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我们
按字母检索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按声母检索 A B C D E F G H J K L M N O P Q R S T W X Y Z 数字 符号
您的位置: 5VAR论文频道论文中心农学论文农艺学
   摩梭人的婚姻家庭形态与农业生态的关系——以永宁八珠村为例      ★★★ 【字体: 】  
摩梭人的婚姻家庭形态与农业生态的关系——以永宁八珠村为例
收集整理:佚名    来源:本站整理  时间:2009-01-09 23:18:44   点击数:[]    

越多,住房占地增加越快。摩梭家很少分家,在40户家庭中,四代、三代同堂家庭有9户,占总数的58%,由于三代、四代人使用同一块宅基地,土地利用率高,住房占地增长自然就慢。
 
    土地占用的另一种形式是坟地。这只存在于汉族、普米族家庭,摩梭人因为宗教的影响都实行火葬,只有汉族、普米族采用土葬。摩梭人与汉族、昔米族曾经因坟地占用耕地发生过纠纷。对汉、普米族而言,土葬也是造成土地占用的一个方面。
 
  4、森林管护。对森林的保护直接关系着生态的平衡,但农村社区周围的森林往往与社区内居民的生存有着密切联系,如何对其进行有效保护是一个难点。
 
    八珠村南靠金处山,北对永宁坝。森林分布主要在村南的金处山,山上植被保护良好,生长着冷杉、白杨、松树等七、八种树木和野鸡、猫头鹰、老鹰等二三十种动物及上百种中草药。金处山森林能保护得如此良好,一方面是因为村中订有相关村规民约禁止到山下打柴、砍树;另一个更重要的原因是宗教。八珠的摩梭人与其他地区的摩梭人一样笃信喇嘛教。全村40户摩梭人家,有28户设有经堂,有5户家中有人作专职喇嘛。金处山上建有佛塔,树林间插有许多经幡。每年正月十五,村民要举行隆重的转山敬神仪式,金处山成为村中摩梭人心中的宗教圣地、神山而受到全体摩梭人的自觉保护。尽管山上树木茂盛,但村中摩梭人打柴仍然舍近求远到离村4—5公里的“依挖我”打柴。村民的汉族、普米族也被摩梭人禁止到神山放牧打柴。依靠宗教的力量,辅之以乡规民约,金处山森林得到较好的保护。
 
    我国向来有“地大物博,人口众多”之称,但是如果从人均占有量看,农业资源(包括土地、水、耕地、草原)远远少于世界人均水平。我国农业正面临不断激化的农业生态危机.
 
    就全国而论,我国农业生态危机集中表现为:“由过度人口对农业生态系统造成的压力所引起的耕地危机和森林危机”(8)。和汉族、普米族家庭相比,摩梭人独特的婚姻家庭形式在实现人力、资源、生态三者平衡运动和减轻由人口问题所引发的以耕地危机、森林危机为代表的社区农业生态危机方面确实有其独特之处。这主要体现在:
 
    1、有效地控制人口过快增长,避免了人口过度增长对社区农业生态形成压力。
 
2、尽量合理、充分、有效、节约地利用自然资源,提高对自然资源的利用率,减少浪费以避免因要获取过多自然资源而造成农业生态失衡。 注释:
 
(l)摩梭人的家庭形式主要有三种:
一、母系大家庭和与之相适应的阿夏异居婚。这种家庭的特点是:建立婚姻关系的男女,各居母系家.男子只是夜晚到阿夏家居住,清晨返回母亲家。家庭成员的血统完一以母系计算,财产按母系继承.在这种母系家庭中,全是母系成员,无父系血缘亲属关系。
    二、母系父系并存的双系家庭和阿夏同居婚。这种家庭内,既有母系亲属成分,也有父系亲属成分。同居婚是造成双系家庭产生的必备条件,这种婚姻男女双方不再是各居母家,而是同居一家。阿夏同居婚可以男居女家,也可以女居男家男居女家,所生子女仍须戴女方家名,其亲属关系一律从女方计算。这种男居女方的阿夏同居婚.虽然改变了阿夏异居婚的形式,但并不能根本改变阿夏婚母系家庭的性质。女居男方性质就不同了,这实际上是男娶女嫁,只不过没有举行婚礼,其所生子女须戴男方家名,亲属关系按男方计算。这种阿夏同居婚不仅改变了阿夏异居婚形式。而且在母系家庭注入了更多的父系成份.使母系家庭的性质发生重大变化,由母系家庭变为母系父系“双系”家庭。
    三、父系家庭的一夫一妻制。摩梭人的父系家庭,一般是近几年才从母系家庭中分居出来的小家庭,世系短,人口少,通常只有一对夫妻及其子女。(以上分别引自:拉木.嘎吐萨《走进女儿国》,云南美术出版社,1998,8,第20页,陈烈、秦振新《最后的母系家园》,云南人民出版社,1999,10,第109,130页。)
 
    (2)王承权《也论永宁纳西母系制和阿注婚的起源》。载《云南社会科学》1989,4。
 
    (3)张克荣《当代社会学》(上)群众出版社,1988.4第164页。
 
    (4)核心家庭:凡是由一对夫妻及未成年的或未婚的子女组成的家庭,都是核心家庭。扩展家庭:由父母和一个已婚子女同居的家庭。叫扩展家庭。(引自张克荣《当代社会学》(上)第164页)。
 
    (5)数据由八珠村民直巴永嘉(女,78岁)提供。
 
    (6)李平《宁蒗彝族和摩梭人人口发展问题比较研究》,载《云南社会科学》1989,3。
 
    (7)引自宁蒗县旅游局2001年1月所作《永宁乡八珠村经济情况分析表》。
 
    (8)文中所用数据除注明出处的数据外,全部为笔者实地调查统计而得。

上一页  [1] [2] [3] 


Tags:


文章转载请注明来源于:5VAR论文频道 http://paper.5var.com。本站内容整理自互联网,如有问题或合作请Email至:support@5var.com
或联系QQ37750965
提供人:佚名
  • 上一篇文章:我国农垦体制改革回顾与辨析——以黑龙江、海南两省为例

  • 下一篇文章:现代化与三元结构的农业技术创新体系——中国近代农业技术创新与需求初探
  • 返回上一页】【打 印】【关闭窗口
    中查找“摩梭人的婚姻家庭形态与农业生态的关系——以永宁八珠村为例”更多相关内容 5VAR论文频道
    中查找“摩梭人的婚姻家庭形态与农业生态的关系——以永宁八珠村为例”更多相关内容 5VAR论文频道
    最新热点 最新推荐 相关新闻
  • ››灭螺植物资源的开发利用研究
  • ››从玉蟾岩与牛栏洞对比分析看中国稻...
  • ››十六、十七世纪江南的生态农业(2)...
  • ››曲氏高昌和唐代西州的葡萄、葡萄酒...
  • ››不断完善的明清茶政
  • ››清代至民国甘青宁地区农牧经济消长...
  • ››盆景园规划设计浅谈
  • ››景观园林规划设计领域的首席人物杰...
  • ››一学两名--园林和景观
  • ››设计公司的发展策略
  • ››摩梭人的婚姻家庭形态与农业生态的...
  •   文章-网友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关于本站 - 网站帮助 - 广告合作 - 下载声明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6-2033 5Var.Com. All Rights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