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用户登录 | ![]() |
|||
|
|||
按字母检索 | A | B | C | D | E | F | G | H | I | J | K | L | M | N | O | P | Q | R | S | T | U | V | W | X | Y | Z |
按声母检索 | A | B | C | D | E | F | G | H | J | K | L | M | N | O | P | Q | R | S | T | W | X | Y | Z | 数字 | 符号 |
|
![]() |
您的位置: 5VAR论文频道 → 论文中心 → 理工论文 → 电子通信 |
|
||||||||||||||||||||||||||||||||||||||||||||||||||||
多路读写的SDRAM接口设计 | ||||||||||||||||||||||||||||||||||||||||||||||||||||
收集整理:佚名 来源:本站整理 时间:2009-01-10 23:50:50 点击数:[] ![]() |
||||||||||||||||||||||||||||||||||||||||||||||||||||
[本篇论文由上帝论文网为您收集整理,上帝论文网http://paper.5var.com将为您整理更多优秀的免费论文,谢谢您的支持] 关键词:SDRAM 解复用 接口 存储器是容量数据处理电路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数据处理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对于存储器的容量和性能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同步动态随机存储器SDRAM(Synchronous Dynamic Random Access Memory)因其容量大、读写速度快、支持突发式读写及相对低廉的价格而得到了广泛的应用。SDRAM的控制比较复杂,其接口电路设计是关键。 本文首先介绍SDRAM的主要控制信号和基本命令;然后介绍接口电路对SDRAM的主要操作路径及操作过程,应用于解复用的SDRAM接口电路的设计方法;最后给出了实现结果。 SDRAM的主要控制信号为: ·CS:片选使能信号,低电平有效; ·RAS:行地址选通信号,低电平有效; ·CAS:列地址选通信号,低电平有效; ·WE:写使能信号,低电平有效。 SDRAM的基本命令及主要控制信号见表1。
所有的操作控制信号、输入输出数据都与外部时钟同步。 2 接口电路对SDRAM的主要操作路径及操作过程 一个完备的SDRAM接口很复杂。由于本文的SDRAM接口应用于解复用,处理的事件相对来说比较简单,因而可以简化设计而不影响性能。接口电路SDRAM的主要操作可以分为:初始化操作、读操作、写操作、自动刷新操作。 SDRAM上电一段时间后,经过初始化操作才可以进入正常工作过程。初始化主要完成预充电、自动刷新模式寄存器的配置。操作过程如图1所示。 (2)读写操作 读写操作主要完成与SDRAM的数据交换。读操作过程如图2所示,写操作过程如图3所示。 (3)刷新操作 动态存储器(Dynamic RAM)都存在刷新问题。这里主要采用自动刷新方式,每隔一段时间向SDRAM发一条刷新命令。刷新过程如图4所示。 (1)解复用电路 本解复用电路主要完成将1路高速数据流解复用为4路数据流,其结构框图如图5所示。1路数据流进入解复用器后,经过SDRAM缓冲,解复用为4路数据流。 由于要解复用为4路数据流,为了充分利用时隙,满足高速的要求,采用4个bank的SDRAM,各路数据缓冲对应不同的bank。为简化设计,数据流1的缓冲区定为bank0,数据流2的缓冲区定为bank1,数据流3的缓冲区定为bank2数据流4的缓冲区定为bank3。对于每路数据实际上是以高速率集中写入,然后以低速率均匀读出。 (2)SDRAM接口电路的时序控制 高速数据流的速率为3M字节/秒,采用的系统时钟为20倍的字节时钟。送入SDRAM的时钟为60MHz系统时钟。在一个字节时钟内对SDRAM的操作最多有5次(1次读,4次写),而且为了满足刷新的要求,每个字节时钟进行一次刷新操作。根据SDRAM的时序要求,这样的操作是难以实现的。因而要通过多bank操作,尽量做到时分复用来实现。图6给出了在一个字节时钟周期的内数据流1进行读写操作,其它3路数据进行读操作的命令排序时序图。可以看出通过多bank操作,时分复用,在20个系统时钟节拍内所需的读写操作命令刚好很紧凑地排开。 (3)SDRAM接口电路 SDRAM接口电路中需要专门操作缓冲区存储一个字节时钟周期内的操作,以备下一字节时钟的排序。为了方便处理,对每路数据的缓冲操作内容(或读或写)放在一个缓冲区。由于数据流的连续性,排序的同时仍然会有操作要求,因此每路的操作内容缓冲区分为两块。对一块缓冲区写入时,读出另一块缓冲区中的操作内容,进行排序、译码、执行。根据字节时钟切换对缓冲区的读写,从而避免冲突。对于从SDRAM读出的数据,每路数据写入相应的读出数据缓冲区。同样每路的读出数据缓冲区也分为两块,根据字节时钟切换读写。 由于一个字节时钟周期内,每路所需的操作最多有2次,每路的操作内容缓冲区只需两个单元(每个单元存储了此次的读写使能信号、写入数据、地址)即可。对于读出数据缓冲区,由于一个字节时钟每路数据最多执行一次读操作,所以读出数据缓冲区只需要一个字节。这两类缓冲区容量都小,因此人部用寄存器来实现,控制简单。 整个接口电路的结构框图如图8所示。 针对MT48LC8M8A2的SDRAM,采用同步设计方法,用Verilog HDL硬件描述语言建立模型,接口电路已经调试通过,规模为2100门(NAND)。整个解复用电路也已经调试通过。 |
提供人:佚名 | |
【返回上一页】【打 印】【关闭窗口】 |
![]() |
5VAR论文频道 |
![]() |
5VAR论文频道 |
![]() |
关于本站 -
网站帮助 -
广告合作 -
下载声明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6-2033 5Var.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