生们运用写作方法学以致用,举一反三,让学生在和谐的气氛中投入听说训练中,从而学得更扎实,更灵活,锻炼了学生的创造思维,提高了写作水平。
Tags: |
提供人:佚名 | |
【返回上一页】【打 印】【关闭窗口】 |
![]() |
5VAR论文频道 |
![]() |
5VAR论文频道 |
最新热点 | 最新推荐 | 相关新闻 | ||
|
|
![]() |
关于本站 -
网站帮助 -
广告合作 -
下载声明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6-2033 5Var.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