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用户登录 | ![]() |
|||
|
|||
按字母检索 | A | B | C | D | E | F | G | H | I | J | K | L | M | N | O | P | Q | R | S | T | U | V | W | X | Y | Z |
按声母检索 | A | B | C | D | E | F | G | H | J | K | L | M | N | O | P | Q | R | S | T | W | X | Y | Z | 数字 | 符号 |
|
![]() |
您的位置: 5VAR论文频道 → 论文中心 → 理工论文 → 电子通信 |
|
|||||
基于以太网的光无线通信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 |||||
收集整理:佚名 来源:本站整理 时间:2009-01-10 22:53:46 点击数:[] ![]() |
|||||
[本篇论文由上帝论文网为您收集整理,上帝论文网http://paper.5var.com将为您整理更多优秀的免费论文,谢谢您的支持] 关键词:以太网 IP113 PECL 以光波为信息载体进行光通信的历史由来已久,大气激光通信是以大气作为传输介质的通信,是激光出现后最先研制的一种通信方式。由于它具有传输距离远、频带宽、发射天线小、保密性好及抗电磁干扰等优点,越来越受到关注,应用也日渐广泛起来。 以太网是应用最广的联网技术,它以可靠性高、媒体信息量大、易于扩展和更新等优点,在企业、学校等领域得到广泛的应用。根据IEEE802.3 Ethernet标准规范,以太网每段同轴电缆长度不得超过500m,通过中继器互联后,网络最大距离也不得超过2.8km。在这种情况下,利用激光无线通信技术,超越以太网的地域限制,满足数据通信的需要,具有很强的应用价值。 将以太网和激光无线通信结合起来,充分发挥二者的优越性,可以大大提高系统的应用范围和可靠性。图1是基于以太网激光无线通信系统一端的原理框图,另一端的结构和本端呈对称状态。从计算机网卡出来的双极性MLT-3数据信号, 以太网收发电路由RJ45接口、耦合变压器、以太网收发器,以及收发器与调制驱动电路、接收解调电路之间的接口组成。其中以太网收发器是核心单元,直接决定了系统的工作性能。 2.1 以太网收发器IP113 本系统采用IC PLUS公司出品的以太网至光纤收发器IP113芯片。IP113是二端口(包括TP端口和FX端口)10/100Mbps以太网集成交换器,由一个二端口交换控制器和两个以太网快速收发器组成。每个收发器都遵守IEEE802.3、IEEE802.3μ、IEEE802.3x规则。为帧缓冲保留了SSRAM,可以存储1K字节的MAC地址,全数字自适应调整和时序恢复,基线漂移校正,工作在10/100baseTX 和100baseFX的全双工/半双工方式。使用2.5V单电源,25MHz单时钟源,0.25μm工艺,128脚PQFP封装。 2.2 以太网收发电路设计 以太网收发电路如图3所示。主要由以太网收发芯片IP113、专用配置芯片EEPROM 93C46、LED显示矩阵,以及IP113的Port1与TP模块、Port2与FX模块之间的接口组成。 复位时,IP113首先读取93C46的00H中的内容,只有00H[15:0]=55AAH时,才会继续从EEPROM中读取参数,否则以缺省值或特定的管脚电平值设置工作寄存器。01H中的值设置LED输出控制寄存器,控制两个LED矩阵的亮、灭和闪烁,以分别显示两个端口的连接、活动、全/半双工和速率(10Mbps/100Mbps)。02H中的值设置交换控制寄存器1,选择系统的流控制方式和冲突保护。03H中的值设置交换控制寄存器2,控制系统的丢包、地址失效、优先级和算法补偿。04H中的值设置收发器控制寄存器,其中04H[13:11]的5种取值:000、100、101、110和111,分别对应收发器的5种工作状态:NWAY、10Mbps(半双工)、10Mbps(全、半双工)、100Mbps(半双工)和100Mbps(全、半双工)。05H~0AH中的值分别设置收发器确认寄存器、测试寄存器和验证方式寄存器。 Tags: |
提供人:佚名 | |
【返回上一页】【打 印】【关闭窗口】 |
![]() |
5VAR论文频道 |
![]() |
5VAR论文频道 |
![]() |
关于本站 -
网站帮助 -
广告合作 -
下载声明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6-2033 5Var.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