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我们
按字母检索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按声母检索 A B C D E F G H J K L M N O P Q R S T W X Y Z 数字 符号
您的位置: 5VAR论文频道论文中心理工论文电子通信
   基于DSP的仿生机器蟹多关节控制系统的实现      ★★★ 【字体: 】  
基于DSP的仿生机器蟹多关节控制系统的实现
收集整理:佚名    来源:本站整理  时间:2009-01-10 23:59:12   点击数:[]    

[本篇论文由上帝论文网为您收集整理,上帝论文网http://paper.5var.com将为您整理更多优秀的免费论文,谢谢您的支持]
摘要:针对微小型步行机器人对控制系统的性能要求,介绍了一种可用于步行机器人多关节驱动的控制系统的设计。该系统以仿生机器蟹为设计对象,采用DSP作为核心控制器。提出了多层多目标分布式递阶控制系统的设计方案,并介绍了仿生机器蟹单步行足的软、硬件设计方法。

    关键词:步行机器人 DSP 伺服控制 分布式

仿生机器蟹控制系统需要较高的控制精度和运算速度,以便在机械结构刚度较高的情况下,通过提高响应速度来确保机器人的正常行走和姿态控制。由于在机器蟹腿节和胫节置有两个电机(如图1所示),使其质量较大,同时由于体积的限制使得各步行足相互间距较小,因此将造成机器蟹在行走过程中耦合较强,控制模型受躯体位姿、步行足位形和步态等因素的影响较大。这就要求控制系统控制结构灵活,具有调整步行足轨迹和步态的能力,并能适应控制模型的变化。因此必须研制一种具有强大运算处理能力、软硬件结构模块化的机器蟹控制系统。

    从作业任务来看,两栖仿生机器蟹的主要设计目的是用于未来的两栖军事侦察,因此要求其具有自主性、智能化的特点,并应从实用性角度出发来设计嵌入式的控制构架。

控制系统的设计目标为:

(1)对各个关节实施快速准确的位置控制;

(2)协调步行足各关节之间的运动以及各步行足的运动,以实现预期的目标轨迹;

(3)实时地采集、处理传感器的数据,以便在控制系统的信号综合中使用;

(4)实现机器人步态规划、运动方程的求解以及控制指令的快速传输;

(5)具有良好的控制结构和接口,便于高层控制软件的开发;

(6)有一定的预留接口、良好的兼容性和扩展性,以便进行功能扩展和二次开发与研究

(7)具有模块化结构,以便调整步行足的数量,适用于不同步态形式的控制。

1 多层多目标分布式控制概念及控制框架

仿生机器蟹是一个复杂的控制对象,从体系上讲,其每条步行足都是一个多自由度的串联臂机器人。要实现有效的控制,除要对每条步行足的三个驱动关节进行准确高效的控制外,多条步行足之间还要相互协调,共同完成某一确定工作。同时应考虑到各条步行足运动空间之间的相互重迭、相互干扰所形成的强耦合。常用的控制方法有分散控制、分布式控制和递阶控制三种形式。由于递阶控制系统具有控制结构清晰、层次分明的特点,而分布式控制系统便于采用模块化结构且可扩展性好,因此机器蟹控制系统采用递阶控制和分布式控制相结合的控制结构设计。由于其控制结构较复杂,所以将整个控制体系分为任务规划、任务分解、躯体路径规划、运动协调、步行足轨迹规划、运动学/动力学计算、电机伺服控制等多层结构,而且每层之间要通过上层进行运动协调,例如各个步行足之间的运动控制协调,需要步行足控制层通过步行运动协调层交换信息。每条步行足的指关节之间的控制也是如此。因此,机器蟹控制系统采用多层多目标分布式递阶控制系统,如图2所示。

第一层称为“动机层”,它使得机器人本体能够做到完全的自主。其目的是将由外部环境变化或操作者命令引起的本体内部的响应翻译成对机器人本体的高级命令。

第二层是“躯体路径层”,它接收“动机层”给出的高级命令,将其转化为一系列的本体内部的描述量及认知图,进而给出机器人自身躯体的运动路径。

第三层称为“步行足轨迹层”,它针对躯体的运动路径给出各个足的具体的运动,包括步态的生成和腿的路径的生成。

第四层是“动力实现层”,它通过驱动组件实现由“步行足轨迹层”给出的足的运动,并对由于系统的动力学不确定性和干扰造成的误差进行校正。

各层之间,上层向下层输出控制量,由下层来具体实施。每执行一步,下层将状态信息实时地反馈给上层。

2 单步行足控制系统的硬件设计

按照上述设计方案,采用自下而上的设计思路进行机器蟹控制系统的开发,以保证系统开发的可靠性,同时也符合模块化设计思想:在总体确定后,进行各功能模块的设计,并通过设计模块间的接口来组合成完整的系统。

首先使用TMS320LF2407开发步行足伺服控制器模块,这是为了配合机器蟹样机本体的研制开发而同步进行的,这样有利于控制系统与被控对象间的兼容。

步行足伺服模块包括DSP的最小系统、RS232通讯接口、DPRAM接口、PWM输出、电机码盘QEP信号检测、码盘计数、关节转角初始定位、力信号检测等部分,如图3所示。伺服控制模块的各外设接口功能如下:

(1)RS232通讯接口:实现PC机与LF2407的上下层通讯,以便在单步行足控制实验中进行控制和状态观察;

(2)DPRAM接口:用于实际机器蟹控制系统的多控制模块级联通讯和伺服模块与TMS320VC5410系统的通讯;

(3)PWM输出接口:利用TMS320LF2407的片内外设生成数字PWM信号,作为电机控制信号;

(4)码盘计数接口:用于电机转速检测中的正交编码信号(QEP)检测、电机旋转方向判断,与关节转角定位信号结合使用,来检测关节转角;

(5)关节转角初始定位接口:采集用于关节初始定位的霍尔传感器信号;

(6)力信号接口:处理和检测足端FSR传感器的接触力信号。

图4 计数器结构框图

   

[1] [2]  下一页


Tags:


文章转载请注明来源于:5VAR论文频道 http://paper.5var.com。本站内容整理自互联网,如有问题或合作请Email至:support@5var.com
或联系QQ37750965
提供人:佚名
  • 上一篇文章:DSP与PC机的PCI总线高速数据传输

  • 下一篇文章:基于DSP的多超声测距数据采集处理系统
  • 返回上一页】【打 印】【关闭窗口
    中查找“基于DSP的仿生机器蟹多关节控制系统的实现”更多相关内容 5VAR论文频道
    中查找“基于DSP的仿生机器蟹多关节控制系统的实现”更多相关内容 5VAR论文频道
    最新热点 最新推荐 相关新闻
  • ››嵌入式系统的通信规约管理平台设计...
  • ››一种基于七号信令的局间话单采集系...
  • ››对于变频器的制动技术分析
  • ››电子文件管理元数据宏观结构多维分...
  • ››浅论卫星电视接收机的常见故障的检...
  • ››信息时代网络用户信息检索焦虑的心...
  • ››论GIS在高校房产管理中的实际应用
  • ››关于电力通信发展战略的思考 金李莎...
  • ››2G、3G切换精细化优化分析思路探讨...
  • ››光纤自动化生产的需求与时机
  • ››基于DSP平台的USB接口设计
  • ››基于DS80C320的主从逆变电源监控系...
  • ››基于DSP的跟踪频率变化的交流有样技...
  • ››基于DSP的多超声测距数据采集处理系...
  • ››基于DSP的仿生机器蟹多关节控制系统...
  • ››基于DSP和光缆通信的远程高速数据采...
  • ››基于DSP的视频检测和远程控制系统设...
  • ››基于DSP控制的PFC变换器的新颖采样...
  • ››基于DSP的信道译码算法优化
  • ››基于DSP技术的MP3播放器的研究与设...
  •   文章-网友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关于本站 - 网站帮助 - 广告合作 - 下载声明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6-2033 5Var.Com. All Rights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