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用户登录 | ![]() |
|||
|
|||
按字母检索 | A | B | C | D | E | F | G | H | I | J | K | L | M | N | O | P | Q | R | S | T | U | V | W | X | Y | Z |
按声母检索 | A | B | C | D | E | F | G | H | J | K | L | M | N | O | P | Q | R | S | T | W | X | Y | Z | 数字 | 符号 |
|
![]() |
您的位置: 5VAR论文频道 → 论文中心 → 理工论文 → 电子通信 |
|
|||||
基于UC3846的大功率DC/DC变换器的研究 | |||||
收集整理:佚名 来源:本站整理 时间:2009-01-10 22:34:23 点击数:[] ![]() |
|||||
[本篇论文由上帝论文网为您收集整理,上帝论文网http://paper.5var.com将为您整理更多优秀的免费论文,谢谢您的支持] 关键词:DC/DC变换器;脉宽调制;电压控制型;电流控制型;IGBT驱动引言 引言 随着工业、航空、航天、军事等应用领域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对开关稳压电源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某系统对大功率开关稳压电源提出的要求是:输入电压为AC220V,输出电压为DC38V,输出电流为100A。开关电源的结构一般为先进行AC/DC然后再DC/DC的形式,考虑到论文篇幅的限制,仅对DC/DC变换部分进行讨论。 大功率DC/DC变换器主电路拓扑有很多种,诸如双管正激式、推挽式、半桥式和全桥式等。控制芯片的种类也非常多,主要分为电流控制型与电压控制型两大类。电压控制型只对输出电压采样,作为反馈信号进行闭环控制,采用PWM技术调节输出电压,从控制理论的角度看,这是一种单环控制系统。电流控制型是在电压控制型的基础上,增加一个电流负反馈环节,使其成为双环控制系统,从而提高了电源的性能。 1 电压控制型脉宽调制器和电流控制型脉宽调制器[1] 图1为电压控制型变换器的原理框图。电源输出电压的采样反馈值Vf与参考电压Vr进行比较放大,得到误差信号Ve,它与锯齿波信号比较后,PWM比较器输出PWM控制信号,经驱动电路驱动开关管通断,产生高频方波电压,由高频变压器传输至副方,经整流滤波得到所需要的电压。改变电压给定Vr,即可改变输出电压Vo。 图2为电流控制型变换器的原理框图。恒频时钟脉冲置位R-S锁存器,输出高电平,开关管导通,变压器原边的电流线性增大,当电流在采样电阻Rs上的压降Vs达到Ve时,PWM比较器翻转,输出高电平,锁存器复位,驱动信号变低,开关管关断,直到下一个时钟脉冲使R-S锁存器置位。电路就是这样逐个地检测和调节电流脉冲的。 另外,电流控制型变换器还可以很容易地实现逐个脉冲控制和多电源的并联运行,并具有抑制高频变压器偏磁的能力。但在应用电流控制型时也要注意以下问题: ——占空比大于50%时,控制电路不稳定,这时须加斜坡补偿; ——控制调节电路是基于从电感电流取得的信号,因此,功率部分的振荡容易将噪声引入控制电路。 本系统采用了UC3846作为开关控制器。UC3846是一种双端输出的电流控制型脉宽调制器芯片,其内部结构方框图如图3所示[2]。其引出的脚1为限流电平设置端;脚2为基准电压输出端;脚3为电流检测放大器的反相输入端;脚4为电流检测放大器的同相输入端;脚5为误差放大器的同相输入端;脚6为误差放大器的反相输入端;脚7为误差放大器反馈补偿;脚8为振荡器的外接电容端;脚9为振荡器的外接电阻端;脚10为同步端;脚11为PWM脉冲的A输出端;脚12为地;脚13为集电极电源端;脚14为PWM脉冲的B输出端;脚15为控制电源输入端;脚16为关闭端。 由图3可以看到,UC3846通过一个放大倍数为3的电流测定放大器(其输入电压必须<1.2V)来获得电感电流或开关电流信号,其输出接PWM比较器的同相端。当取样放大器输入信号>1.2V时,电流型控制器将延时关断。电压误差放大器的输出经二极管和0.5V偏压后送至PWM比较器的反相端,其输出既作为给定信号,同时又被限流电平设置脚(脚1)箝位在V1+0.7V,从而完成了逐个脉冲限流的目的。当差动电流检测放大器检测的是开关电流而不是电感电流时,由于开关管寄生电容放电,检测电流会有一个较大的尖峰前沿,可能使电流检测锁存和PWM电路误动作,所以,应在电流检测输入端加RC滤波。 3 大功率DC/DC变换器的实现 3.1 DC/DC变换器主电路 由于该DC/DC变换器的输入电压较高,主电路选取半桥式拓扑[2][3],如图4所示。V1,V2,C3,C4和主变压器T组成半桥式DC/DC变换电路。CT为初级电流检测用的电流互感器。C5为防止变压器偏磁的隔直电容。变压器的副边采用全波整流加上两级滤波以满足低输出纹波的要求。R1,C1,R2,C2,R5,C6和R6,C7为吸收电路。R3和R4起到保证电容C3及C4分压均匀的作用。电阻R7和R8为输出电压的采样电阻。 3.2 控制电路 Tags: |
提供人:佚名 | |
【返回上一页】【打 印】【关闭窗口】 |
![]() |
5VAR论文频道 |
![]() |
5VAR论文频道 |
![]() |
关于本站 -
网站帮助 -
广告合作 -
下载声明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6-2033 5Var.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