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说,都已与市场发生了一定的联系。市场已成为汉代小农维持再生产和生活的必要环节。可以说,在一定程度上,小农所投入市场的产品,已包括了一部分用以维系再生产的必要劳动。在此情况下,很难想象他们没有出卖部分产品的初衷。 第三,尽管小农家庭剩余产品有限,但不能因此否认汉代小农经济含有商品生产的因素。因为小农在生产之初,就隐含了产品用于自给消费和交换维持再生产和生活所必需的物质资料的双重用途。即使遇到略有欠收的年景,产品对于足量的自给消费而显得无有剩余时,小农还会通过部分产品交换,来获得维持再生产和生活所需的物质资料,而在青黄不接时借高利贷或外出雇工以维持生活。所以从一定意义上说,汉代小农经济必然隐含着商品生产的因素,自给性生产和商品性生产构成了小农生产不可分割的整体,只要小农自给性生产能够维持,商品生产的因素,就必然作为其补充而存在着。 交换行为的不经常和非预定是由农业经济本身的特点决定的,而不能作为否定小农经济存在商品生产的依据。我们知道,小手工业者经常或定期出售产品,换取维持再生产和生活的物质资料,而农业生产周期较长,小农只有在农作物收获或家养禽畜出栏后才能出卖产品,以换取维持再生产和生活的物质资料,故往往交换行为是不经常和非预定的,但就交换迟早要发生这一点,则可以说是预定的。至于小农剩余纺织品的交换,则更是经常和预定的。 总之,由于小农家庭生产能力的局限和农业生产力的发展,汉代小农家庭既有进行商品生产的必要,也有进行商品生产的可能,更有进行商品生产的事实。当然我们肯定汉代小农经济存在商品生产的因素,并不否认小农经济自给性生产的主体地位。事实上,汉代小农的商品生产一直是作为自给性生产的必要补充而存在的。 [参考文献] [1]林甘泉.秦汉的自然经济和商品经济[J].中国经济史研究,1997(1). [2]方行.封建社会的自然经济和商品经济[J].中国经济史研究,1988(1). [3]王符.潜夫论[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 [4]柳春藩.汉代自耕农经济试析[J].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1992(1). [5]李恒全.试述汉代私营手工业的商品生产[J].江西社会科学,2002(5). [6]陈直.两汉经济史料论丛[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81. [7]吴承明.中国资本主义与国内市场[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0. [8]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9]陈昌文,等.试论秦汉纺织业中的商品生产[J].南都学坛,1998(5). 上一页 [1] [2] [3] [4] [5]
Tag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