层周边地带的农业,2)沙质冲积地带的旱田农业,3)丘陵下面地带的水田和旱田农业等等。当时的稻子品种也是多样的[2] 。农具有贝韧,单韧斧子类最为多见。耜是用来挖土用的工具,当时还有精米粮食用的磨石。
综上所述,我们的生存经济中新石器文化和青铜文化具有连续性,经过作物的驯化(domestication)—栽培(cultivation)—栽培的大规模化—集约式农耕(agriculture)—农耕文化的建立等一系列的过程,随着人口的增加进行了扩大再生产。尤其是到了集约式农耕的阶段,在很多方面都起了很多变化,例如农业技术的发明和普及,土地和生产工具的集约利用(intensification),陶器的广泛利用,烹饪工具的变化,粮食储藏时间的长期化,劳动力编制的变化,部落和社会组织的变化等。其中引人注目的是作物的不断多样化,在骊州欣岩里遗址出土了米,麦,谷子,高粱等,还有‘旱田稻’。把全国范围内的事例汇总起来看,当时的作物还有米,麦,黍子,芝麻,荏胡麻,麻等[3] 。
如上所述,韩国的旧石器时代的生存经济到了新石器时代就发展成以杂粮为中心的火田式的锄农法。这意味着最初的定居农业的出现。这样的锄农法一直延续至稻栽培农业较为普及的青铜时代,接着又发展成耜农法。而到了铁器时代的初期和原三国时代,开始利用了灌溉设施和借牛的力气拉犁的‘犁农法’。另一方面,我国的农业起源与世界的发展轨迹是一致的。但是与西方不同的是韩国农业是以杂粮和米为中心发展的。毋庸置疑,这是我国国土所处的自然环境使然。
3.世界上的农业地区和其发展过程
3-1世界上的农业地区
与其它任何产业相比,农业是受自然环境的影响最大的一个产业。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类利用自然的能力无论如何巧妙,也不能改变自然本身。对农业影响最大的自然环境因素是气温、降雨量和湿度,这些也是决定一个地区的农业类型和其发展方向的最重要的因素。法国的气候学家德马而顿(De Martonne, Emmanuel, 1873~1955),于1926年提出了“干燥指数”概念,将其成功的解释为一个算式。他提出的公式为I=P/(T+10)。其中 P为一定期间内的降水量的合计(用mm表示),T为相同期间内的平均气温(用摄氏度来表示)。
利用该公式计算得出的年平均干燥指数 I 〉20为湿润地带,I〈 20为干旱地带,I〈 10为只靠天然降水是无法进行农业生产的沙漠地带。但有些地区又有点特殊,例如地中海沿岸的降水几乎全部都集中在冬季,而夏季几乎没有降水,为此又计算了夏季(6月~8月)的干燥指数,即夏指数。夏指数为5以下的地区为降水集中在冬季的冬雨地带。这样的地带,夏季的农业是非常困难的。用一年的干燥指数20和夏指数5为基准的“饭沼二郎”方法论来区分世界农业,可将其分成4大类[4]( PP25~29)。
首先,世界农业的第一个地带为年干燥指数为20以下,夏指数为5以下的西南亚地区和地中海的南岸地带。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是中东地区,该地区的年降水量不足400mm,而且降水又都集中在冬季,是非常特殊的干燥地带。该地区若要进行农业生产,必须采用轮作保水法来防止土地中水分的蒸发。在该地区,一般在10月份播种麦子,用冬季的雨水栽培的两季式(休闲+麦)农法较普遍,而此外的沙漠地区是无法进行农业生产的。
其次,第二个地带为年干燥指数超过20,夏指数不及5的冬雨地带,即地中海北岸地区和苏联的南部地区。包括内陆地区在内,这个地带形成了先种植大麦后再进行放羊等畜牧业的‘二季式’农业。而在希腊至西班牙的南欧低丘陵地区则种植葡萄,橄榄等;畜牧业以放羊为主。另外,在南欧地区,城市的近郊或能进行河川灌溉的地区,开展了发达的灌溉农业。
第三个地带为年干燥指数小于20,夏指数大于5的特殊地带,例如印度的Punjab地区和中国的华北地区。这些地区虽然属于年降雨量不到200mm的干旱地带,但是年降水的3分之2又集中在夏季。该地区的夏季农作物是杂粮,冬季农作物是大麦等。这些地区为了防止土壤中水分的流失,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中耕保水’的农作方法。而一方面,中国的华北地区一年2熟结束之后,将犁完的土壤覆盖起来,以免土壤中的水分流失。这些地区的农业具有共同之处,即都以保水为目的,选择了中耕农业。
最后,第四个地带为年干燥指数大于20,夏指数大于5的夏雨地带,也是湿润地带。北欧地区,东亚地区为其典型。阿尔卑斯山脉以北的北欧地区利用夏季的降水,一直保持着‘3圃式’农业。该地区原来与南欧地区不同,是以夏季农业为主,但由于土质差和冬季寒冷的气候的原因,种植期间内的除草是没有意义的。但是,种植过的土地必须闲置2年后再进行除草的‘三圃式’农法定位在该地区。而在韩国,中国南部和日本等高温高湿度的东亚地区,如果不进行积极的除草活动,就很难有收获了。东亚的这种“中耕除草”技术传播到北欧‘三圃式’农业地带,使该地区的生产力获得了空前的提高。这就是著名的英国农业革命。总之,东亚的农业特征可以说是‘重点放在了以除草为目的的中耕除草上’了。
3-2 中耕农业和除草农业
我们用干燥指数所观察到的世界农业的不同都是为了克服各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下一页
Tag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