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我们
按字母检索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按声母检索 A B C D E F G H J K L M N O P Q R S T W X Y Z 数字 符号
您的位置: 5VAR论文频道论文中心教案在线语文五年级语文教案
   《穷人》      ★★★ 【字体: 】  
《穷人》
收集整理:佚名    来源:本站整理  时间:2010-06-14 20:53:39   点击数:[]    

情景交融,自读自悟,以练促教
--小学语文第十册《穷人》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语文基础训练方面:
1.生字新词,理解重点词句,体会句子的思想感情。
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沙俄时代穷人的悲惨生活和他们美好的心灵。  
3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思想教育方面:
1.使学生感受高尚品格的熏陶,心灵受到净化。
2 增强学生正视困难,克服困难的信心。
技巧能力方面:
训练学生合理想象能力,学习如何通过人物内心活动表现人品格的写作方法。
二、教学重点、难点
1、从桑娜的行为和思想活动中体会"穷人"的美好心灵。
2、体会人物行为、思想和品德之间的联系,从而深入体会桑娜内心活动的合理性。
三、课前准备
1、配乐朗诵磁带(电脑录制):
(前     奏)  [惊涛拍岸,狂风怒号]
(第 一  段)  [舒缓、温馨的音乐]
(桑娜出门)   [减弱背景音乐音量惊涛拍岸,狂风怒号]
(桑娜进门)   [低沉、凄清的音乐]
(桑娜回家后) [轻缓音乐]
(过      渡) [惊涛拍岸,狂风怒号]
(渔夫进家)   [无音乐]
(结    束)   [海水轻拂沙滩,海鸥鸣叫……]
2、投影片
3、多媒体资料片A、风急浪高的夜晚B、温暖舒适的桑娜家
四、教学过程
1、放录音,导入课题
2、检查预习。
(出示投影)
1、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2、读了课文后有什么感受?
3、按故事发展顺序,以桑娜的活动场所为线索分段
3、细读课文,理解内容
⑴播多媒体资料片A、B,看后说说屋外怎样,屋内怎样。
[①使学生进入当时情境②通过屋内屋外对比,体会桑娜家贫穷,体会桑娜勤劳能干]
文章是怎样写这贫寒的家庭的呢?画一画有关句子,并读一读,想一想。
(讨论交流)
桑娜家的生活这样艰难,课文为什么说"……温暖而舒适"呢?从中可以看出什么?
(主人能干,家里人员互敬互爱和睦相处)
概括第一段的内容。
(桑娜在海风呼啸的夜晚焦急地等待着丈夫出海归来)
[过渡]在这样风急浪高的夜晚,桑娜会想些什么,做些什么呢?
⑵学习第二段
A、读课文,想一想这段写了什么。
(桑娜出门看丈夫是否回来,顺便去看生病的邻居西蒙,发现西蒙死了,便抱回两个孩子)
B、自读课文,哪些句子让我们感动呢?画一画,读一读,想一想,为什么。
(要谈出以下内容①桑娜是在自已亲人生死未卜的情况下去关心邻居的。说明了桑拿娜善良、富有同情心。反过来说,正因为桑拿娜善良、富有同情心,才会去看望邻居西蒙。②"她的心跳得厉害,自己也不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做,但觉得非这样做不可。"这充分得表现了桑娜善良和帮助穷人的高尚品质。桑娜这种行为没有夹杂任何的私利因素,因此才会"……不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做,但觉得非这样做不可。"③"她忐忑不安地想:'……揍我一顿也好!'"因为生活实在太艰难了,丈夫的担子实在太重了,自已的五个孩子刚刚能填饱肚子,再加上两个孩子,这不是闹着玩的,只能使贫困的生活雪上加霜。桑娜这样想是为丈夫担心。桑娜的内心活动再次表现了桑娜高尚的心灵。)
C、再细读体现桑娜抱回孩子后内心活动的语句。
(出示投影)
指导带感情朗读,从中再次深入体会桑娜宁愿自己承担痛苦和劳累,也要把西蒙的两个孩子抚养长大的朴实、善良的思想境界。
D、学习第三段
⑴自由读。
⑵随便谈谈
(要谈出以下内容:①渔夫回来后听说西蒙死了是怎么想的。②从"我们总能熬过去的"这句话中可以看出渔夫的美好心灵,不管有多么大的困难,也要把西蒙的两个孩子抚养成人。)
4、放背景音乐,朗读全文。
[给学生创造情境,用心去体会主人翁的美好心灵]
五、总结全文,概括中心,归纳读写知识。
1、默读全文,结合板书,把整篇课文连起来想一想,讲了什么事?表达了怎样的中心思想?(自己笔练后交流)
(通过写渔夫和妻子在邻居西蒙死后主动收养两个孩子的事,赞扬了他们勤劳善良,宁可自己受苦受累也要帮助别人的高尚品质。)
2、本文主要通过什么来现人物高尚的品质?联系具体内容说一说。
(心理活动和行动。)
六、质疑和交流
1、学生提出有关课文的任何问题。
2、交流学习课文后自己还有什么心得收获,互相学习学习学习。
七、小结和续写练习。
善良的渔夫和妻子桑娜决心用自己的勤劳的双手抚养七个孩子成长,他们怎样克服困难的?请同学们做一回文学大师,帮助他们把孩子养大,好吗?
[续写练习,一是训练学生的合理想象力,二是激发学生潜在的道德素质,与渔人夫妇高尚的品格产生共鸣,三是训练学生的写作能力。]

 



Tags:


文章转载请注明来源于:5VAR论文频道 http://paper.5var.com。本站内容整理自互联网,如有问题或合作请Email至:support@5var.com
或联系QQ37750965
提供人:佚名
  • 上一篇文章:《狼牙山五壮士》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之二

  • 下一篇文章:五年级语文上册《积累·运用二》教学设计
  • 返回上一页】【打 印】【关闭窗口
    中查找“《穷人》”更多相关内容 5VAR论文频道
    中查找“《穷人》”更多相关内容 5VAR论文频道
    最新热点 最新推荐 相关新闻
  • ››24”毛主席在花山
  • ››《题西林壁》教学设计
  • ››再教《再见了,亲人》,已是第五次...
  • ››《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第一课时教...
  • ››13《养花》教学设计之一
  • ››语文教案-古诗三首(枫桥夜泊、别董...
  • ››《暮江吟》教学设计:理解字词练中...
  • ››《悲壮的一幕》第二课时 教学设计
  • ››《养成读报的好习惯》教学设计之二...
  • ››《背篼》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之一
  • ››《穷人》说课稿
  • ››《穷人》
  • ››《穷人》讲课设计
  •   文章-网友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关于本站 - 网站帮助 - 广告合作 - 下载声明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6-2033 5Var.Com. All Rights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