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用户登录 | ![]() |
|||
|
|||
按字母检索 | A | B | C | D | E | F | G | H | I | J | K | L | M | N | O | P | Q | R | S | T | U | V | W | X | Y | Z |
按声母检索 | A | B | C | D | E | F | G | H | J | K | L | M | N | O | P | Q | R | S | T | W | X | Y | Z | 数字 | 符号 |
|
![]() |
您的位置: 5VAR论文频道 → 论文中心 → 理工论文 → 电子通信 |
|
|||||
一种基本IEEE802.15.4无线智能化传感器网络实现探讨 | |||||
收集整理:佚名 来源:本站整理 时间:2009-01-10 22:24:22 点击数:[] ![]() |
|||||
[本篇论文由上帝论文网为您收集整理,上帝论文网http://paper.5var.com将为您整理更多优秀的免费论文,谢谢您的支持] 关键词:IEEE802.15.4 IEEE1451 智能传感器网络 近年来,随着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与无线通信技术的高速发展和广泛应用,人们开始将无线网络技术与传感器技术相结合,提供了无线网络化传感器的概念。它不仅可以应用于Internet接入互连,还适用于有线接入方式所不能胜任的场合,以提供优质的数据传输服务。例如,在工厂巨大的设备间、低速长距离的通信要求和危险的工业环境。 2000年12月IEEE成立了IEEE802.15.4工作组,致力于定义一种从廉价的固定、便携或移动设备使用的极低复杂度、成本和功耗的低速率无线连接技术。产品的方便灵活、易于连接、实用可靠及可继续延续是市场的驱动力。一般认为短距离的无线低功率通信技术最适合传感器网络使用,传感器网络是802.15.4标准的主要布场对象。将传感器与802.15.4设备组合,进行数据收集、处理和分析,即可决定是否需要或何时需要用户操作。满足802.15.4标准的无线发射/接收机及网络被Motorola、Philips、Eaton、Invensys和Honeywell这些国际通信与工业控制界巨头们极力推崇。目前,IEEE1451工作组已考虑在其基础上实现无线智能传感器网络WSN(Wireless Sensor Networks)。本文探讨了基于IEEE802.15.4标准的无线智能传感器网络的实现。 1.1 IEEE1451智能传感器模型 智能传感器建立了一个标准化的传感器网络协议。它规定了传感器模块的电子数据表单,也定义了访问数据表单、读取传感器数据、设置参数的数字接口。IEEE1451的目的就是提供一个工业标准接口,有效地连接传感器和微控制器,并把传感器接入网络。 IEEE1451模型主要由智能传感器接口模块STIM(Smart Transducer Interface Module)和网络应用处理器NCAP(Network Capable Application Porcessor)组成,中间通过传感器独立接口TII相连接。NCAP模块用来运行网络协议堆和应用硬件,与网络互联;STIM模块为智能变送器接口模块,其中包括变送器电子数据表单TEDS(Transducer Electronic DataSheet),一个STIM可以连接太量不同的传感器或执行器,在正常使用过程中传感器和STIM是不可分开的。变送器独立接TII(Transducer Independence Interface)主要定义二者之间点点连线、同步时钟的矩距离接口,使制造商可以把一个传感器应用到多种商网络中。另外,IEEE1451标准通过TEDS,使传感器模型具有即插即用的兼容性。原始数据转换为国际标准单位。其结构如图1所示。 智能传感器接口模块是围绕传感元件建立起来的,包括传感器TEDS、控制、状态寄存器、中断屏蔽、寻址、功能译码逻辑、触发、触发应答功能,这些都是用于传感器独立接口的数字接口。传感器独立接口包括数据传输、时钟、触发、应答线。接口是串行外围接口,由两根串行数据输入输出组成。智能传感器接口模块通过传感器独立接口上电,这就意味着STIM可被热扫描,而不用释放对网络中其他传感器的操作。 智能传感器模型包括自身带有的内部消息:制造商、数据代码、序列号、使用的极限、未定量以及校准系数等。当电源加上STIM时,这些数据可以提供给NCAP及系统的其它部分。当NCAP读入STIM中TEDS数据时,NCAP可以知道这个STIM的通信速度、通道数及每个通道上变送器的数据格式(12位还是16位),并且知道所测量对象的物理单位,知道怎样将所得到的原始数据转换为国际标准单位。 在与STIM通信的过程中,NCAP一直是主机,通信速率由NCAP设定,这会影响STIM中的采样速率,但是避免了释放数据以及对存储器的巨大需求。当STIM连接到NCAP时,NCAP从TEDS读取有关STIM的信息之后,读取STIM采样的数据。 IEEE802.15.4满足国际标准组织(ISO)开放系统互连(OSI)参考模式。它定义了单一的MAC层和多样的物理层。关于IEEE802.15.4标准详细的内容请参阅文献[7]。 为了有效地实现无线智能传感器,笔者考虑结合IEEE1451标准和802.15.4标准进行设计,需要对现有的1451智能传感器模型开出改进的。 方案之一是无线STIM(智能传感器接口模型):STIM与NCAP之间不再是TII接口(传感器独立接口),而是通过IEEE802.15.4无线(收发模块)传输信息。传感器或执行器的信息由STIM通过无线网络传递到NCAP终端,进而与有线网络相连。另外,还可以在NCAP与网络间的接口替换为无线接口。 方案之二是无线的NCAP终端:STIM与NCAP之间通过TII接口相连,无线网络的收发模块置于NCAP上,另一无线收发模块与无线网络相连,从而与有线网络通信。在此方案中,NCAP作为一个传感器网络终端。如图2所示。 因为功耗的原因,无线通信模块不直接包含在STIM中,而是将NCAP和STIM集成在一个芯片或模块中。在这种情况下,NCAP和STIM之间的TII接口可以大大简化。 2 无线智能传感器网络的实现 2.1 无线智能传感器 本设计的实现机理是IEEE802.15.4传输模块代替传统的串行通信模块,将采集的数据以无线方式发送出去[7]。 本文利用IEEE802.15.4物理协议,构造一个无NCAP的无线智能网络传感器系统,但并不是没有NCAP,只是这里采PC机完成NCAP的功能,即这里的NCAP是虚拟的,是由PC构成的;以现场传感器结合单片机(如8051)或DSP(数字信号处理器)构成STIM模块,再以802.15.4接口作为TII接口与虚拟的NCAP相连接。系统总体结构参见图3。 传感器节点模块主要是由场的STIM模块组成,STIM主要由电子数据表单(TEDS)、传感器接口、现场传感器、功能模块、TII接口以及STIM的核心控制模块等组成。这里以微处理器(如单片机89C51)作为STIM模块的核心控制器,以IEEE802.15.4构成网络接口即TII接口,以程序存储器ROM存储功能程序模块,以可编程的EEPROM作为电子数据表单存储单元,单片机与现场传感器连接的I/O口作为传感器/执行器接口。 Tags: |
提供人:佚名 | |
【返回上一页】【打 印】【关闭窗口】 |
![]() |
5VAR论文频道 |
![]() |
5VAR论文频道 |
![]() |
关于本站 -
网站帮助 -
广告合作 -
下载声明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6-2033 5Var.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