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我们
按字母检索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按声母检索 A B C D E F G H J K L M N O P Q R S T W X Y Z 数字 符号
您的位置: 5VAR论文频道论文中心农学论文园林景观
   WTO与中国农业      ★★★ 【字体: 】  
WTO与中国农业
收集整理:佚名    来源:本站整理  时间:2009-01-09 23:08:01   点击数:[]    

[本篇论文由上帝论文网为您收集整理,上帝论文网http://paper.5var.com将为您整理更多优秀的免费论文,谢谢您的支持]

中国加入WTO要进行的双边谈判与多边谈判,已经完成,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在即。市场产品的竞争主要是价格的竞争,目前世界农产品市场上玉米、小麦、大米、大豆、棉花的每吨价格折合人民币分别为679、804、1161、1462和9869元,而中国国内市场分别为1200、1250、1850、2150和12550元,分别高出世界市场价格76.7%、55.4%、59.3%、47%和27.2%。从质量竞争方面看,中国的小麦等粮食的许多技术指标要比国外粮食差一些,棉花的技术指标也不乐观,而且市场上大米面粉棉花中掺抛光剂、增白剂、沙子石头、废旧棉布的事也常有。水果等农产品市场的价格和质量中外相比,也有差距。因此,中国除了少量的茶叶等农产品在国际市场上有一定的竞争力外,总体上处于竞争劣势。

市场经济国家的农业有三个显著的特征:一是总人口中很低的比例从事农业,耕地集中到家庭农场企业中,实现了规模化经营。二是农业的资本积累早已经完成,为农业服务的金融、商业、加工及其他社会化服务体系等间接资本体系也较完善。三是虽然加入WTO后,特别是近年来对农业的政府补贴有所降低和限制,但是这些国家的政府或者对农业的支持已经体现在早期的农业资本积累之中,或者通过其他规避WTO条款的方式进行支持。从财力上讲,90%以上的城市人口和非农业经济有能力支持和补贴10%以下的农业人口和农业产业。

中国的农业也有三个显著的特点:一是总人口中从事农业的人口和劳动力比例太高,分别为65%和50%。二是农业的资本积累程度很低。三是政府支持农业的能力有限。

中国农业科学院的专家对世界未来粮食生产及供求进行了预测,考虑人口增长、人均收入提高和食物消费结构状况变化等因素后估计,2005年将达到20.76亿吨,2010年为22.25亿吨。由于世界粮食生产量超过消费量,2005年世界粮食库存量将上升4个百分点,2010年将上升5个百分点。世界农产品的实际贸易价格将是一个不断下降的趋势。世界粮食价格长期下降,对我国农业十分不利,特别是加入WTO,国际粮食产品进入国内市场竞争,农业受到的冲击是可想而知的。

当然,首先得调整农业种植结构,种一些附加价值比较高的农业产品;特别是调整粮食的种植结构,改善粮食的品种质量。中国城市化的进程将加快,国内的消费结构在变化,消费的要求也在提高。因而,饮食结构变化引起粮食消费比例下降,肉蛋果菜饮料类消费比例上升,加工性食品消费增加;粮食消费中对品质的要求越来越高。与国外的粮食品质比,我国小麦等面粉不够筋,不能做面包等劣势显然不适应消费趋势的变化。因此,按照消费结构和要求变化的趋势,按需求调整农业产品生产结构是必不可少的工作。

其次,农业要专业化和规模化生产经营。从经济学上讲,专业化可以提高劳动生产率;而规模化生产和经营,既能提高劳动生产率,又会降低分摊成本。农业现代化的机械化、电气化、水利化、生物工程等等是要支付成本的。小规模生产和经营无法负担这种农业现代化的成本。只有农业的规模化生产和经营才能分摊农业现代化的成本,使现代化成为现实。

再次,要深化农业产品的加工,为城镇提供工业化生产的食品和其他加工产品。从社会需求看,随着城镇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像买菜、和面、蒸馒头、擀面条等在家里做饭的机会成本越来越高,人们在工作之余对闲暇的消费也在增加,要求有越来越多的时间用于休闲,而不是用于做饭;美味和特殊口味的食品(特别是快餐)、饮料和菜肴也大都在专业化的加工厂和餐馆才能做得出来。饮食消费的工业化和社会化是一个大的趋势。加上中国人口如此众多、人口城市化趋势如此之强、收入水平在不断提高,给农业产品的深加工,特别是农业产品的价值增值提供了广阔的市场前景。除了食品加工外,农业资源的其他系列产品加工,也大有前途。问题是要重视农业产品深加工工业的发展,要给一些政策扶持,各方面的限制要减少,政府的各种收费更要减少,要鼓励社会投资于农产品加工工业。农业产品的深加工工业,也要在地理上适度集中,这样它们的污染可以集中处理,企业可以规模化生产,企业的交通、储藏、信息、市场、协作、基础设施等外部条件较为经济。农业产品的深加工工业要与推进小城镇和小城市建设结合起来,成为城市和农业经济联系的纽带。

第四,在中国,要更多地依靠市场调节的力量解决农业问题。农业市场需求给农民以信号,哪些产品市场开始不需要了,哪些产品市场需求正在上升,农民以此来调整自己的种植结构;否则,以某种确定的价格收购某些产品,即使市场过剩,农民来年还有可能生产。粮食等产品由市场调节来分配,可以降低交易成本,而国家来分配则费用很高。过去我们将蔬菜肉蛋计划收购、国家定价、定量凭票分配。结果是国有的蔬菜商业机构亏损严重、服务态度很差,而副食品供应长期不足。后来放开供应了,由农民自己种植,私人自己经营,大商小贩批发零售,供应也就不紧张了。当然这些大商小贩也不可能亏损经营。因此,粮食生产和经销还是要市场来引导。

第五,国家立法、司法和各级政府要管理好涉农市场及

[1] [2]  下一页


Tags:


文章转载请注明来源于:5VAR论文频道 http://paper.5var.com。本站内容整理自互联网,如有问题或合作请Email至:support@5var.com
或联系QQ37750965
提供人:佚名
  • 上一篇文章:加入WTO对我国农业的积极影响与不利因素

  • 下一篇文章:考察日本烟草现状引发对国烟流通企业如何面对入世的思考
  • 返回上一页】【打 印】【关闭窗口
    中查找“WTO与中国农业”更多相关内容 5VAR论文频道
    中查找“WTO与中国农业”更多相关内容 5VAR论文频道
    最新热点 最新推荐 相关新闻
  • ››WTO《贸易技术壁垒协议》与云南烟草...
  • ››施肥技术对上部烟叶使用价值的影响...
  • ››加入WTO后中国农产品市场会失控吗?...
  • ››加入WTO对国内农业的影响分析
  • ››设施园艺工程与我国农业现代化
  • ››WTO与中国农业
  • ››以农业信息化促进农业现代化
  • ››山茶属植物的经济意义
  • ››建立种子科技成果推广高速路
  • ››葡萄黑痘病的识别与防治
  • ››WTO与中国金融业
  • ››WTO与中国行政改革
  • ››WTO与乡镇企业发展初探
  • ››WTO与民族工业
  • ››WTO与中国民营企业——加入WTO 后民...
  • ››WTO与行政法适应
  • ››WTO与行政行为司法审查制度
  • ››WTO与中国司法审判研究新动向
  • ››WTO与审判模式重构的设想
  • ››WTO与法律透明度
  •   文章-网友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关于本站 - 网站帮助 - 广告合作 - 下载声明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6-2033 5Var.Com. All Rights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