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我们
按字母检索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按声母检索 A B C D E F G H J K L M N O P Q R S T W X Y Z 数字 符号
您的位置: 5VAR论文频道论文中心理工论文地理地质
   新疆阿图什哈拉峻一带成矿规律初探      ★★★ 【字体: 】  
新疆阿图什哈拉峻一带成矿规律初探
收集整理:佚名    来源:本站整理  时间:2012-06-29 22:26:59   点击数:[]    

[本篇论文由5var5VAR论文频道为您收集整理,5VAR论文频道http://paper.5var.com将为您整理更多优秀的免费论文,谢谢您的支持]    摘要:通过对阿图什哈拉峻一带成矿地质条件地层、侵入岩、变质作用、构造等条件的分析,总结了大地构造与成矿、岩浆岩与成矿、地层与成矿、变质作用与成矿的关系。

    关键词:成矿规律;新疆;阿图什;哈拉峻

    1成矿地质条件1.1地层条件本区地处西南天山,位于西南天山造山带与塔里木地块结合部位。地层出露较为齐全,主要有下古生界、上古生界、中生界及新生界。其沉积类型多样、岩性岩相较复杂、厚度变化较大。其中寒武-奥陶系丘里塔格组(∈3O1q)、奥陶系萨尔干组(O2se)、志留系柯坪塔格组(S1k)、泥盆系上统坦盖塔尔组(D3t)、石炭系下统巴什索贡组(C1b)、二叠系下统巴立克立克组(P1b)、二叠系下统卡仑达尔组(P1k)是主要的含矿层位.

1.2侵入岩条件侵入岩以中酸性侵入岩为主。各岩体大小不等,产状各异,总体呈岩床、小岩株状产出,其侵入时代全部为华力西晚期。

    三个岩体中元素含量与其在地壳中的丰度值(K.H.Wedepohl,1995)相比,高出地壳丰度的元素有Pb,As,W,Sn,Mo五种元素,总体来说侵入岩Pb,As,W,Sn,Mo元素背景值相对较高,具有局部富集成矿的可能性。

    1.3变质作用条件

区域变质作用主要发育于北部麦丹塔格晚古生代陆缘盆地中,以区域埋深变质作用为主,岩石变质程度浅,主要表现在岩石具绢云母化、绿泥石化、绿帘石化等,属低绿片岩相浅变质。

    区内动力变质作用主要发育于脆性断裂带中及其两侧,表现在脆性断裂带内及其附近发育有碎裂岩化岩石,岩石在不同应力作用下,发生破碎、变形、重结晶作用。

    区内接触变质作用主要分布于较大侵入体的外接触带,分为热接触变质作用和接触交代变质作用。热接触变质作用一般表现为围岩的角岩化和蚀变。接触交代变质作用一般表现为矽卡岩化。

    变质岩经历了低绿片岩相区域低温动力变质作用,海西期变质作用是最主要的一期变质作用。

    1.4构造条件

构造位置隶属于塔里木坂块,以喀拉铁克断裂带为界,将区内自北向南进一步划分为二个二级构造单元,即塔里木北缘活动带和塔里木古陆块,三级构造单元分别为麦丹塔格晚古生代陆缘盆地和柯坪古生代前陆盆地。区内矿产均产于南天山晚古生代陆缘盆地与柯坪前陆盆地的结合部位。结合部位在晚古生代未发生活化,形成了一系列断裂,并伴随有较大规模的酸性花岗岩侵入,在花岗岩体的外接触带形成了与岩浆活动有关的岩浆期后热液改造、矽卡岩型矿点。

    2区域成矿规律

2.1矿带划分大地构造位置隶属于塔里木板块,区内以喀拉铁客大断裂为界,其北属于迈丹他乌晚古生代前陆盆地,其南属于柯坪早古生代前陆盆地。区内区域成矿单元属于天山成矿带(Ⅰ)—柯坪成矿带(Ⅱ)。

    金属矿矿带显示明显。根据矿(化)点的分布情况、共生组合关系及其与构造的关系,可将分为三个成矿带,既霍什布拉克铅、锌多金属成矿带;库铁热克延萨依—灭什艾铅、锌、金、铁、钼多金属成矿带;琼布拉克—塔木铜、锌、锡铁多金属成矿带。

    2.1.1霍什布拉克铅、锌多金属成矿带该成矿带属于柯坪铅锌铜铁(钒、钛)、磷成矿带。成矿带位于区内的中东部,长10 km,宽1 km,面积15 km2,呈近东西向长条状分布。

    成矿带大地构造位置属于麦丹塔格晚古生代陆缘盆地。成矿带的展布方向与喀拉铁克大断裂的走向一致,带内出露地层为上泥盆统坦盖塔尔组。该成矿带有良好的铅锌多金属矿产找矿远景。

    2.1.2库铁热克延萨依—灭什艾铅、锌、金、铁、钼多金属成矿带该成矿带属于柯坪铅锌铜铁(钒、钛)、磷成矿带。成矿带位于区内的中东部,长15 km,宽8 km,面积120 km2,呈北东-南西向展布。

    成矿带大地构造位置属于柯坪前陆盆地。

    成矿带的展布方向与喀拉铁克大断裂的走向基本一致,带内出露地层有石炭系巴什索贡组、二叠系巴立克立克组、卡仑达尔组。成矿带东部出露有霍什布拉克岩体。

    2.1.3琼布拉克—塔木铜、锌、锡铁多金属成矿带该成矿带属于柯坪铅锌铜铁(钒、钛)、磷成矿带。成矿带位于区内的西南部,长14 km,宽7 km,面积100 km2,呈近东西向展布。

    成矿带大地构造位置属于柯坪前陆盆地。

    成矿带内构造迹线总体近北东向。带内断裂较发育,为北北东向及东西向。带内内出露地层主要为二叠系巴立克立克组的细碎屑建造。由于受岩浆侵入作用的影响,碎屑岩均发生了角岩化或矽卡岩化。岩性主要为灰白色矽卡岩化岩屑凝灰岩、绿帘石化凝灰岩、灰黑色角岩化泥质粉砂岩。成矿带内北西部出露有克兹勒兹塔克岩体,东南角出露有彻依布拉克岩体。

    2.2控矿地质条件

2.2.1大地构造与成矿区内矿产均产于南天山晚古生代陆缘盆地与柯坪前陆盆地的结合部位。结合部位在晚古生代未发生活化,形成了一系列断裂,并伴随有较大规模的酸性花岗岩侵入,在花岗岩体的外接触带形成了与岩浆活动有关的岩浆期后热液改造、矽卡岩型矿(化)点。

    因此结合部位晚古生代活化是形成矿床的先决条件。

    2.2.2岩浆岩与成矿

区内矿床、矿(化)点均分布于花岗岩体的外接触带。

    岩浆活动直接从地下深部带来成矿物质,而且还提供形成内生金属矿床的热液条件。三个岩体与内生金属矿产的形成有密切关系。岩体中成矿元素含量均较高。霍什布拉克岩体中成矿元素平均含量(质量分数)Sn为11.13×10-6,Cu为3.68×10-6,Pb为18.16×10-6,Zn为43.43×10-6;围岩角岩中成矿元素含量(质量分数)Sn为2.3×10-6,Cu为46.9×10-6,Pb为18.8×10-6,Zn为84.2×10-6;克兹勒兹塔克岩体中成矿元素平均含量(质量分数)Sn为6.1×10-6,Cu为4.88×10-6,Pb为23.8×10-6,Zn为33.55×10-6。由此可见花岗岩体的岩浆侵入活动对区内多金属矿的形成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促进作用。

    2.2.3地层与成矿

霍什布拉克铅、锌多金属成矿带上的一处铅锌矿床和一处铅锌矿点均产于上泥盆统坦盖塔尔组含铅锌的块状硅化灰岩中;库铁热克延萨依—灭什艾铅、锌、金、铁、钼多金属成矿带上的铅锌矿点均产于二叠系卡仑达尔组砂岩和下石炭巴什索贡组中的角砾岩化灰岩中;琼布拉克—塔木铜、锌、锡铁多金属成矿带上的一处铜多金属矿床和铜、铅、锌矿(化)点均产二叠系下统巴立克立克组中矽卡岩化岩屑凝灰岩、绿帘石化凝灰岩等浅色岩层中。据新疆地矿局第二地质大队在琼布拉克-塔木一带进行的1∶5万水系沉积物加密测量资料:该区Au元素异常下限达50×10-9,为黎彤地壳丰度值的12.5倍;Ag元素异常下限达2×10-6,为黎彤地壳丰度值的25.0倍;Cu元素异常下限达100×10-6,为黎彤地壳丰度值的1.6倍;Pb元素异常下限达125×10-6,为黎彤地壳丰度值的10.0倍;Zn元素异常下限达400×10-6,为黎彤地壳丰度值的4.3倍。不难看出该区为Au,Ag,Cu,Pb,Zn的高背景区,为形成矿床提供了丰富的物质来源条件。综上所述以上各地层层控性是很明显的。

    2.2.4变质作用与成矿

区内二叠系卡仑达尔组和二叠系下统巴立克立克组原岩普遍遭受了热接触变质作用与接触交代变质作用、热液接触变质作用,局部还叠加有动力变质作用。

    区内热液接触变质沿岩体和岩脉四周分布,主要表现为角岩化,角岩带一般宽几百米至上千米,由内接触向外侧逐渐减弱。内库铁热克延萨依—灭什艾铅、锌、金、铁、钼多金属成矿带上的3号金矿化点和琼布拉克—塔木铜、锌、锡铁多金属成矿带上的16号铜矿点均产于角岩带中。区内热液接触变质作用发生于花岗岩与二叠系卡仑达尔组和巴立克立克组地层的外接触带。多发生了不完全的矽卡岩化,局部被强烈矽卡岩化。形成的主要岩石类型为矽卡岩化岩屑凝灰岩、绿帘石化火山凝灰岩,次为透辉石矽卡岩、辉石矽卡岩、石榴石矽卡岩。内库铁热克延萨依—灭什艾铅、锌、金、铁、钼多金属成矿带上的卡拉丢别含钼磁铁矿点、1号金矿化点、铁矿化点均产于花岗岩体外接触带的矽卡岩带

[1] [2]  下一页


Tags:


文章转载请注明来源于:5VAR论文频道 http://paper.5var.com。本站内容整理自互联网,如有问题或合作请Email至:support@5var.com
或联系QQ37750965
提供人:佚名
  • 上一篇文章:河南省豫西某钼矿床构造特征与成矿关系

  • 下一篇文章:山西老官庄磁异常特征及成矿地质因素分析
  • 返回上一页】【打 印】【关闭窗口
    中查找“新疆阿图什哈拉峻一带成矿规律初探”更多相关内容 5VAR论文频道
    中查找“新疆阿图什哈拉峻一带成矿规律初探”更多相关内容 5VAR论文频道
    最新热点 最新推荐 相关新闻
  • ››地图投影变形的表现探析
  • ››城市地形图绘制技术分析
  • ››现代住宅干粉砂浆外保温系统的施工...
  • ››浅论提高试点专业野外地质实习质量...
  • ››浅论三维矢量数据结构在采矿中的应...
  • ››浅谈地质条件对回采工作面顶板稳定...
  • ››地震次生水灾害风险管理的启示
  • ››工程建设项目管理风险决策
  • ››水文与水资源工程专业自然地理学课...
  • ››泸定县五里村泥石流危害特征分析及...
  • ››新疆阿图什哈拉峻一带成矿规律初探...
  •   文章-网友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关于本站 - 网站帮助 - 广告合作 - 下载声明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6-2033 5Var.Com. All Rights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