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我们
按字母检索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按声母检索 A B C D E F G H J K L M N O P Q R S T W X Y Z 数字 符号
您的位置: 5VAR论文频道论文中心农学论文农艺学
   试论汉代农业领域中的商品生产问题      ★★★ 【字体: 】  
试论汉代农业领域中的商品生产问题
收集整理:佚名    来源:本站整理  时间:2009-01-09 23:22:26   点击数:[]    

业,常艾薪樵,卖以给食,担束薪,行且诵书。”在自然产品丰富地区,放养牲畜是最好的副业。如《史记·平津侯主父列传》:“丞相公孙弘者,齐菑川国薛县人也,字季。少时为薛狱吏,有罪,免。家贫,牧豕海上。”这与普通家庭饲养1—2头猪,几只鸡已不同,放养牲畜已成为农民家庭主要的副业,他们往往是农村集市上牲畜和肉食商品的重要供应者。而有些副业显然是需要一定的专业技术。如《后汉书·张楷传》:“(楷)常乘驴车,至县卖药足给食乡里。”制药显然不是每个农民家庭都可以从事的副业。
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汉书》卷89《循吏·龚遂传》。
    ②  史游:《急救篇》。
 
农村集市是小农交易商品的地方。当时,农村集市上的商品种类很多:粮食类有粟、谷、米、粱、麦等;肉食类有猪肉、牛肉、油脂、鱼虾、鸡、鸭等;蔬食类有瓜果、芥菜、姜、藕、成芥等;牲畜类有马、牛、羊、猪、狗、驴等;器用类有铁器、陶器、漆器、竹木、编制品等;还有布帛、衣服、食盐、酒、药材等,主要是日常必须的生产、生活资料。[6](p270—280)除了官营的盐铁产品外,这些商品大多是小农提供的。显然,小农家庭与市场的联系是频繁而广泛的。
    需要说明的是,尽管汉代农村集市上的商品种类繁多,但粮食与布匹乃是大宗,居于绝对统治地位。据统计,既使手工业更为发达的鸦片战争前,中国国内市场,百分之八十以上的交换仍是布、盐与粮食之间的交换。[7](p253)这当是农业社会市场的共同特点。这说明,与市场相联系的并不是少数富裕或有一技之长的农民的专利,而是广大的仅仅以粮食和纺织品为生产内容的小农的共同要求,具有普遍性。正因为此,粮食和布匹才可能是市场上商品的主要成份。
    通过以上考察,我们可以看出:在年成和国家剥削较为正常的情况下,汉代小农是有一定数量的剩余产品存在的。这就为商品交换提供了可能。《孟子·滕文公上》云:“男有余粟,女有余布,纷纷然与百工交易”,反映的就是这样一种实际。由于汉代小农余粮、余布等剩余产品的存在和猪鸡等商品性禽畜的饲养,加之国家赋敛征收的货币形式,使得汉代小农经济中商品交换的发展并非偶然,而有其内在的必然性,这也成为汉代小农经济必然含有商品生产因素的条件之一。
    传统观点认为,汉代小农家庭不具备从事商品性生产的条件,既使有些农民家庭可能有少量剩余产品出售,但也不是商品生产的经济单位,因为他们出售的剩余产品是有限的,交换行为是不经常和非预定的。故汉代小农生产是自给性生产。我认为这种认识是不全面的。
    第一,什么是“具备从事商品性生产的条件”?所谓商品生产,是指“物质生产出来,不仅是为了供生产者使用,而且也是为了交换的目的,就是说,是作为商品,而不是作为使用价值来生产的。”[8](p381)也就是说,为了交换的目的而进行的生产,就是商品生产。可见,商品生产的定性,关键是看该生产的目的是否是为了交换,至于交换之后是为获得使用价值抑或是价值,这是另外一个问题。为买而卖,以使用价值为终端,这正是小商品生产即简单商品生产的基本特征,前资本主义社会小手工业者的生产是此类商品生产的典型。
    第二,汉代小农家庭的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与市场有内在的联系,从而促使汉代小农的生产带有商品生产的因素。汉代小农维持生产和生活所需要的使用价值是多样性的,其基本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必须通过市场交换才能获得。
    就生产资料而言。我们知道,商代、西周的农业生产工具以石木蚌角器为主,因之虽有通过交换获得的迹象,但主要还是生产者自制或至少能自制。然而春秋以来,随着农业生产领域铁器的日益普及,对小农来说则正如孟子所谓“固不可耕且为也”,必须与手工业者“通工易事”才能获得。汉代,随铁农具和牛耕的全面推广,小农的主要生产工具,可以说已建立在交换与市场的基础之上。铁农具和耕牛都不是小农家庭所能自给,而必须依赖市场。农家的纺织工具也是如此,不可家作即得。《管子·海王》云:“一女必有一剪一刀,若其事立。耕者必有一耒一耜一铫,若其事立。”1978年贵溪崖墓中发掘出一套完整的纺织品和纺织工具,内有用于纺织前作准备的刮麻具、刮浆具、纺砖、绕线框、纺纱板等,还有作为纺织机部件的织造工具,如打纬刀、挑经刀、经纬杆、夹布棍、分经棒、导经棍、清纱刀、撑经杆、提综杆等,计36件。这些是早期斜织机的主要构件。汉代一般家庭所使用的织机就是这种脚踏提综斜织机,不过比战国时增加了脚踏和提花的装置。[9]无疑,这种纺织器具不是小农家庭可以生产的。
    汉代小农家庭的生活资料与市场同样息息相关。从他们基本的生活资料看,除天然依赖商业的食盐外,其他“养生送死之具”需得之于市场的也很多。汉代市场上的许多手工业品,如各种金属和陶、木、漆、竹、纺织等制品,都可以说与农村日常生活消费有关。另外,求医问药、送往迎来、婚丧嫁娶、礼仪宗教、祭祀占卜等形形色色的活动,无不需要小农为之破费付酬,这同样需要通过市场才能完成。
    总之,汉代的小农经济无论从生产还是生活消费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Tags:


文章转载请注明来源于:5VAR论文频道 http://paper.5var.com。本站内容整理自互联网,如有问题或合作请Email至:support@5var.com
或联系QQ37750965
提供人:佚名
  • 上一篇文章:不断完善的明清茶政

  • 下一篇文章:历史气候与两汉农业的发展
  • 返回上一页】【打 印】【关闭窗口
    中查找“试论汉代农业领域中的商品生产问题”更多相关内容 5VAR论文频道
    中查找“试论汉代农业领域中的商品生产问题”更多相关内容 5VAR论文频道
    最新热点 最新推荐 相关新闻
  • ››灭螺植物资源的开发利用研究
  • ››从玉蟾岩与牛栏洞对比分析看中国稻...
  • ››十六、十七世纪江南的生态农业(2)...
  • ››曲氏高昌和唐代西州的葡萄、葡萄酒...
  • ››不断完善的明清茶政
  • ››清代至民国甘青宁地区农牧经济消长...
  • ››盆景园规划设计浅谈
  • ››景观园林规划设计领域的首席人物杰...
  • ››一学两名--园林和景观
  • ››设计公司的发展策略
  • ››试论汉代农业领域中的商品生产问题...
  •   文章-网友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关于本站 - 网站帮助 - 广告合作 - 下载声明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6-2033 5Var.Com. All Rights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