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59.68%。 对于这些瓶颈链路,当网络中业务饱和度较高(例如超过预警门限)时 [align='center'] [9] [/align] ,可以建议单独或综合考虑以下优化思路: (1)针对瓶颈链路对应拓扑连接进行设计扩容方案; (2)设计新的网络结构,重建网络孤立区域之间的连通性,疏导瓶颈链路上的业务负荷。 当业务饱和度较低(例如低于预警门限)时,需要在设计电路路由时注意瓶颈链路容量使用的效率问题、确保不浪费瓶颈链路上的容量,以免减低网络的业务提供能力。另外,建议考虑针对瓶颈链路检查和解决离散业务、时隙分配零散等容易导致网络的业务提供能力下降、容量利用率降低的潜在问题。
6.3生存性评估 在设定网络范围内,网络生存性评估(基本版)服务针对光纤链路单点失效和网络节点失效两大类故障场景,逐一分析每一个故障场景发生时所有业务的工作状态,统计和汇总相关信息,并识别出业务生存率低于业务生存率门限的故障场景。 作为SDH网络评估服务(基础版)的一个选项,网络生存性评估任务参数如下: 只考虑链路单点失效和节点单点失效等两类常见的故障场景; 没有SRLG和RSCG配置; 评估电路范围为全部; 生存性需求为业务生存率为100%,对节点单点失效场景,不考虑失效节点终端业务。 某个故障场景下的业务生存率,定义为该故障场景发生后连通性正常的业务路径总带宽(或数量)与全网业务路径总带宽(或数量)的比值。 在评估节点单点失效类场景时不计算在该失效节点终端的业务,即在业务生存率公式的分子、分母计算过程中都不包括这些业务。 业务路径连通性状态,分为正常和异常两类,其中,"正常"是指故障场景发生后通过网络保护成功维持故障场景发生前连通性的业务路径,而"异常"是指故障场景发生后业务连接中断(电路中断)、连接错误(电路错连)或可能出现连接错误(电路可能错连)。 这里的业务生存率按照电路数量计算,在评估节点单点失效类场景时不计算在该失效节点终端的业务。 6.3.1光纤链路单点失效 此项评估共测试了155个光纤链路单点失效的故障场景,无业务路径连通性异常的故障场景数量有0个,出现业务路径连通性异常的故障场景数量有155个,出现业务路径连通性异常的故障场景数量占测试场景总数量的100.00%。 在这些出现业务路径连通性异常的故障场景中,连通性异常业务比例最高的是f(运河镇~9~Q1SL16~1&朱家角~10~Q1SL16~1)、f-11(金石华城~9~Q1SL16~1&塘栖镇~10~Q1SL16~1)、f-1(泉漳~8~N1SL16~1&运河镇~10~Q1SL16~1)光纤链路失效,其发生时业务生存率为90.71%; 业务生存率≤70.00%的故障场景数量是0个,占测试场景总数量的0.00%; 在模拟故障场景中,有0个故障场景发生业务错连(故障场景发生后原有业务路径的终端位置发生变化),有0个故障场景可能发生业务错连。 6.3.2节点单点失效 此项评估共测试了165个节点单点失效的故障场景,无业务路径连通性异常的故障场景数量有0个,出现业务路径连通性异常的故障场景数量有165个,出现业务路径连通性异常的故障场景数量占测试场景总数量的100.00%。 在这些出现业务路径连通性异常的故障场景中,连通性异常业务比例最高的是运河镇节点失效,其发生时业务生存率为88.09%;业务生存率≤70.00%的故障场景数量是0个,占测试场景总数量的0.00%;在模拟的故障场景中,有1个故障场景发生业务错连(故障场景发生后原有业务路径的终端位置发生变化),有0个故障场景可能发生业务错连。
6.4离散业务评估 离散业务是指没有在传送网络边界终端或配置不完整的路由上的交叉连接,离散业务的存在会导致网络容量、网元低阶交叉容量和业务端口等网络资源的浪费或业务保护失效、错连等,同时增加电路配置、故障排查等网络管理、维护活动的难度。 另外,由于清理离散业务是一项专业性强、成本高的工作,所以,有必要先通过离散业务的评估、分析,全面了解当前网上离散业务造成危害的程度,有助于正确决策是否清理离散业务、清理范围等影响成本的重要问题,为后期编制离散业务清理方案提供依据。 本项目的"离散业务评估"子项是对网络中存在离散业务进行分析,识别出离散业务中的垃圾业务、缺陷业务,然后对垃圾业务和缺陷业务进行汇总,定量地分析其分布特点以及浪费网络资源的程度。 垃圾业务是指不具备承载业务能力的路由配置上的交叉连接,典型地如不存在业务源、宿的路由上的交叉连接。 缺陷业务是指具备承载业务能力、但配置不完整或冗余的路由上的交叉连接,典型地如没有配置完整保护路由的业务路由上的交叉连接。 6.4结论 综上所述对于某市XX区的传输网络的设计与规划是符合本地区的业务需求,以及各项指标的要求的,本传输网络重在自愈保护能力,业务分布和资源分配等方面,使得本传输网络能够适应该地区的通信要求。
结束语
SDH传输网是一切业务网的基础,掌握了传输网,就等于掌握和控制了整个电信网络。特别是在当前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带宽的需求量爆炸式增长,而巨大的带宽就是由传输网来提供和支撑的。所以说,如何去规划好一个安全、可靠、可持续发展的SDH传输网络尤为重要。我们在作规划时,除了要掌握规划的基本方法外,还需注意学习新的知识,时刻跟踪SDH网络最新的发展,同时要注意市场的发展对传输的需求,这样才能真正做好SDH传输网络的规划。 未来竞争的焦点是新业务、高质量。谁拥有一个高水平的网络,谁就取得了市场的通行证。未来之争决胜于网络,未来之争决胜于今天的规划。如何建设好、运作好、优化好这张网,摆在我们面前的战略性的课题还有很多很多。
致谢词 四年的大学生活在这样的季节即将划上一个句号,而于我的人生却只是一个逗号,我将面对又一次征程的开始。 四年的求学生涯在师长、亲友的大力支持下,走得辛苦却也收获满囊,在论文即将完成之际,思绪万千,心情久久不能平静。 虽然这篇论文没有用到我大学学习的所有知识,但却让我对于其中的一个方面的知识更加的深刻。之前我在公司实习过几个月,在这几个月中我学到了传输网方面的知识,这篇论文就是我实习成果最好的见证。 感谢闫传鹏老师,在写论文的过程中给了我很多的指导,使我的论文能够顺利的完成。在论文即将完成之际,我的心情很激动,从开始进入课题到论文的顺利完成,还有很多可敬的师长、同学、朋友给了我无言的帮助,在这里请接受我诚挚谢意! 同时也感谢学院为我提供良好的做毕业设计的环境。 最后再一次感谢所有在毕业设计中曾经帮助过我的良师益友和同学,以及在设计中被我引用或参考的论著的作者参考文献 吴杰、韦炜 《本地传输网优化方案》《电信工程技术与标准化》期刊,2006年8期
[align='center'] [9] [/align] 周珊月,刘锐 《本地传输网网络架构优化分析》《邮电设计技术》期刊,2005年3期 张帅普 《传输网络优化解决方案》 《通信管理与技术》期刊, 2004年第04期 韦乐平编著《光同步数字传送网》 人民邮电出版社 李文海编著《现代通信网》 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 熊彦 梁宏 编著《SDH光传输系统》 深圳市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邓忠礼 赵晖编著《光同步数字传输系统测试》人民邮电出版社 YDN099-1998.(内部标准).邮电技术规定,光同步传送网技术体制.[S].北京: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1998.. [9] 韦乐平.光同步数字传送网(修订本)[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1998.1,8. [10] YDN117-1999.邮电技术规定,数字同步网的规划方法与组织原则.[S].北京: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1999.. [11] 杨世平等编著.《SDH光同步数字传输设备与工程应用》—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1 [12] 韦乐平,李英灏编著.《SDH及其新应用》—北京:人民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下一页
Tag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