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用户登录 | ![]() |
|||
|
|||
按字母检索 | A | B | C | D | E | F | G | H | I | J | K | L | M | N | O | P | Q | R | S | T | U | V | W | X | Y | Z |
按声母检索 | A | B | C | D | E | F | G | H | J | K | L | M | N | O | P | Q | R | S | T | W | X | Y | Z | 数字 | 符号 |
|
![]() |
您的位置: 5VAR论文频道 → 论文中心 → 理工论文 → 电子通信 |
|
|||||
DC-DC变换器AVP控制方法的分析 | |||||
收集整理:佚名 来源:本站整理 时间:2009-01-10 22:34:37 点击数:[] ![]() |
|||||
[本篇论文由上帝论文网为您收集整理,上帝论文网http://paper.5var.com将为您整理更多优秀的免费论文,谢谢您的支持] 关键词:电压调整模块 降压控制 有源法 无源法 CPU和DSP对数据处理速度和容量的要求不断提高, AVP有源控制为双环控制,其基本原理如图2所示。通过检测电感电流,根据降压要求相应调节输出电压的基准。输出电压跟随基准电压而实现AVP控制。图3为AVP有源控制的方块图,假设电流环增益为Ti,电压环增益为Tv,则: Ti=Av×FM×Gid×Ai (1) Tv=Av×FM×Gvd (2) 由(2)/(1)可得: wESR=1/(Rc×Co),wR.0=1/Ro×C0) 此处Rc为输出电容Co的等效电阻值,Ro为输出负载。当w>>wESR且Ai=Rc时,则(3)式值为1。这说明了在此情况下电流环、电压环有相同的截止频率,而Av的设计对电流环、电压环的比值没有影响,其零极点的设计则依据电流环的设计方法进行。 其中, 采用无源法增加检测电阻,如图4所示。 3 实验结果分析 本文通过检测输出电感电阻的阻值,对其进行适当的处理,有效地实现AVP控制(如图5所示),避免了在电感与输出端增加电阻所引起的效率下降问题。图5(b)和图6为采用AVP控制方法和不采用AVP控制方法两种情况下的实测动态波形。输出电流由空载到半载(0→7.5A)时测得输出电压峰-峰值为97mV,而不采用AVP控制方法时输出电压峰-峰值为318mV。而且图5(b)的动态恢复时间明显比图6的恢复时间短。可见,采取AVP控制有着良好的动态响应,进而可减小输出电容及降低成本。 |
提供人:佚名 | |
【返回上一页】【打 印】【关闭窗口】 |
![]() |
5VAR论文频道 |
![]() |
5VAR论文频道 |
![]() |
关于本站 -
网站帮助 -
广告合作 -
下载声明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6-2033 5Var.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