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用户登录 | ![]() |
|||
|
|||
按字母检索 | A | B | C | D | E | F | G | H | I | J | K | L | M | N | O | P | Q | R | S | T | U | V | W | X | Y | Z |
按声母检索 | A | B | C | D | E | F | G | H | J | K | L | M | N | O | P | Q | R | S | T | W | X | Y | Z | 数字 | 符号 |
|
![]() |
您的位置: 5VAR论文频道 → 论文中心 → 理工论文 → 水利工程 |
|
|||||
富地营子水库大坝基础帷幕灌浆冬季施工 | |||||
收集整理:佚名 来源:本站整理 时间:2009-01-10 12:45:56 点击数:[] ![]() |
|||||
洗孔壁,冲洗至回水清净。并延续10min为止。冲洗压力采用通段灌浆压力的70%~80%。但不超过1MPa,冲孔后采用单点法进行压水试验。 4.4灌浆 4.4.1灌浆材料 灌浆所采用的水泥为525#的普通硅酸盐水泥,水泥细度要求通过80um方孔筛的筛余量不大于5%(重量计)。水泥应保持新鲜,受潮结块者不得使用。水泥在使用前要经检验合格后才能使用。必须注意不得在同一灌浆段中使用不同厂家或不同标号的水泥。 4.4.2、制浆方法: 因帷幕灌浆采用分段分序的施工特点,故采用分散制浆法,由各灌浆机组配备一套400L的制浆设备,灌浆时各机组自行制浆。水泥浆制备后尽快使用,四小时后的剩余浆,废弃。 4.4.3、灌浆方法 采用孔口封闭自上而下循环灌浆方法进行灌注,以6分焊管为射浆管,射浆管下至距孔底0.5m处,此法可以使各段重复灌浆,对提高灌浆质量有利。 4.4.4、灌浆压力的控制 灌浆开始后,在保证有回浆的前提下,尽快升至设计灌浆压力。其整个过程均在设计压力下完成,灌浆过程均有专人看守压力表,并有专人掌握制浆情况。 4.4.5、浆液浓度的选用与变换 按《水工建筑物水泥灌浆施工技术规范》(SL62-94),本工程灌浆浓度为6个比级,即水灰比为5:1、3:1、2:1、1:1、0.8:1、0.5:1。变换灌浆浓度的原则是,各段的初始灌浆浓度均为5:1。当灌浆压力保持不变而灌入量均匀减少时,或灌入量不变而灌浆压力均匀生高时不得改变浆液浓度,当某一级浆液浓度、浆液灌入量累计达400L,但浆液压力和浆入量均无改变或改变不显著时,则应提高一级浆液浓度;当出现灌浆中断或提高一级浓度后灌浆量突减,则注意降低一级浆液浓度。 4.4.6、灌浆结束封孔 灌浆结束标准有两个,当满足其中一个即可结束灌浆。灌浆段灌入量小于或等于1L,且在设计压力下继续60分钟;灌浆过程中,如回浆浓度,降低一级浓度灌注,回浆浓度应变浓,即可结束灌浆。封孔采用纯压力式,即以压力为1~1.2Mpa灌入水灰比为0.5:1的浓度封堵,屏浆后120分钟结束;等沉淀后再投水泥球,捣实。 4.4.7、灌浆中事故处理 灌浆发生冒浆时,视具体情况采用封堵或降低压力的方法处理;机械故障致使灌浆中断时间超过30 min,应重新扫孔、冲孔后灌浆。对于灌浆由于事故原因孔深不够者,可视具体情况在原孔位附近补打或用检查孔方式加以解决。 5、施工中遇到的问题: 5.1、地质构造的不良综合对帷幕效果的影响: 坝区的构造线主要为NE及NW向与坝线呈斜交,灌浆时浆液的扩散主要沿构造方向扩散,而沿坝轴线方向影响较小,为此,在单排孔的情况下,因达不到要求的扩散半径而造成帷幕效果不好。 因受地质条件的影响,构造发育岩石破碎钻孔时常发生严重塌孔,而且数量较大,采用根管钻进、水泥加速凝剂封孔后重新开孔。有较大断层破碎带,分段灌浆、灌浆塞卡不住,经工程师同意采用综合灌浆。 5.2、吸水不吸浆 坝区岩石属于基性的辉石橄榄岩,此种岩石比重大,强度高,性脆,受构造节理裂隙发育,岩石破碎形成的构造破碎带宽度较大,一受挤压岩石多呈糜棱岩化,灰禄色由高苓土岩石碎屑(1~3mm)及破碎岩块组成,这种糜棱岩石灌浆中常吸水不吸浆,灌浆效果极差,灌浆时回浆浓度现象经常发生,另在完整岩石中灌浆后钻孔仍有承压水反出也说明这一点。 5.3、裂隙承压水对灌浆质量的影响 在灌浆中发现河床段,普通存在裂隙承压水,经几次简易测试水头2.0m左右(相当于河水位流量100~200mL/g)。 由于裂隙承压水的顶托,灌入的水泥浆易被推出,所以灌浆后的封孔就尤为重要。
5.4、地下水的温度对灌浆质量的影响 这次河床段的灌浆工作正是严冬的情况下施工的,气温在-10℃~-25℃之间,实测的地下水温1~1.5℃,为此水泥浆液在地层中凝固的时间较长,由于裂隙压力的流动,甚至可能会造成水泥浆的失败。这可能是由于水温及地下水流动所造成的。 5.5、吸浆量特别大 灌浆时无压力耗浆量特别大,施工时采用0.5:1的浓浆进行间隙灌浆,同时注入1~3%的速凝剂进行速凝,反复数次。 6、帷幕灌浆质量与效果评价 检查帷幕灌浆质量与效果的标准,根《水工建筑物水泥灌浆施工技术规范》(SL62-94)和《富地营子水库沥青混凝土心墙堆石坝与溢洪道基础帷幕灌浆施工技术要求》规定,经帷幕灌浆后,坝基帷幕检查孔岩石在压力为0.4Mpa作用下,当压力试验透水率≤10Lu,即视为合格;另外可以从序次单位耗灰量随序次增加而递减的规律来衡量。 6.1、灌浆前后坝基岩石透水率比较 帷幕灌浆前据Ⅰ序孔的200多段压水试验成果表明沥青混凝土心墙堆石体基础强风化岩石的透水率普遍偏大,>10Lu以上者达90多段,其中主要沿强风化岩顶部与心墙基础混凝土盖板结合部位分布,即沿接触带渗漏,其透水率多为15Lu~20Lu,最大达216.4Lu。其余坝基强风岩石透水率为5.0Lu~15Lu,最大达31.9Lu。河床地段一般为6.0Lu~20Lu, 最大达39 Lu。右岸一般10 Lu ~25 Lu,最大达100 Lu。 经帷幕灌浆后,据近70个检查孔170余段压水试验结果,≥10 Lu者,仅占10%左右,为保证工程质量,进行补充灌浆,补充灌浆后,压水试验检查全部合格。
6.2、各序次孔单位耗灰量及耗灰比 对各段单位耗灰量按序次统计结果表明,岩石比较完整地段,各序次孔单位耗灰比下降不显著;岩石完整性较差的地段,各序次孔的单位耗灰量及耗灰比下降比较明显。 7、结论 大 Tags: |
提供人:佚名 | |
【返回上一页】【打 印】【关闭窗口】 |
![]() |
5VAR论文频道 |
![]() |
5VAR论文频道 |
最新热点 | 最新推荐 | 相关新闻 | ||
|
|
![]() |
关于本站 -
网站帮助 -
广告合作 -
下载声明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6-2033 5Var.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