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我们
按字母检索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按声母检索 A B C D E F G H J K L M N O P Q R S T W X Y Z 数字 符号
您的位置: 5VAR论文频道论文中心理工论文水利工程
   清末民初关中水利用水过程中的作弊行为研究      ★★★ 【字体: 】  
清末民初关中水利用水过程中的作弊行为研究
收集整理:佚名    来源:本站整理  时间:2009-01-10 12:44:40   点击数:[]    

 五、利用过境优势强迫分水

 

  由于关中地区特殊的地理状况,河流水流对于土壤的侵蚀冲刷严重,使得河床一再加深,水流渐渐离渠口悬远,不能引水,水利设施因之常常荒废。这就需要经常移动或者重建堰首的引水口。据史念海研究,郑国渠、白渠衰落的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由于二渠引水口不断上移直至石质山区,造成成本越来越高,而引水也越来越困难。⑼所以在当时要维持水利设施的正常运行,就得不断的移动引水口以避免淤塞,这就造成渠堰可能移到了别庄的地界上,于是有些村庄就常常利用过境优势坐收渔利,强迫要求分沾水利。

    典型的如清峪河之源澄渠,他们因河水冲崩渠口,堰难行水,不得不移堰于第五氏村北。“合渠因向第五氏商议,愿出银买地,从村中穿过,开净渠五尺……当开渠行水时,被其母(第五氏村村长之母)拦阻,直言要水不要银”,源澄渠长刘孝德,率同利夫,只得将初九日一日行程水,割与第五氏村,立有字样。第五氏家庙内,特地立有石碑,记此事,此水名曰“阿婆水”。由于《清》书的作者刘屏山是源澄渠的利夫,因而关于源澄渠屡次因此被对方勒索的记载详细,共有四五次之多,清峪河一个渠的情况并非个案,其余七渠亦大致类似。

这种利用过境优势强迫分水,表面上看没有多大的影响,但是整体而言,对水利设施的正常发挥功能影响很大,正如《清》书中所提到的,第五氏村得到这一日水之后,根本用不完,“彼村水地,仅百五十余亩,如何能用这一日水程。况又有本程(第五氏村自己原有的)水三时,即旱地作成水地亦用不尽,水积无用不卖何为?”但是“自古各渠无卖水之例,此例一开,上下杂乱”在源澄渠以后的移堰中屡遭敲诈。更严重的是,不久之后,除非“河水泛涌,还能用一二日好水”,大多时候下游利夫“点水不见”,造成大量水地荒废或被迫改为旱地。

 

六、结语

 

以上这些现象的出现跟当时特殊的政治经济环境是密不可分的,清末民初这段时期时局动荡,天灾频仍,艰苦的社会环境和生态环境,使得利夫间本应亲密的关系变得恶化。而水利法规的落后与不完善,又助长了惟利是图、惟利是从之风,因此用水纠纷、讼蔓不断,水利变成了水祸,以致广大利夫视水利如水祸,至有“邑北水程之家,即举田益以牛车庐舍,愿卸于人,而莫有应者”。清峪河水利不可避免的衰落了,水利的衰落导致当地农业的抗灾能力进一步降低,因之农业生产水平亦随之下降,农民的生活也愈加艰苦,人文社会风气恶化,这种恶化的结果又使得必要的水利设施维护与兴建更加难以为继,环环相扣,由此进入了一种恶性循环的怪圈。清峪河的水利情况如此,当时整个关中的水利况亦是如此。

 

 

注释:

 

    [1]当时,正常登记在册的用水农民,是谓“利夫”,享有用水权,并且需承担如淘渠、修堰之类的义务。

    [2](清)·《续文献通考》卷三,《田赋考·水利田》。

    [3]陕西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陕西省志·水利志》,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90。

    [4]文中所引数据、引文,若非注明,皆出自《清峪河各渠记事簿》,《清峪河各渠记事簿》稿本复印件(民国十八年版)是2001年孙达人先生得之与泾惠渠管理局的一手抄本,至今未闻出版面世.后孙先生转赠与我的导师樊志民教授,使我得窥其真容。

    [5]参见拙作:《清末民初清峪河水利衰落之探究》,《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2005,1期。

    [6]私渠之“私”,不是指渠道的所有权为私有性质,而是指原有渠道之外开凿的不为原渠道利夫认可的灌溉水渠。所谓私渠有两种情况:一是未向政府交纳水粮且未履行应尽的义务,故此不具有合法的水资源使用权。二是已经交纳了水粮,其使用的合法性也已为官方所默认。但无论哪一种情况都不为相关的灌溉共同体认可和接纳。私渠一般位居上游,地势较高因而引水方便,加之规模较小,能够因地制宜地利用水资源,但不符合灌溉共同体所严格遵行的原利夫优先原则或曰先占原则。引自萧正洪:《传统农民与环境理性》,《陕西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2000,4期,第87页

    [7](美)·黄宗智:《华北的小农经济与社会变迁》,北京,中华书局,1986。

    [8]李风岐、樊志民:《陕西古代农业科技》,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92。

    [9]史念海:《黄土高原历史地理研究》,郑州,黄河水利出版社,2001。

上一页  [1] [2] 


Tags:


文章转载请注明来源于:5VAR论文频道 http://paper.5var.com。本站内容整理自互联网,如有问题或合作请Email至:support@5var.com
或联系QQ37750965
提供人:佚名
  • 上一篇文章:明代弘治年间的黄河灾害及治河活动

  • 下一篇文章:近代山陕地区地理环境与水权保障系统
  • 返回上一页】【打 印】【关闭窗口
    中查找“清末民初关中水利用水过程中的作弊行为研究”更多相关内容 5VAR论文频道
    中查找“清末民初关中水利用水过程中的作弊行为研究”更多相关内容 5VAR论文频道
    最新热点 最新推荐 相关新闻
  • ››关于水利工程施工布置方案的影响因...
  • ››浅论官溪水电站机组转速下降不到停...
  • ››浅论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存在的问...
  • ››汶川地震次生灾害的成因、成灾与治...
  • ››水利工程施工技术措施
  • ››舟曲县小流域综合治理成效及经验
  • ››城市园林绿地雨水利用的方法探析
  • ››浅析舟曲县干旱与水资源利用问题
  • ››浅议水利工程投标报价评分的类型及...
  • ››水利水电建筑工程招投标阶段合同管...
  • ››清末民初张家口地区服饰习俗变迁探...
  • ››清末民初赣闽边地区土地租佃制度与...
  • ››清末民初关中水利用水过程中的作弊...
  •   文章-网友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关于本站 - 网站帮助 - 广告合作 - 下载声明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6-2033 5Var.Com. All Rights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