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我们
按字母检索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按声母检索 A B C D E F G H J K L M N O P Q R S T W X Y Z 数字 符号
您的位置: 5VAR论文频道论文中心教案在线语文一年级语文教案
   《一去二三里》教学设计之三      ★★★ 【字体: 】  
《一去二三里》教学设计之三
收集整理:佚名    来源:本站整理  时间:2010-06-14 16:36:13   点击数:[]    

NT>
作者:雨茵

  
  一、教学目的
   1、认识12个字,会写3个字。认识笔画“一”。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初步感受童谣中所表现的景色美。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认字和写字。
   难点:分辨“八”和“入”。
  三、教学方法
    比较记忆法、以读代讲法
  四、教具准备
    课文插图、生字卡片、数字卡片、音乐磁带
  五、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课
  1、谈话:前面我们学了汉语拼音。今天开始我们就要乘着汉语拼音的快车到汉字王国去找汉字做朋友,有了汉字朋友,我们就能看书、读报、学到更多的知识。
  2、出示课题:今天我们学习第一课。
  3、学生读课题,解释“里”。(长度单位,一里等于500米,相当于绕着我们学校的围墙走大约一圈.)
  4、《一去二三里》这篇课文讲的是什么呢?请同学们轻轻地打开书本,听老师读课文。
  二、讲授新课
  ㈠、初读课文。
  1、师范读课文。
  2、你们想不想也把课文读一遍呢?生练读,师正音。(重点强调“一”和“亭”的读音。)(“一”的本音读“yī”,但在词语或句子中会变音,有时读二声,如“一块地”、“一片海”;有时读四声,如“一棵树”、“一朵花”。本课读二声。)
  3、学生自由读课文,教师指名读。
  ㈡、看图说话
  1、谈话:我们不仅要会读儿歌,而且还要读懂它,知道它讲了什么意思。
  2、(出示挂图)图上画着谁?(两个小朋友)这两个小朋友在路上看到了什么?(指导学生从远处往近处看)。(这幅图上画的内容比较多,我们一部分一部分地看。先看最远处。)
  3、最远处有几座亭子。什么是“亭子”呢?
  4、出示挂图:亭台
  这就是“亭台”,也叫亭子。你在哪儿看到过亭子吗?它有什么用?(亭子是盖在路边或山上让人们休息用的,面积比较小,只有顶,没有墙。)
  5、书上哪一句诗是描写这些亭子的呢?----生齐读:“亭台六七座。”
  6、再往近一点画着什么呢?(一树盛开的花。)
  7、几树红花点缀着村庄,使村庄变得更美了,哪句诗是描写图中的花的?---(生齐读)“八九十枝花。”
  8、你从近处看到了什么?(几座房子)同学们知道这是什么地方吗?(一个小村庄)
  那你知道现在大概是什么时候?(吃饭的时间)为什么呢?(因为家家房顶上都飘着做饭时冒出的烟。)
  9、是呀,煮饭的炊烟绕着整个村子,所以诗人就把村子称为“烟村”。
  10、这个村子离两个小朋友远不远呢?(不远)所以诗人说---(生齐读)“一去二三里。”
  11、一路走去,在不远处有个小村庄,四五户人家升起了袅袅炊烟,这就是书上说的----(生齐读)“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
  12、多美的山村呀!村民居住的房子被炊烟缭绕着,简直就象在神话中,那六七座亭台又为村庄增添了几分秀丽。远处还有粉红的桃花。粉红的桃花点缀在村庄中,使小村庄变得更美了!
  ㈢、生练读
  1你觉得这样的景色怎么样?(美)请大家闭上眼睛想象你自己亲眼看到了这幅美景。看到这样的美景,你有什么感觉?你心里会怎么想?你的心情怎么样?(轻松、喜悦)下面,就请大家带着这样的心情美美的读一读这首诗。
  2、师范读,学生感悟读法。
  3、学生自己练读。
  4、指名读,集体评价。
  5、教师与学生赛读,男女生赛读,小组赛读。
  ㈣、自学生字
  1、谈话:同学们读得都不错。下面老师请同学们看一幅画。
  2、出示课文插图2。图上画的谁?他们在干什么?你还发现了什么?(每一位小队员衣服上的号码都对应我们今天学的一个生字。)下面请同学们拿起铅笔把课文再读一遍,一边读,一边用铅笔把生字画出来。(对照板书)
  3、自己读生字,读准确后,再把它读给同桌听。
  ㈤、检查自学情况
  1、抽读生字卡片,开火车读。
  2、谈话:我们自己学了生字,也知道了我们今天的十个生字是表示数字的汉字。下面,老师要让同学们来做一个“找朋友”的游戏,看看同学们是不是真的记住了他们。
  3、做游戏:找朋友。
  三、扩展活动
  1、谈话:清代画家郑板桥有一首《咏雪诗》也用上了我们今天学的十个汉字,请大家试着读一读。
  2、教读生字:芦、总。(强调“不”的读音)
  3、出示小黑板:《咏雪诗》
  四、作业设计
  1、今天我们学了10个表示数字的汉字。请大家课后找一找,说说看我们周围有哪些地方用上了这课的生字,比如教室里的课程表、座次表、教室门上的班级标牌,家里的日历、报纸……比比看,看谁找得多。
  2、课后找一找带有本课生字的诗或儿歌读一读。
  五、板书设计
       插     1、一去二三里
              一去二三里,
              烟村四五家。
              亭台六七座,
       图      八九十枝花。

                第一课时
  一、复习
  1、出示生字卡片: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里、去。小组抽读、指名读、开火车读。
  2、出示“八”和“入”,比较。
  二、指导写字
  1、出示田字格,讲解。
  2、出示:一、二、三。师示范写,学生观察:老师写字的笔顺怎样?
  3、教学笔画“一”(横)。
  4、指导学生先描红,发现字的特点。
  5、学生在生字本上练习。
  三、背诵课文
  1、同学们,我们来到了郊外,看到了什么?请你按照由远到近的顺序说一说。
  (我们来到郊外,一眼望去,二三里远的地方有一座小村庄,只有四五户人家,树林里有几座亭台,路边开满了粉红色的桃花,真美呀!)
  2、发挥想象说说看到的画面,为背诵做铺垫。
  3、练习边背诵古诗边想象山村的画面。
  4、指名背诵。
  5、集体背诵。
  四、试编儿歌
  1、今天我们学习了一首古诗,诗里一共有十个数字。你能用数字编一首儿歌吗?
  2、小组合作编儿歌。
  3、小组汇报。
  五、作业设计
  1、练习写字。
  2、找一找,哪些儿歌或古诗里有数字?
 
  ◆[2005


Tags:


文章转载请注明来源于:5VAR论文频道 http://paper.5var.com。本站内容整理自互联网,如有问题或合作请Email至:support@5var.com
或联系QQ37750965
提供人:佚名
  • 上一篇文章:语文教案-语文园地四

  • 下一篇文章:自主开放 实践 发展
  • 返回上一页】【打 印】【关闭窗口
    中查找“《一去二三里》教学设计之三”更多相关内容 5VAR论文频道
    中查找“《一去二三里》教学设计之三”更多相关内容 5VAR论文频道
    最新热点 最新推荐 相关新闻
  • ››20《父 女 坐 立》
  • ››《拔苗助长》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 ››让孩子们愉快的说
  • ››王冕诗小集
  • ››15《夏夜多美》教学设计之三
  • ››《识字学词学句(二)2》
  • ››《雨点》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 ››车的世界
  • ››语文教案-云房子
  • ››《咏华山》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之一
  • ››绿色交通工具——磁悬浮列车
  • ››《一去二三里》教案
  • ››《一去二三里》
  • ››《一去二三里》教材简析及教学设计...
  • ››《一去二三里》课标教材
  • ››《一去二三里 》教案
  • ››《一去二三里》教学设计之三
  • ››《一去二三里》教后感受
  • ››《一去二三里》教学反思
  • ››《一去二三里》教学设计之二
  • ››《一去二三里》综合资料之一
  •   文章-网友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关于本站 - 网站帮助 - 广告合作 - 下载声明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6-2033 5Var.Com. All Rights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