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课 海上日出
一、教学理念 紧紧把握多元智能的分解目标。突出学生主体学习特征,以多种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调动学生眼、耳、手、脑、体的参与。科学的发挥主导作用,适时、恰当地实行启发点拨、调动、组织、反馈、调整的主导作用。教师从适应学生的理念出发,提高自己的教学应变能力。 突出“创新智能培养”的教学目标,积极引导学生提出问题,探究问题和合作解决问题;注重学生的观察 联想 想象能力的培养;培养学生动手实践,重视学生发散和聚合思维的辩证统一的创新思维能力培养;保护学生学习个性,注意开发学生的个性智能。 二、教学时数:2课时 三、教学过程 素质教育目标: 联系全文正确理解句子所表达的意思,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学习按照事物的发展顺序进行观察的方法;训练学生的想象能力,陶冶学生的情操,让学生学会欣赏美的自然现象。 四、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 (一)重点:了解晴朗天气里日出的全过程,体会其壮观之美。 (二)难点:凭借语言文字想象海上日出动态过程。 (三)解决办法:课文重点突破应在教学中注意引导学生把每句话读懂,体会太阳升起时的特点,同时通过图文对照,并利用不同形式的诵读体会海上日出的壮观之美;课文难点:一是利用动态图画,帮助学生在头脑中建立想象基础,二是利用覆盖投影片加深理解。 五、教具、学具准备 投影仪、录像带 六、师生互动活动设计 (1) 教师引导点拨、交待学习方法,(2) 总结学习情况。 (二)学生自学词语,有感情朗读课文,小组讨论,全班交流。 七、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明确目标 1、导入:在大自然的景象中,即既有清新明丽的,又有十分壮丽的。今天,让我们随着作家巴金,去领略海上日出的壮丽景象(看录象)。 2、谁看过海上日出?是什么样子的?当时的心情怎么样? (联系学生生活感受与作者产生共鸣,便于理解课文内容) (二)整体感知 1、 说说图1、图2描绘了怎样的景象?(学生简单描绘) 2、 文中哪些段落写了太阳升起的景象?指3、 名4、 读课文。 注意正音:一纵一纵(zòng)一刹那(chà)镶(xiāng) (三)目标完成过程及重点难点学习 指名读第一自然段,思考这段文章里作者向我们交待了什么?(时间——天还没有大亮。地点——在海上。环境——周围很静。事件--看日出。“常常”说明“我”多次观察日出。) 小结第一自然段写出了作者在看海上日出的时间及周围环境,点出下面是作者多次观察日出的所得。 讲读第六自然段。 (1)快速浏览全文,思考哪一自然段作者热情赞美了海上日出这一自然景象?找出来读一读。 (2)出示:这不是伟大的奇观吗? ①说说什么是“奇观”?这指什么?这句话又是什么意思?(“奇观”指雄伟、壮丽而又少见在景象;“这”指日出的景象;整句话指海上日出是雄伟、壮丽的景象。) ②为什么说海上日出是雄伟、壮丽的?是一种奇观?(不要求回答。) 请同学们默读2-5自然段,思考:作者描述了海上日出的哪几种景象? (讨论回答:明确写了晴朗的天气和有云情况下的海上日出。)
第二课时 (一)讲读二、三段 1、指名读,作者按怎样的顺序观察和记叙的?(事情发展顺序) 2、用笔勾画出表示日出前天空景色变化的词语,并展开想象。 用投影片帮助插图,学生观察并作详细描述。 图1:天空还是一片浅蓝 图2:(覆盖片)天边出现红霞 图3:(覆盖、抽拉片)在天水相接处出现太阳的小半边脸,红红的。然后太阳一跳一跳的上升。最后定格为本课插图1呈现的景象。 3、再默读第三自然段,讨论太阳升起时的颜色、亮光有何变化? (上述内容从色彩和亮光方面让学生体会海上日出的“壮观”。) 4、描写太阳跃出海面的两句话,体会用“负着”,“一纵一纵”“冲”“跳”等词语的好处。 5、 体会用怎样的感情朗读这段课文,6、 学生练读,7、 指8、 名9、 看着投影片并配乐进行有感情朗读。(使人颇感壮观) (二)讲读第四、五段 1、在有云的情况下,太阳出来后又是怎样的景象呢?出示插图2,观察后说一说。 2、 第四自然段,3、 想像云层薄时日出景象,4、 再讲给同5、 学听。 3、云层厚时,作者看到了怎样的画面?默读课文,展开想像,把想到的画成两幅画。再指名联系课文说明这样画的原因。(用时约10分钟) (三)总结、扩展 1、联系全文思考为什么作者能感叹海上日出是伟大的奇观?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无论是晴朗的天气还是有云的天气,太阳都能最终冲破云霄,给世界以光明,所以这样感叹,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和美的热爱) 2、日出日落其实是很平常的事,为什么作者把很平常的事物写得细致传神,变化万千呢? 3、作者运用语言有什么特点?幻灯片出示:比较带点词语的意思有何不同? 一刹那间,这深红的圆东西发出夺目的亮光,射得人眼晴发痛。 它的光芒给黑云镶上了一道光亮的金边。 它旁边的云也突然有了光彩。 它的光芒给黑云镶上了一道光亮的金边。 (四)指导背诵 投影片出示全文动态过程,边看图边说,说后按原文背,再指导试背,最后全班齐背。(学生边背边在脑海中浮现画面。) (五)布置作业 1、背诵全文 2、预习《夕照》留心观察夕阳西下的景象。
版书设计 1 海上日出 知道 (多次观察) 天气晴朗: 红而不亮 负 纵 (按顺序观察) 伟大的奇观{ 云层薄 躲进云里 有云时:{ 云层厚 透出重围 教学回顾 我紧紧把握“知识与能力,方法与过程,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学目标,对学生进行综合训练。学生采用合作,自主的学习方式,课堂气氛活跃,教学效果较好,注重培养学生观察、想像能力,陶冶了学生的情操,让学生学会欣赏美的自然现象。创新智能落实到了具体的过程中,保护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这节课我受到了很大的启发:教师应从“适应学生的角度出发”,发挥主导作用,提高自己的应变能力,在“实”字上下功夫,求效益,这很重要。我在查找资料的过程中,也受到了美的熏陶,收获不小。教学相长,这其中的快乐,只有自己知道。
Tag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