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我们
按字母检索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按声母检索 A B C D E F G H J K L M N O P Q R S T W X Y Z 数字 符号
您的位置: 5VAR论文频道论文中心教案在线语文五年级语文教案
   25《黄鹤楼送别》      ★★★ 【字体: 】  
25《黄鹤楼送别》
收集整理:佚名    来源:本站整理  时间:2010-06-14 20:56:47   点击数:[]    

 教学要求:
    1. 精读课文,感受诗人话别的情景。
   2.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教学重点:
    通过课文与诗的对照阅读,理解课文内容及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与朋友依依惜别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大家都喜欢听歌,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首歌:《送别》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会唱的可以跟着唱。
   1、播放歌曲《长亭送别》。
    听了这首歌,你体会到了什么?
    是啊,从古至今,有多少文人墨客为离别而忧伤,为离别而落泪,他们用不同的方式表达自己内心的情感,有的用歌抒情,有的则用诗来释怀。老师这还有一首送别诗,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
   2、出示古诗:《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故人西辞黄鹤楼,
      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
      唯见长江天际流。
    A 你们知道这首诗是谁写的吗?
    B 请同学们自读诗,说说你对这首诗的理解。
  二、讲读课文
    你们说的都很好,下面就让我们一起随着李白,在这繁花似锦的春天,登上那飞檐凌空的黄鹤楼,去送一送孟浩然吧!请同学们打开课本,诗文对照,自学课文。
  (一)学生自学课文。
     有什么不懂的地方请用笔划出来,学习小组讨论解决。
  (二)读了课文你知道了什么。
     出示句子:
    1、暮春三月,长江边烟雾迷蒙,繁花似锦,年轻的李白正在黄鹤楼上为大诗人孟浩然饯行。
     A、指名读
     B、提问:
      谁能用学过的语句来描绘一下春天的美景?
      你除了知道时间在暮春三月,还知道什么?
    2、李白和孟浩然一会儿仰望,一会儿远眺,都有意不去触动藏在心底的依依惜别之情。
     A、提问:
       从这段话中你体会到什么?
       是啊,这依依惜别之情深深地藏在了他们的心底,让我们一起朗读一、二两节,体会一下这藏在心底的离别之情吧!
     B、配乐朗读
       两人都把这依依惜别之情深深地藏在了心底,时间慢慢地过去,终于,这藏在心底的深情再也抑制不住了,千言万语涌上了心头,李白举起了酒杯说……(生接读)
    3、“孟夫字,您的人品令人敬仰,您的诗篇誉满天下。自从我结识了您,就一直把您当做我的兄长和老师。今天您就要顺江东下,前往扬州,不知我们何日才能再见面,就请您满饮此杯吧!”
      孟浩然接过酒杯,一饮而尽,说……(生接读)
     A、思考:从这段话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B、提问:从哪些词句中体会到李白对孟浩然的敬仰之情、难舍之情?
     C、让我们用朗读把这喷涌而出的师生情、手足情、离别情表达出来吧。
     D、道不完的离别情,叙不完的朋友谊,让我们举起酒杯,再现这感人的话别场面,让它深深地印在心底吧!在班级中找你的好朋友,一个演李白,一个演孟浩然,可以用上文中的语言,也可以发挥想象用上自己的语言,可以站起来。
     E、学生上台表演
    4、知己离别是惆怅的、是忧伤的,但不忍别、终要别。
      岸边杨柳依依,江上沙鸥点点。友人登上了船。白帆随着江风渐渐远去,消失在蓝天的尽头。李白依然伫立在江边,凝视着远方,只见一江春水浩浩荡荡地流向天边……(教师配图朗诵)
      朋友已经远行,从此人海茫茫,天各一方,这一别,不知何时才能见面啊!想到这,李白再也按捺不住激动的心情了,随即吟出了脍炙人口的名诗——《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让我们也一起随着李白伫立在江边,凝视着远方,送一送孟浩然吧!——《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5、如果李白生活在现代,他一定会用现代的语言来表达此时激动的心情,假如你是李白,伫立在江边,目送着友人渐渐远去,你能把这首千古传诵的名诗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吗?
      学生反复诵读、同桌讨论。
  五、布置作业
    老师还收集了一首送别词,我们一起来看一看,课后请同学们收集离别类的诗词。



Tags:


文章转载请注明来源于:5VAR论文频道 http://paper.5var.com。本站内容整理自互联网,如有问题或合作请Email至:support@5var.com
或联系QQ37750965
提供人:佚名
  • 上一篇文章:夜莺的歌声

  • 下一篇文章:让情感激发渴求知识的兴趣
  • 返回上一页】【打 印】【关闭窗口
    中查找“25《黄鹤楼送别》”更多相关内容 5VAR论文频道
    中查找“25《黄鹤楼送别》”更多相关内容 5VAR论文频道
    最新热点 最新推荐 相关新闻
  • ››24”毛主席在花山
  • ››《题西林壁》教学设计
  • ››再教《再见了,亲人》,已是第五次...
  • ››《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第一课时教...
  • ››13《养花》教学设计之一
  • ››语文教案-古诗三首(枫桥夜泊、别董...
  • ››《暮江吟》教学设计:理解字词练中...
  • ››《悲壮的一幕》第二课时 教学设计
  • ››《养成读报的好习惯》教学设计之二...
  • ››《背篼》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之一
  • ››25《黄鹤楼送别》
  •   文章-网友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关于本站 - 网站帮助 - 广告合作 - 下载声明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6-2033 5Var.Com. All Rights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