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我们
按字母检索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按声母检索 A B C D E F G H J K L M N O P Q R S T W X Y Z 数字 符号
您的位置: 5VAR论文频道论文中心个人简历求职资讯
   当心求职陷阱 职业规划专家教你自我保护      ★★★ 【字体: 】  
当心求职陷阱 职业规划专家教你自我保护
收集整理:佚名    来源:本站整理  时间:2010-06-14 13:04:59   点击数:[]    

在应聘求职过程中,很多不法企业充分利用求职者急于找工作的迫切心情而缺乏应有的防范

  意识,设置了各式各样的就业陷阱,给社会和就业人员带来了具大的危害和人生权益的伤害,由于涉及到的行业与就业人员的结构问题,在此,本文就毕业大学生-这一单一的就业群体进行分析:刚刚毕业的大学生,由于缺乏一定的社会阅历与经验,同时,又受到多

方面的压力---社会、家庭、自我、理想等,特别是缺乏相应的防范心理,更容易受此困扰。在遭遇陷阱后,如何调整心态、如何重新建立信心,从而以更好的姿态来准备新的起点。上海向阳生涯管理咨询有限公司的职业规划专家们提醒求职者,要慎重求职,防范欺诈和陷阱,学会重视现实,理智分析,以清醒的头脑冷静、客观的应对职场中的各种纷繁现象。

据调查,求职“陷阱”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1、应聘职位与实际不符,工作岗位和工作内容与实际表述的不相符

  具体现象:有单位在刊登招聘广告时在具体职位及岗位职责描述时含混不清,对用人要求的

  标准不明确,没有严格的界限。还有的则直接把其它公司的招聘内容照搬过来,换成自己公司的名称,应聘者在录取后才发现实际工作内容与招聘岗位并不一致。

  解决办法:

  1)在这种情况下,沟通是主要的,一定要了解清楚对方的想法和意图,是否是因为公司一时的不得以或其它苦衷,然后决定去留。

  2)对自己的职业目标明确的情况下,告诉自己这个岗位是否适合自己,自己是为什么而要获取这份工作,是为生存、还是职业需要发展。但是,向阳生涯职业咨询专家的指出,如果一个企业连岗位都不能具体的描述,其发展前景,可想而知。

  3)向企业阐明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如果确是公司刻意隐瞒欺骗,那就通过交涉来解决,尽

  量减少自己的损失,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2、 面试时收取费用

  具体现象:用人单位变相收取各种费用,如报名费、培训费等等,其实是一些企业变相敛财的手段和方法。

  解决办法:法律规定:用人单位不得向应聘者收取任何费用,包括报名费或保证金。招聘面试是一种双向选择的机会,无论是求职者还是招聘单位,并没有为对方提供任何具体的服务,所以根本不应涉及费用,如有单位向求职者收取抵押金、风险金、报名费等,很可能是想骗取求职者口袋里的金钱,此时,一定要拒绝交纳。可以想像,这样的公司连考虑也不用考虑的,还是多花点时间来寻找更合适的吧。

 3、薪酬模糊,浮动幅度大或不按时发放

  具体现象:企业在新员工录用后,对于待遇,不给予明确的答复,含糊不清、在签定用工合

  同的时候,也不说明具体待遇。

  解决方法:

  1)在企业录用前,就必须要和对方明确自己的工作岗位及具体待遇,具体为:试用期工资、相关补贴,正式录用后的待遇、保险与福利(具体保险与福利,如失业、医疗保险、公积金等)、相关补贴。了解清楚后,问明以何种方式说明,同时,是否在合同中加以备注,这点很重要,因为,可以最低的降低风险。

  2)正式入职后,一定要把薪酬待遇谈清楚,并在相关合同中注明,同时,可以向同单位的人员了解,否则入职以后你就被动了。

  3)一旦发现企业不履行其工资、保险与福利可以向有关劳动执法部门举报,及时解决,以免更大的损失。

 4、试用期无甚过失被解雇

  具体现象:一些行业企业如酒店、中介公司等为了降低企业管理成本(人员工资、福利、保险)利用试用期的低工资,正式录用后的高工资来引诱求职者,在试用期快结束的时候,以无端的理由解雇用工者。《劳动法》明确规定:“试用期包括在劳动合同期限中”,也就是说,没有劳动合同的试用期就根本不是法律意义上的试用期。

  解决方法:

  1)求职者在应聘前一定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全面的了解进入这个行业的特点,特别是完全依靠劳动力成本、技术比较低的企业,在进入这样的企业前,最好能和改企业的员工进行了解,多方面的打听。

  2)签定用工合同,明确了解企业用人制度和岗位制度,特别是相关的劳动法规。

  3)在工作的时候与员工多交流,建立很好的员工基础,以便在被无故解雇的时候,有员工在劳动执法不妙调查的时候,能给予支持取证。

  4)椐理力争,无理的总是胆怯的,必要的时候和及时想有关部门举报,只有这样,才能保护好自己的权益。


 


Tags:


文章转载请注明来源于:5VAR论文频道 http://paper.5var.com。本站内容整理自互联网,如有问题或合作请Email至:support@5var.com
或联系QQ37750965
提供人:佚名
  • 上一篇文章:求职调查:海归自降身价能接受月薪2千元

  • 下一篇文章:大学生求职:不打无准备之战
  • 返回上一页】【打 印】【关闭窗口
    中查找“当心求职陷阱 职业规划专家教你自我保护”更多相关内容 5VAR论文频道
    中查找“当心求职陷阱 职业规划专家教你自我保护”更多相关内容 5VAR论文频道
    最新热点 最新推荐 相关新闻
  • ››试用期≠白用期 9成以上人不接受“...
  • ››女大学生求职:身材到底有多重要?...
  • ››一季度我杭州市人力资源市场旺季不...
  • ››家长悬赏5万元为应届毕业子女求职
  • ››一宿舍三位应届女硕士的求职遭遇
  • ››热门专业为何遭遇就业的尴尬
  • ››武汉本周将办13场公益招聘会
  • ››武汉:事业单位受热捧 毕业生求职不...
  • ››大学生异地求职住宿难 求职公寓应运...
  • ››“零经验”的毕业生何以决胜人才市...
  • ››大学生就业展示自己很重要 简历从6...
  • ››2008届本科毕业生从事的行业大类排...
  • ››女大学生求职:身材到底有多重要?...
  • ››“面试经验”是求职真经?
  • ››求职避开面试装禁忌
  • ››家长悬赏5万元为应届毕业子女求职
  • ››山东07本科毕业生平均月薪2037元(组...
  • ››一宿舍三位应届女硕士的求职遭遇
  • ››校园招聘缩水学生机会减少
  • ››求职大学生“热胀”招聘单位“冷缩...
  • ››当心求职陷阱 职业规划专家教你自我...
  •   文章-网友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关于本站 - 网站帮助 - 广告合作 - 下载声明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6-2033 5Var.Com. All Rights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