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用户登录 | ![]() |
|||
|
|||
按字母检索 | A | B | C | D | E | F | G | H | I | J | K | L | M | N | O | P | Q | R | S | T | U | V | W | X | Y | Z |
按声母检索 | A | B | C | D | E | F | G | H | J | K | L | M | N | O | P | Q | R | S | T | W | X | Y | Z | 数字 | 符号 |
|
![]() |
您的位置: 5VAR论文频道 → 论文中心 → 教案在线 → 语文 → 一年级语文教案 |
|
||||||||||||||||||||||||||
《比较数的大小(二)》教学设计 | ||||||||||||||||||||||||||
收集整理:佚名 来源:本站整理 时间:2010-06-14 14:59:14 点击数:[] ![]() |
||||||||||||||||||||||||||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21页的例题、“试一试”,第21~22页“想想做做”第1~4题。 [教材简析] 这部分教材通过解决实际问题的形式,让学生探索千以内数的大小的比较方法,使学生体会到比较数的大小是有现实意义的。比较数的大小,学生是有经验的:一方面他们在以前学习百以内数时都比较过数的大小;另一方面,在日常生活中,他们也多次接触甚至亲自解决过这样的问题。教材没有总结比较数的大小的方法,目的是让学生用自己的方法去解决问题。 例题比较的两个数的位数相同,但最高位(百位)上的数不同。“试一试”中比较的两个数的位数相同,最高位(百位)上的数也相同,但十位上的数不同。都是通过解决问题的形式让学生自己探索比较的方法。 “想想做做”第1~4题主要是配合例题,练习数的大小的比较。其中第1题借助计数器来比较,更加形象直观,有助于进一步体会数的大小,也让学生体会到“同一个数字在不同数位上数值不相同”,有助于学生建立良好的数感。第4题则借助数轴来比较,也有一定的开放性,能让学生体会数数与比较数的大小的关系。 [教学目标] 1.经历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探索并掌握千以内数的大小的比较方法。 2.培养用数学的眼光看待周围的事物、用数学的观点分析日常生活中各种现象的意识和能力,培养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意识和态度。 [教学重点、难点] 通过解决实际问题,探索千以内数的大小的比较方法。 [教学过程] 一、探索新知 1.教学例题。 (1)谈话:你们都到商店里买过东西吧!在购买商品时,你们会想哪些问题?学生可能会说到价格问题、质量问题。如果是同一种商品,你们会在哪家商场购买呢? (2)谈话:每逢中小学开学之际,复读机便成为学生学习用品市场的一大热点。各大商场也纷纷打起了价格战。 下面是新街口百货商店和中央商场金正815型复读机的定价。如果你想买一台这样的复读机,你会选择在哪家商场购买?为什么?
(3)独立思考后在班内交流。学生可能会说: ①我会选择中央商场,因为198元比209元便宜。 提问:你是怎样知道中央商场便宜的? ②我会选择中央商场,因为在这家商场里金正815型复读机的价格是一百多元,而在新街口百货的价格是两百多元。 ③我也选择中央商场。因为它的价格不到两百元,而新街口百货的价格超过了两百元,所以我选择中央商场。 ④我也选择中央商场。因为209大于198。 (4)提问:你会用数学符号表达比较的结果吗?学生可能会回答: ①209>198 ②198<209 [评:学生在生活中经常购物。本课用现实情境,唤醒学生已有的购物经验,激发起学生解决问题的欲望,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教师启发学生用数学符号表达两数比较结果,让学生感受符号化思想。] 2.教学“试一试”。 出示
(1)指名读价格。 (2)提问:你会去哪个商场购买?为什么?和同桌说说你是怎样想的? (3)在班内汇报交流。独立思考后在班内交流。学生可能会回答: ①我选择新街口百货。因为它比中央商场便宜。 ②我选择新街口百货。因为虽然都是四百多元,但是新街口百货的价格是四百三十几元,而中央商场的价格是四百八十几元。 ③我选择新街口百货。因为439小于488。 (4)让学生用符号表示。独立完成,指名板演。 3.比较。 (1)提问:上面两题在比的方法上有什么不同?在小组里讨论后指名回答。学生可能会回答: 第一题只要比两个数百位上的数字,第二题两个数百位上的数字相同,还要比它们十位上的数字。 (2)提问:在比较千以内的两个数的大小时还可能有什么情况?你能举个例子说一说吗?在小组里讨论后指名回答。学生可能会回答: ①还可能有百位和十位上的数字都相同,个位不同的,并举出两个具体的数。教师出示:
比较中央商场和苏宁电器商场的价格。 ②还有两个数的位数不同,只要比较位数就可以了,如999<1000。 教师再出示两三道这样的题让学生判断。 [评:对于比较两个数的大小,学生是有经验的,在这里是对已有知识的拓展和延伸。因此,教师提出一个开放性的问题:“在比较千以内的两个数的大小时还可能有什么情况?你能举个例子说一说吗?”激发学生的已有知识经验,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并用实例来说明。] 二、巩固新知 1.做“想想做做”第1题。 让学生在书上先填写计数器上表示的数,再比较数的大小。学生独立完成后提问: 你是怎样想的?你发现了什么? 2.做“想想做做”第2题。 学生独立完成后提问: 你觉得应该提醒大家注意什么? 3.做“想想做做”第3题。学生独立完成,并指名说一说最后两题是怎样比较大小的。
(1)让学生独立地在“ ”中填数。 (2)共同订正在数轴下面方框里填写的数。 提问:这两个数轴下面的数各是按什么规律排列的?有什么不同? 在比较两个数的大小的方框里,你填写的是哪三个数?在小组里比一比,你们填的数相同吗?如果不同,那么谁填对了?理由是什么? 在小组内订正并交流,体会答案的多样性。 三、全课总结 提问:这节课你们学到了什么知识?是用什么方法掌握的?在日常生活里你解决过类似的问题吗?以后你还能解决什么样的问题? [总评] 本节课教材上的例题是杉树苗312棵、松树苗285棵。“杉树苗和松树苗比,哪一种多?”城市的孩子在实际生活中对这样的问题没有什么感受,而每人都有去商店购物的经验,因此,选用了购物时经常碰到的价格问题来作为例题,学生有解决的需求。通过解决实际问题的形式,让学生探索千以内数的大小比较的方法,使学生体会到比较数的大小是有现实意义的。学生在认识百以内的数时已初步掌握了比较两个数大小的方法,而这种方法完全有可能迁移到千以内数的大小的比较中来,所以教师本节课始终将激发学生兴趣与引导学生自主探索贯穿于教学活动中,使学生在尝试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理解知识,掌握方法。教师选取生活中的购物实例作为培养学生能力的平台,还可以教会学生善于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从而学会生存、学会发展、学会创造,也让学生深刻地明白生活中有数学,数学与生活紧密联系的道理。 (江苏省南京市五老村小学 曾涛 金书)
Tags: |
提供人:佚名 | |
【返回上一页】【打 印】【关闭窗口】 |
![]() |
5VAR论文频道 |
![]() |
5VAR论文频道 |
最新热点 | 最新推荐 | 相关新闻 | ||
|
|
|
![]() |
关于本站 -
网站帮助 -
广告合作 -
下载声明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6-2033 5Var.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