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陵晚报报道】 记者昨天在江苏省高校招生就业指导服务中心获悉,截至今年7月底,在江苏2008届高校毕业生中,共有144355人登录“江苏省高校毕业生就业网络联盟”网站并激活本人简历,注册人数占应届高校毕业生总数的33.7%;毕业生网上投递简历应聘达122.5万人次,网投简历最多的达129次;已有68798名毕业生通过该平台签订正式就业协议。
据该中心副主任汤幼龙介绍,就业网络联盟由省教育厅、省人事厅、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共同发起组建,于2006年12月31日正式运行。首次实现了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人才市场、劳动力市场等网络互联互通、资源共享。2007年全省高校毕业生供需洽谈会上,“网络联盟”发布8.8万条需求信息,2008年增至10万多条,已经成为全省最大的招聘信息公共平台。
据悉“网络联盟”成立后,省高校招生就业指导服务中心、省人才流动服务中心、省职业介绍中心整合资源,贯通服务,互设窗口,为毕业生提供包括就业活动、就业推荐、就业见习、档案托管、集体户口管理、就业指导与培训、就业信息服务等“一站式”服务,极大地方便了毕业生就业手续的办理,有效降低了毕业生的就业成本。在2006、2007年11月的全省高校毕业生公益供需洽谈会上,累计组织参会单位2091家,提供招聘需求60931个,共有170276名毕业生进场应聘。
为实现“常设市场校园化、校园市场社会化”,该中心凭借“就业网络联盟”,启动了“百校联动”就业计划。把联盟网站的招聘信息有针对性地同步发布到相关高校的校园就业网站,极大地提高了信息传递的效率效用。“中心”与学校联合举办小型校园招聘会,仅今年上半年就先后与江苏大学、三江学院、东南大学成贤学院、南京理工大学紫金学院、江苏教育学院等校合作举办校园招聘会,累计组织543家用人单位进校园,提供3370个招聘需求,共有9150多名毕业生进场应聘。
汤幼龙介绍说,自2006年底开始,毕业生参加招聘活动,均需激活网上账号,完善个人求职资料,主动筛选招聘信息,确定应聘对象,网投电子简历,经过用人单位遴选或网站辅助筛选后,根据人职匹配程度,确定进场见面洽谈名单,由高校打印带条形码的实名入场券并发放给毕业生,现场扫描条形码验证参会资格。统计数据显示,毕业生在该平台投递应聘简历的份数多在20-30次,有很多的应聘学生可以透过该平台找到工作。由于供需双方资讯均经过严格核准认定,确保了双方提前对接、提高效率,且可以跟踪毕业生的求职过程,有效降低了求职、招聘的安全风险和运作成本。
Tag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