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游峰的扫路人
——第二教时教学实录
设计理念: 在语言环境中整合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目标,实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真正统一。 积极创设“主动参与,交往互动”的平等民主的教学氛围。 引导、启发学生体会人物的内心感情世界,感悟作品中蕴含的深刻的人文精神。 教学目标: 1、通过对课文的朗读品味,了解天游峰的扫路人是一个乐观开朗、豁达自信的老人。 2、通过朗读、情境活动培养学生乐观的生活态度。 教学方法: 采用自主、合作、探究式的教学方法。 师生共同探究学习方法,学生自读感悟,合作交流。 教学实录: 一、图文结合,引入人物。 师:通过咱上节课的学习,了解了天游峰是一座怎样的山峰,文中哪些语句写了,谁愿意朗读给大家听。 生:感情朗读描写天游峰险的句子。 (师用粉笔简单勾勒图画:拔地而起,高耸入云) 师:你们想说些什么? 生:好险啊!真像是“银丝”。 生:要登上它,很困难。 生:要登上它需要有毅力。 师:可一位老人做到了,这位老人是谁呢? 生:扫路人。 师:谁知道扫路人是干什么的?你们觉得干这种工作的人怎么样? 生:辛苦。 生:苦、脏、累。 生:伟大。 生:光荣。 二、探究方法,合作学习。 师:你们想不想认识这位老人? 生:想。 师:你们打算如何认识这位老人? 生:通过朗读课文,看看这位老人有怎样的性格。 生:通过读重点句子。 生:可以找一找描写人物的外貌、神态、语言的句子,体会人物的品质。 师:说得真好,这短短的文章里包含着一个深深的道理,我们不能掉以轻心,好好地读一读文章,一边读一边想。 师:读书前我得提个问题,能回答吗?拿起书来,看第四自然段,大家一起读这一节。 师:哪一句话最重要。 生:茶很热很香,很快把我们俩的心灵沟通了。 师:希望你们也与老人沟通。进一步交流与沟通,体现出字里行间的真情。自己读,和同桌读,需多长时间? 生:五分钟。 师:先给五分钟试试,要想与老人沟通,看看哪个段落里的哪个句子你有什么感想。这就是与作者,与老人沟通了。 (生一边读一边思考,互相交流,师巡视指点) 三、主动参与,交流感悟。 师:先不要说,先读一读,哪一部分你有感想,把你的想法通过朗读传递给大家。你们得注意了,你从他的朗读中听到了什么信息。 生:读第八自然段。 师:听出了吗?他心里有什么想法。 (生不说话) 师:说明语感不够,你再读一次。 (生又读) 生:老人相貌平凡,能看出他精神十足。 生:古语说:有钱难买老来瘦,老人的身体很健康。 生:老人身体强壮,肯定和他每天扫路有关,扫路、爬山可以锻炼身体。 生:我感受深的是第十自然段。 生:你能把感受传达给大家吗? 生读。 生:我听出来了,他心里可能在想,没有人阻止他,他也自愿地留下来。 生:老人被美景吸引了,与这儿有了感情,所以舍不得离开。 师:为了巩固理解,再读一读。 (指名读) 师:像不像老人,谁再来读一读。 (再读,师范读,齐读) 生:读第六自然段。 师:你说得老人的心情是怎样的? 生:轻松自在、悠闲自得。 师:更深的呢? 生:他热爱自然,不把扫路当作劳累,而且当作一种享受。 师:你确实没有掉以轻心,读出更深层的意思来了。谁再来读一读享受一下。 (指名读) 生:读第十一到十二自然段。 师:从他的读中你听出什么信息来了没有? 生:作者所说的三十年后,是由衷地希望老人能长命百岁。 生:说明老人对生活充满了自信。 (师范读,生齐读,指名读,自由练读两人的对话,师生对读) 师:这就是课文中的三个词。 生:自信、开朗、豁达。 师:谁再来读一读第十一、十二自然段。 师:笑声惊起宿鸟了吗? 生:没有。 师:谁能惊起宿鸟? (生再读) 师:读得很好。 四、拓展延伸,情感升华。 师:刚才我们与作者与老人进行了心灵的沟通,心里一定有许多话要说,不管多少,只写最重要的一句。可以对作者说,对老人说,对自己说,若能写一句格言,一句警句更好。 生:老人,我希望您健康长寿。 生:您自信,乐观,自强不息,我对您产生了由衷的赞叹。 生:老爷爷,您可真棒! 生:对自己说,享受生活,就是最大的快乐。 生:老师我想对爷爷奶奶说。 师:可以呀,说吧。 生:爷爷奶奶,我希望你们能像老人一样福如东海,寿比南山。 师:多孝顺的孩子啊。 生:我想对妈妈说,妈妈别对一点小事那么斤斤计较,开朗乐观一些,你的健康才是女儿最大的幸福。 (师生不由地鼓掌) 师:孩子们,老师希望你们在以后的人生道路中,始终能够充满着自信,保持着豁达乐观的心态,那就不会有爬不过的山坡,闯不过的险滩,就会实现你们幸福完美的人生。 (学生鼓掌)
Tag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