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我们
按字母检索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按声母检索 A B C D E F G H J K L M N O P Q R S T W X Y Z 数字 符号
您的位置: 5VAR论文频道论文中心个人简历求职资讯
   大学生求职“武器”面面观      ★★★ 【字体: 】  
大学生求职“武器”面面观
收集整理:佚名    来源:本站整理  时间:2010-06-14 13:02:08   点击数:[]    

 

参加现场招聘会成大多数求职者求职的主要渠道

  进入10月,即将面临毕业大学生开始迎来第一次求职旺季,但据国家人事部、教育部等权威部门发布的信息,今届的大学生就业难甚于往年。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现在的大学生可以利用哪些途径和通过什么武器去寻找理想的工作呢?并且这些途径求职效果哪个更好?

  现场招聘会、网站、报纸成求职主渠道

  现场招聘会包括校园招聘会和人才市场招聘会,再细分包括企业专场招聘会、行业人才招聘会、区域人才招聘会等,各有各的特点,成功率也不尽相同。一般来说,区域人才招聘会讲究大而全,场面经常人山人海,被媒体夸张地放诸报端,用来形容求职之难。这样的招聘会通常竞争激烈,效率低下,容易跟风,让人迷失。企业招聘会则比较有针对性,但一般只有大企业才愿意办,而且在名校举办居多(至少是行业内的名校),客观上对普通的求职者来说,是一个限制。行业人才招聘会通常由各地人才市场举办,针对某一具体行业招聘人才,因此具有效率高,覆盖广的特点。总的来说,招聘会作为一种传统的招聘方式,因能够提供比其它招聘方式更多更鲜活的企业和职位信息,在今后一段时间内都会是招聘的重要手段之一。

  网络招聘发展时间不长,但发展迅猛。艾瑞市场调查数据显示,2007年,我国网络招聘用户的规模将达到3500万人,较2006年的2500万增长40%。预计到2010年,网络招聘市场容量将占据整体招聘市场份额的54.3%。就中华英才网来说,截止到2008年7月31日,网站日均浏览量为2120万,有效简历数1760万,企业用户180万,平均日发布职位数277万。数据表明,有至少八成企业使用网络招聘服务,超过1000万人在使用网络求职,网络求职招聘模式正日益深入人心。通过招聘网络求职很便捷,但网友常反应简历投递如石沉大海,没有反应。这一方面固然要从求职者改进简历入手,另一方面也有赖招聘网站的努力,比如组织更多具有针对性的“网络招聘会”。  

  报纸招聘。上个世纪的电视银屏经常出现这样经典的一幕:某人失业了,上街买一份报纸,看到了一条招聘启事,然后按图索骥,打电话、面试……失业了重新找工作,选择的不是上招聘网站而是买报,它体现了平媒招聘时效性强的特点,同时,还折射了网络远未普及,上网很不方便的时代背景。

  人脉作用不能小觑

  据中华英才网调查,招聘网站和招聘会两种渠道占招聘总量的80%以上,但同样有一种求职方式令你不敢小觑,这就是人脉。人脉是前两种主流招聘方式的有益补充,在一些地方甚至是中小企业的主要招聘方式。大学生求职,常看着别人这样那样的亲戚眼红,其实每个人都会有人脉,关键要自己做一个有心人,比如,本院上一届的学长,以及老师、同乡,每个人都有,但很少人认真想过,这些资源能给自己带来哪些机会,为了得到这些机会,我应该付出什么。再比如,每年学校都会举办各种有企业人力资源经理参加的讲座,这个大好的机会,有谁认真把握过?

  人脉求职的重要性可以从这里窥见一斑:在一些地方的中小企业,通过人脉招聘甚至成为企业的主要招聘方式,很多企业HR甚至认为其它招聘方式都不可靠,只有熟人介绍的才靠得住。这当然过分跨大人脉的作用,比如大企业特别是跨国公司的招聘,通常是有组织有计划的,人脉的作用就相对比较小,但认识这些公司的员工,并对他们的工作情况有大致的了解,然后在面试中亮出来,一定能获得不少加分。

  猎头服务、中介服务是求职的有益补充

  猎头服务。传统的猎头服务一般针对高级人才,具体地说,针对工作经验在十年以上的高级技工(工作经验也会视不同行业而有所不同)、年薪在20万元以上的高层管理人员。这对大学生来说,猎头服务似乎有点遥远。不过,猎头服务作为主要的求职渠道,仍在吸引着不少渴望进入猎头视线的中高级人才。无奈猎头总是神龙见首不见尾,让许多中高级人才苦于求职无门:招聘网站和普通网络、报纸招聘的职位都没有他们的位置。

  近年来,招聘网站纷纷设立高级人才简历库,开始提供猎头服务,大大降低了服务门槛,使得猎头服务不再是少数高级人才的奢侈品,而乐于为更多的中级人才提供求职渠道。

  中介服务。在国内,非法职业中介基本上成了欺诈的代名词,而且,即使是正规的职介公司,也大多数管理不规范、欺诈行为比较多,出了问题维权困难,因此,通过职介公司求职这个渠道备受冷落。

  博客求职、人才超市已偃旗息鼓

  博客求职。通过博客求职曾一度火热,一些人鼓吹博客整合了文字内容、图片、flash、视频等多种现代传媒手段,大大丰富了招聘方对求职者的认知,因此即将成为第三股力量,革传统招聘和网络招聘手段的命。然而据中华英才网对招聘单位的随机抽查中,愈八成用人单位表示,不会看求职者的求职博客。

  其实不光求职者希望通过博客求职,在网上晒简历的人也大有人在。其实只要想想用人单位花在每份简历上不足20秒的平均时间就可以想到,他们绝对没时间翻看求职者的博客,而且,通过晒简历、写博客这种形式,希望馅饼砸在自己头上,这种被动的找工作行为,实在是“犯了方向性的错误”。博客求职这种求职方式目前已偃旗息鼓。

  人才超市。所谓的“人才超市”,就是求职者可以根据自己的学历、经验、行业认知度等种种条件,为自己开出适合的月薪或者年薪,连同自己所需求职的基础信息公布在其网站上,以期有岗位空缺的雇主单位择选。

  圈子求职、职客代求职另辟蹊径

  圈子求职。此处的“圈子”不仅包括网路上的MSN、QQ圈子,也包括各种博客和论坛圈子。一言以蔽之,“圈子求职”是一种网络求职手段,它利用各种网络渠道形成人脉圈,在圈子内,企业利用该圈子招聘紧缺人才,求职者利用圈子找到合适岗位。“圈子求职”介于“人脉求职”和“网络求职”之间,虽然不能跟大规模的招聘会、网络招聘相媲美,但作为主要求职手段的重要补充,圈子求职以其便捷的条件和较高的命中率,受到了求职者的青睐,未来前途不可限量。

  职客代求职。找工作实在是件足够头疼的大事,当有些人发现仅靠个人力量不足以找到一份满意的工作,或者懒于自己辛苦的寻找的时候,“职客”就诞生了。“职客”是手里握有丰富的资源者,职客回应资源贫乏的求职者的需求,为他们提供帮助,从而收取费用。  文/李谟飞 图/沙漠/CFP


Tags:


文章转载请注明来源于:5VAR论文频道 http://paper.5var.com。本站内容整理自互联网,如有问题或合作请Email至:support@5var.com
或联系QQ37750965
提供人:佚名
  • 上一篇文章:天津市就业出现新趋势 建筑行业就业率最高

  • 下一篇文章:沟通能力求职就业不可或缺
  • 返回上一页】【打 印】【关闭窗口
    中查找“大学生求职“武器”面面观”更多相关内容 5VAR论文频道
    中查找“大学生求职“武器”面面观”更多相关内容 5VAR论文频道
    最新热点 最新推荐 相关新闻
  • ››试用期≠白用期 9成以上人不接受“...
  • ››女大学生求职:身材到底有多重要?...
  • ››一季度我杭州市人力资源市场旺季不...
  • ››家长悬赏5万元为应届毕业子女求职
  • ››一宿舍三位应届女硕士的求职遭遇
  • ››热门专业为何遭遇就业的尴尬
  • ››武汉本周将办13场公益招聘会
  • ››武汉:事业单位受热捧 毕业生求职不...
  • ››大学生异地求职住宿难 求职公寓应运...
  • ››“零经验”的毕业生何以决胜人才市...
  • ››大学生就业展示自己很重要 简历从6...
  • ››2008届本科毕业生从事的行业大类排...
  • ››女大学生求职:身材到底有多重要?...
  • ››“面试经验”是求职真经?
  • ››求职避开面试装禁忌
  • ››家长悬赏5万元为应届毕业子女求职
  • ››山东07本科毕业生平均月薪2037元(组...
  • ››一宿舍三位应届女硕士的求职遭遇
  • ››校园招聘缩水学生机会减少
  • ››求职大学生“热胀”招聘单位“冷缩...
  • ››大学生求职报告 4月黄金期“签约”...
  • ››大学生求职遭遇尴尬 勤杂工岗位工资...
  • ››大学生求职期望底薪仅800元 自主创...
  • ››大学生求职你还走旧的程序?
  • ››大学生求职新名词 你知道多少?
  • ››大学生求职10大注意事项
  • ››大学生求职遭遇“社会关系规则”
  • ››大学生求职需谨防试用期陷阱
  • ››大学生求职小心八大病毒
  • ››大学生求职应警惕这四种招聘陷阱
  •   文章-网友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关于本站 - 网站帮助 - 广告合作 - 下载声明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6-2033 5Var.Com. All Rights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