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用户登录 | ![]() |
|||
|
|||
按字母检索 | A | B | C | D | E | F | G | H | I | J | K | L | M | N | O | P | Q | R | S | T | U | V | W | X | Y | Z |
按声母检索 | A | B | C | D | E | F | G | H | J | K | L | M | N | O | P | Q | R | S | T | W | X | Y | Z | 数字 | 符号 |
|
![]() |
您的位置: 5VAR论文频道 → 论文中心 → 理工论文 → 电子通信 |
|
||||||||||||||||||||||||||||||||||||
一种交流稳流逆变电源的设计与实现 | ||||||||||||||||||||||||||||||||||||
收集整理:佚名 来源:本站整理 时间:2009-01-10 22:29:26 点击数:[] ![]() |
||||||||||||||||||||||||||||||||||||
[本篇论文由上帝论文网为您收集整理,上帝论文网http://paper.5var.com将为您整理更多优秀的免费论文,谢谢您的支持] 关键词:逆变器;正弦波脉宽调制;瞬时值反馈 引言 本文所描述的交流稳流逆变电源应用于低压电器长延时热脱扣试验,适用于对断路器、热继电器等低压电器作长延时特性的校验和测试。为保证温升试验的准确性,测试正弦电流必须稳定、精确。根据国家标准GB14048.2-94要求,长延时热脱扣试验的电流误差≤±2%,正弦波失真度<5%。 功率主电路采用AC/DC/AC结构,如图1所示。前级为功率因数校正(PFC)电路,由Boost变换器构成,用于提高网测功率因数、降低网侧电流的THD值,并为逆变部分提供一个合适的直流母线电压。后级的全桥逆变电路完成正弦波逆变、快速调压稳流功能。逆变输出的高频SPWM波经过LC滤波,得到平滑正弦波。由于负载电阻小,电压低,电流大(15~160A连续可调),采用升流变压器进行降压增流,可以使逆变电路主开关管的选取容易许多。由图1中可以看出,该逆变器实际上是一个电压型电流源,即通过对逆变桥输出电压的快速调节来实现恒流输出。 交流稳流逆变器的负载是纯阻性负载,增流变压器和负载可视为一等效电阻R。则逆变器输出滤波电感L、滤波电容C和R构成二阶振荡环节,其阻尼比为 满载时R最大,ξ最小,系统最不稳定;而轻载时R变小,ξ变大,系统较易稳定;所以,闭环稳定性的设计主要考虑R较大时的情况。 本文中采用了带有电感电流瞬时值反馈的双环控制策略,这是因为电感电流等于电容电流与负载电流之和,一方面可对输出电压进行超前控制,以取得比较好的动态特性;另一方面电感电流中包含了负载电流,在输出负载极小的情况下,也能对输出电流进行有效控制[2][3]。稳流源逆变器的控制系统原理图如图2所示,由小信号模型获得的传递函数框图如图3所示。 由图3可知,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 系统的闭环传递函数为 则开环系统的零、极点分布为 式中:R为等效负载电阻; KiR为外环反馈系数; KiL为内环反馈系数; n为输出变压器原副边变比; Km为全桥逆变电路放大系数; Ka为内环比例补偿增益; Kp+1/τs为外环PI补偿传递函数。 由式(6)可知,当R<L/(KiLKaKmC+ 在不同负载条件下式(2)和式(3)对应的波特图分别如图6和图7所示。由图6可以看出,系统是稳定的,并且系统的相位余量>50°。由图7可以看出,系统的幅值响应接近1/KiR,在50Hz的频率处,输出电流和给定电流信号之间的相移几乎为零,因此,输出电流能很好地跟随参考信号。高的转折频率和宽的频带能保证系统具有良好的动态性能。 作为电流源必须考虑输出开路的情况。由于本文中的交流稳流源实质上是一个电压型电流源,即通过快速调节输出电压来实现输出稳流。当输出开路时,输出电压会迅速上升到到直流母线电压附近,而不会像电流型电流源那样升得很高。尽管如此,负载开路时,输出电压仍会迅速上升,并引起输出电压以LC谐振频率进行振荡,这两者均会导致输出波形严重畸变;此外,当输出负载重新接上时会引起输出瞬态过流。因此,系统必须进行过压保护,当输出电压超过设定值时迅速切断逆变器输出。 交流稳流逆变电源的规格和控制电路参数如表1所列。逆变器最大输出电流20A,经输出变压器增流后可达200A,以满足对低压电器的大电流测试要求。
图9~11显示了在不同等效负载电阻R及不同的输出电流条件下输出电流和输出电压的稳态波形。实验波形显示输出电流具有良好的正弦波形和较小的电流脉动,很好地跟随了参考信号。实验中测得在不同输出电流条件下电流误差不超过1%,电流总谐波失真度不超过3%,完全满足了低压电器长延时热脱扣实验对交流稳流逆变电源的性能要求。 |
提供人:佚名 | |
【返回上一页】【打 印】【关闭窗口】 |
![]() |
5VAR论文频道 |
![]() |
5VAR论文频道 |
![]() |
关于本站 -
网站帮助 -
广告合作 -
下载声明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6-2033 5Var.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