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正在重新组织人们的生活。历史的结构即将开始重大的调整。当然,关闭计算机主机,人们就会回到熟悉的现实之中。重量依旧。一切纹理和气息依旧。然而,正像人们已经离不开电一样,人们离不开计算机的日子为期不远了。
注释: (1)《比尔·乔伊畅谈数字设计革命》,《参考消息》2000年4月15日 (2)比尔·盖茨《未来之路》,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279页 (3)《因特网时代的文化特征》,《参考消息》,2000年4月5日增刊 (4)胡泳《另类空间》,海洋出版社1999年版,37页 (5)参见安德森的《想象共同体》,《学术思想评论》第五辑 (6)"电子政府"问题可参见刘吉 金吾伦的《千年警醒:信息化与知识经济》,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40页,"网络空间与传统社会的冲突"问题可参见2000年5月6日《参考消息》6版《因特网打乱日本社会模式》 (7)《帮助普京上台的人帕夫洛夫斯基》,2000年4月12日《参考消息》10版(增刊) (8)参见郭良《网络创世纪》,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188页 (9)同(7) (10)参见《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2000年2月11日《南方周末》7版 (11)《因特网无法无天,立法者磨刀霍霍》,2000年4月12日《参考消息》7版 (12)转引自黄北雁《因特网:让世界重新洗牌?》,《天涯》1998年3期 (13)参见2000年4月5日《中华读书报》21版《新科技时代的伦理道德》和2000年4月7日《南方周末》17版 (14)参见2000年5月7日《参考消息》4版《新经济:与其说是泡沫,不如说是新芽》一文 (15)黄诚 廖靖军《怎样挤出网络泡沫?》2000年4月14日《南方周末》24版 (16)一点《品牌与进入障碍》,2000年5月5日《南方周末》19版 (17)参见2000年5月1日《福建日报》3版 (18)2000年4月7日《南方周末》17版 (19)参见2000年2月14日《福建日报》8版的《"爱情在线"――关于网上恋爱的专题调查》 (20)这两句"情话"引自网络上的文章《网上谈性:玫瑰还是陷阱》 (21)同(4),98页 (22)同(4),97页 (23)同(4),20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