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我们
按字母检索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按声母检索 A B C D E F G H J K L M N O P Q R S T W X Y Z 数字 符号
您的位置: 5VAR论文频道论文中心农学论文农艺学
   从汉画图像看汉代农俗      ★★★ 【字体: 】  
从汉画图像看汉代农俗
收集整理:佚名    来源:本站整理  时间:2009-01-09 23:22:36   点击数:[]    

其帝太皞,……其神勾芒,勾芒者,物之始生,其精青龙。芒之为言萌也”⒆。从以上史料可以看出,汉代的迎春之礼是在立春日立土牛、耕人、举行“出土牛”活动,官方设坛祭祀青帝、勾芒。《山海经·海外东经》云:“东方勾芒,鸟身人面,乘两龙”。《吕氏春秋·孟春》高诱注云:“勾芒少昊之裔子,曰重,佐木德之帝,死为木官之神。”由此可知,勾芒为木德,管理春天之神。而作为春神、木神、东方之神,同时又是青帝助手的勾芒成为理想的媒介将四季中的春天,五行中的木,方位中的东方和五帝中的青帝连接起来,预示着一个充满生机的春天的到来。
    在洛阳新莽时期的壁画墓中,勾芒为人面,八字须头戴三梁进贤冠,鸟身有双翼,长尾,朱雀形⒇。在江苏徐州汉画像中的一幅图中,画左是一座两层楼阁,上层为西王母戴胜扶几端坐,楼外侧有二神人执杵捣药,另有四位神人面向西王母居住的楼阁列队揖拜,自前而后依次为人首蛇身者(伏羲),马首人身者,鸟首人身者和一着冠持长剑者。四神人上方又有一鸟一狐,画中有一大树,树上有数鸟,树下二人,一人张弓射鸟;画右有二人击建鼓及斗鸡、比武的场面。而拜见西王母的第三位鸟首人身的神祗即为勾芒[21]。
    出土于南阳的“张景碑”就是对汉时南阳迎春之俗的佐证,该碑又称“张景造土牛碑”,刻于东汉延熹二年(公元159年)八月二十五日,碑心清晰可识225字,主要内容为郡守丞“告宛”吏民的公文,即同意张景“愿以家钱”承包举行立春仪式所需的一切用具(如土牛等)要求,并以此免除他家世代劳役。
    4、崇拜北斗
    北斗星俗称“杓星”,是人类较早熟悉的星宿之一,它是由天枢、天旋、天玑、天权、玉衡、开阳、瑶光七颗星组成,因其在北方聚成斗形而得名。北斗星在我国古代“观像授时”的天文学史上占有十分特殊的位置,我国最早的历法《夏小正》正是以北斗为其核心的。到了汉代,仍是以北斗来确定季节,汉画中北斗星画像反复出现,则反映出了汉代崇拜和祭祀北斗星神的风俗。
    在南阳汉画中有一北斗星图,图中刻一满月,月中有一蟾蜍,右刻北斗七星,左刻相连星宿[22]。在山东武氏祠后石室第四石第四层刻北斗星君图,图中北斗七星整齐排列,四个星组成车舆,三个星组成车辕。车下无轮,有云气托着,云气中伸出一兽头蛇身怪物。星君坐于车内,头戴斜顶高冠。车后有人物车骑[23]。
  虽然汉时祭北斗又附会出新意,但祭北斗之俗在远古时代就已存在,而这种民俗作为历史的伴随物,它积淀着大量的、甚至是原始的文化因素,对北斗的崇拜,就是始于对农业星神——北斗的祭拜而衍生变化而来的。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要根据不同的季节气候来安排农时,人们从表面认识到北斗与季节变化有关,但却不能科学地理解二者之间的关系,因此就将这一自然属性赋予北斗以神性,认为北斗是一位高高在上的,主宰气候变化,进而主宰农事和人类命运的神灵,所以很早就将北斗奉为星神,受到普遍崇拜。
    其次,是对巫术的信奉。巫术是人类建立在某种信仰或信奉的基础上,企图控制环境或外界事物所采取的行为。在汉代,农业生产技术取得了巨大进步,人们对自然规律的认识也达到了一定水平,但在大自然无常的状态下,原始的巫术情绪仍存留在人们的记忆中,并在他们认为不可控制的神秘事物上实施,希望以此达到他们所希望的目的。在汉画中主要表现在对农业生产至关重要的雨水祈求。
    古代祈雨有专门的名称,曰“雩”。《公羊传》:“九月大雩”注“大雩,旱祭也。”从文献记载来看,夏代已经有了这种活动。殷商甲骨文中也有记录祈雨的卜辞。周代的祈雨之俗已相当盛行,“司巫掌群巫之政令,若国大旱,则帅巫而舞雩”[24]。“女巫掌岁时祓除、衅浴。旱暵,则舞雩”[25]。而在《论语·先进》、《九歌·云中君》中则分别记载了鲁国、楚国的雩祭情况。降及汉代,上自天子,下至黎民百姓都要参加祈雨活动,统治者对祈雨活动是作为一种政务来对待而不敢懈怠,而广大百姓则深信这样做对消除早象是至关重要的。
    在古人的观念中,能导致旱灾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如旱魔作崇,阴阳失调等,而旱魔则是引起旱灾的主要原因。要求得雨水,解除旱象,就要赶走可怕的旱魔,而在《山海经》中,记载的旱神就有一二十个,其中最令人恐怖的就是旱魔女魃。“大荒之中,有系昆之山者,有共工之台,射者不敢北乡。有人衣青衣,名曰黄帝女魃。蚩尤作兵伐黄帝,黄帝乃令应龙攻之冀州之野。应龙蓄水,蚩尤请风伯雨师,纵大风雨。黄帝乃下天女日魃,雨止,遂杀蚩尤,魃不得复上,所居不雨,叔均言黄帝,后置之赤水之北,魃时亡之”[26]。女魃时常从规定的地方逃出,所到之处则旱荒遍野。正如商汤时祝词所云:“旱既太甚,涤涤山川;旱魃为虐,如惔如焚”[27],而驱赶旱魔的办法,则是或焚或曝。汉代虽已不再用焚巫这种以生命为代价的求雨方式,但仍有曝巫之俗,“春旱求雨,曝巫……秋,曝巫”[28]。在汉画中主要有曝巫及借助神力消灭早魔两种反映。
    在洛阳发掘的西汉壁画墓中的墓门上额背面有曝巫的内容,图中在一枯树的枝上挂一红色衣服,天空中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Tags:


文章转载请注明来源于:5VAR论文频道 http://paper.5var.com。本站内容整理自互联网,如有问题或合作请Email至:support@5var.com
或联系QQ37750965
提供人:佚名
  • 上一篇文章:唐代官营畜牧业中的监牧制度

  • 下一篇文章:汉代河东郡农业状况初论
  • 返回上一页】【打 印】【关闭窗口
    中查找“从汉画图像看汉代农俗”更多相关内容 5VAR论文频道
    中查找“从汉画图像看汉代农俗”更多相关内容 5VAR论文频道
    最新热点 最新推荐 相关新闻
  • ››灭螺植物资源的开发利用研究
  • ››从玉蟾岩与牛栏洞对比分析看中国稻...
  • ››十六、十七世纪江南的生态农业(2)...
  • ››曲氏高昌和唐代西州的葡萄、葡萄酒...
  • ››不断完善的明清茶政
  • ››清代至民国甘青宁地区农牧经济消长...
  • ››盆景园规划设计浅谈
  • ››景观园林规划设计领域的首席人物杰...
  • ››一学两名--园林和景观
  • ››设计公司的发展策略
  • ››从汉画图像看汉代农俗
  •   文章-网友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关于本站 - 网站帮助 - 广告合作 - 下载声明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6-2033 5Var.Com. All Rights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