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我们
按字母检索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按声母检索 A B C D E F G H J K L M N O P Q R S T W X Y Z 数字 符号
您的位置: 5VAR论文频道论文中心农学论文农艺学
   试论汉代农业领域中的商品生产问题      ★★★ 【字体: 】  
试论汉代农业领域中的商品生产问题
收集整理:佚名    来源:本站整理  时间:2009-01-09 23:22:26   点击数:[]    

,则一亩地谷物价值在二百至三百钱之间。可见效益相差悬殊。丰厚的利润吸引大批人投入园圃业,甚至一些达官显宦参与进来,如《晋书·江统传》云:“秦汉以来,风俗转薄,公侯之尊,莫不殖园圃之田,则收市井之利,渐冉相效,莫以为耻,乘以古道,诚可愧也。”这反映了当时的实际情况。
____________________
    ①《史记》卷129《货殖列传》。
    ②  [唐]魏征:《群书治要》卷45《政论》。
    ③《盐铁论·相刺》。
    ④《盐铁论·未通》。
 
  (二)林、牧、渔业
  华夏大地众多的山林川泽和草地为经营林、牧、渔业提供了良好条件。
  汉代林业资源主要有天然林和人工林。据史料,关中西部的陇右地区,南部的秦岭山脉,江南的吴、楚之地都是天然森林分布地区。关中东部的黄土高原在当时也有部分森林分布。汉灵帝征发太原、河东林木营修宫室,说明这一带定有森林分布。《盐铁论·通有篇》云:“隋、唐之材,不可胜用”。这里所说“隋、唐”,即指今山西境内太岳山沿线至中条山一带。人工林木也很多,但分布零散。据材料可知,汉代园圃、陵墓、庭院、道旁、房前屋后均植树木,栽种的范围相当广泛。
    丰富的林木资料,为专业的林木生产奠定了基础。据《汉书·地理志》云:江南吴、楚之地,拥有“江汉川泽山林之饶”,民“以渔猎山伐为业”,不少城市是当时木材的“输会”。《盐铁论·本议篇》云:“江南之楠梓竹箭……,养生送终之具也,待商而通。”可知江南森林资源被大量利用,并经过商业渠道外运而出。王符《潜夫论·浮侈篇》载,京师富贵之家丧葬所用之棺椁,必欲江南楠梓,豫章楩柟。这些名贵木材,“所出殊远,又乃生于深山穷谷,……倾倚险阻,崎岖不便,求之连日,然后见之,伐砍数月,然后讫。”再“连淮逆河,行数千里,然后到洛。”[3](p155)这种耗费巨大劳动量并需长途转运方可完成的生产,估计是经营专业大户所为。
    木材是汉代市场重要的商品之一,汉代木材的消费以建材、器物、丧葬、燃料为大宗,所以当时以木材生产为业的人数不少。
    畜牧业是汉代农业中重要的部门之一,据史料看,汉代专营牧业的生产者很多。《汉书·叙传》云:“班壹避堕于楼烦,致马、牛、羊数千群。”《汉书·卜式传》云:“卜式,河南人也。以田畜为事。有少弟,弟壮,式脱身出,独取畜羊百余,田宅财物尽与弟。式入山牧十余年,羊致千余头,买田宅。”《后汉书·马援传》云:马援“因处田牧,至有牛马羊数千头,谷数万斛。”
    渔业是汉代重要的物质生产部门。东南沿海地区、江南地区、巴蜀地区、关中和中原地区都有丰富的渔业资源。在一些沿海、沿江之地都有一些从事专门性“以渔为业”①的渔民。他们的产品是农耕之民所需而又不能生产的,而他们在很大程度上也要依赖前者供应粮食和其他生活日用品,这样就形成了通过市场进行交换的关系。渔民的生产在很大程度上就是商品生产。汉代除了依靠天然渔业资源的渔民,还有专事人工养殖的养渔专业户。《史记·货殖列传》列举的“水居千石鱼陂”即是典型代表。
汉代林、牧、渔业的专业经营,较多地是依赖自然资源的区域性优势而进行生产的。他们生产的目的,有的仅仅是为了交换使用价值,因之多少还保留了自然经济的色彩,但在上述生产部门中具有一定规模的商业性经营的出现,则更多地体现了社会分工,并且是以获得利润为目的的。它们的出现,标志着汉代林、牧、渔业商品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汉书》卷99《王莽传》。
 
二、地主的商品生产
 
自从商鞅变法以后,土地所有权的转移变得迅速和频繁,但战国时期,拥有大量土地的地主尚极少见。到了汉代,地主为数众多,甚至出现了占有几百顷至上千顷土地的大地主。《汉书·陈汤传》载:“关东富人益众,多规良田,役使贫民。”《汉书·张禹传》载:“(张禹)内殖货财,家以田为业。及富贵,多买田至四百顷,皆泾渭溉灌,极膏腴上价。”《汉记·酷吏列传》载,宁成“贳贷买陂田千余顷,假贫民,役使数千家。”《后汉书·阴识传附阴兴传》载,宣帝时阴子方“暴至巨富,田有七百余顷,舆马仆隶,比于邦君。”《后汉书·郑太传》载,灵帝末郑太“家富于财,有田四百顷。”《后汉书·济南安王康传》载,刘康“多殖财货,大修宫室,奴婢至千四百人,厩马千二百匹,私田八百顷。”这些地主实际是谷物种植业的经营专业户。他们所产的粮食除了自用和储备外,一般还有大量利余,而市场就是这些余粮的流向所在。
汉代经营土地利润是很大的。由于汉代统治者的抑商政策,对商业经营者征收很重的商业税,而田税较轻(仅仅1/30),所以对于经营者来说,土地往往是较大而可靠的利润来源。《史记·货殖列传》云:“带廓千亩,亩钟之田”,亦可与“千户侯等”,并非是不切实际的夸张。
    汉代大地主在经营谷物种植业同时,往往兼营多业,进行商业性的田庄生产。《后汉书·樊宏传》载:“(宏)父重,字君云,世善农稼,好货殖。重性温厚,有法度,三世共财……其营理产业,物无所弃,课役童隶,各得其宜,故能上下戮力,财利岁倍,至乃开广田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Tags:


文章转载请注明来源于:5VAR论文频道 http://paper.5var.com。本站内容整理自互联网,如有问题或合作请Email至:support@5var.com
或联系QQ37750965
提供人:佚名
  • 上一篇文章:不断完善的明清茶政

  • 下一篇文章:历史气候与两汉农业的发展
  • 返回上一页】【打 印】【关闭窗口
    中查找“试论汉代农业领域中的商品生产问题”更多相关内容 5VAR论文频道
    中查找“试论汉代农业领域中的商品生产问题”更多相关内容 5VAR论文频道
    最新热点 最新推荐 相关新闻
  • ››灭螺植物资源的开发利用研究
  • ››从玉蟾岩与牛栏洞对比分析看中国稻...
  • ››十六、十七世纪江南的生态农业(2)...
  • ››曲氏高昌和唐代西州的葡萄、葡萄酒...
  • ››不断完善的明清茶政
  • ››清代至民国甘青宁地区农牧经济消长...
  • ››盆景园规划设计浅谈
  • ››景观园林规划设计领域的首席人物杰...
  • ››一学两名--园林和景观
  • ››设计公司的发展策略
  • ››试论汉代农业领域中的商品生产问题...
  •   文章-网友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关于本站 - 网站帮助 - 广告合作 - 下载声明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6-2033 5Var.Com. All Rights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