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用户登录 | ![]() |
|||
|
|||
按字母检索 | A | B | C | D | E | F | G | H | I | J | K | L | M | N | O | P | Q | R | S | T | U | V | W | X | Y | Z |
按声母检索 | A | B | C | D | E | F | G | H | J | K | L | M | N | O | P | Q | R | S | T | W | X | Y | Z | 数字 | 符号 |
|
![]() |
您的位置: 5VAR论文频道 → 论文中心 → 理工论文 → 电子通信 |
|
|||||
基于混合TCP-UDP的HTTP协议实现方法 | |||||
收集整理:佚名 来源:本站整理 时间:2009-01-10 22:18:18 点击数:[] ![]() |
|||||
[本篇论文由上帝论文网为您收集整理,上帝论文网http://paper.5var.com将为您整理更多优秀的免费论文,谢谢您的支持] 关键词:TCP UDP HTTP PDA 引 言 超文本传输协议(HTTP)是目前通过Internet进行信息交换最主要的方式。HTTP协议是建立在请求/响应(request/response)模型上的。 可持续链接减少了每次TCP链接建立的时间,但是一个空闲的TCP链接将需要一个Socket和相应的存储缓冲区。一个Socket缓冲区的最小长度必须大于一个TCP包的最大长度,即64 KB,而且很多实现方法在链接建立时将预分配一些缓冲区。可用的Socket的数量是有限的,很多基于BSD的操作系统对于能够同时打开的链接数都有一个缺省的最大值。 无线掌上设备PDA的应用(如浏览器)[5]特点表现在:① 因为页面是针对掌上设备制作的,一般在1 K~2 K字节,比较小;② 目前无线通信网络的带宽很窄,GSM的数据信道带宽只有9.6 K。当前Web页面的访问大多通过HTTP协议,并使用TCP作为下层的传输控制协议。但不幸的是,TCP并不适合短会话的应用情况,不同于现在采用的使用单一TCP传输协议进行数据传输的方式。本文提出了采用动态选择传输层协议(TCP、UDP)的方法来改善取回页面的延迟、网络拥塞以及服务器的负荷。 这种混合TCP-UDP的方法结合两个方面的优点:首先,对于需要比较少数据传输的情况,它将使用UDP作为传输层的协议,从而避免了TCP链接的多次握手开销;另外,对于需要较多数据传输的情况,它将使用可靠的带有重排序和拥塞控制的TCP协议作为传输层的协议。混合TCP-UDP的实现方法只需要对应用层的改动,而操作系统的核心代码不用任何更改。仅采用UDP协议的缺点在于,需要在应用层建立一套类似于TCP复杂的控制协议,从而进行重排序和拥塞控制来保证传输的可靠性。 1 背 景 HTTP是一个请求/响应协议,客户端的应用程序通过提供一个URL可以从服务器上得到所需的数据。HTTP可以用来访问各种不同类型的资源,其中包括文本、图形、影音、可执行文件、数据库查询结果等等。 图2给出了在客户端发起HTTP GET请求后,在客户端和服务器之间进行数据包交换的示意。图中只有两个数据包是有用的(即携带了数据): 2 设 计 我们使用混合传输层[6]的方法即对于少量数据传输的链接采用UDP,而对于大量数据传输的链接采用TCP作为传输层协议。这样对于短链接而言就避免了TCP经常性的握手开销,而对于长链接则仍可获得TCP的优点,如超时重传、拥塞控制、错误恢复机制等。这种方法中,客户端首先尝试使用UDP作为传输层的协议,如果对于所请求的URL UDP并不适合,则再次使用TCP链接。这种方法提供了以下保证: ◇ 如果初始的UDP数据包丢失,将采用TCP重新链接而不会受到影响。 ◇ 如果所链接的服务器没有使用混合传输层的实现机制,客户端将使用TCP重新进行链接。 图3给出了混合TCP、UDP的实现算法。一个采用混合算法的HTTP客户端首先使用UDP作为传输层的协议发出HTTP GET请求,同时启动超时定时器。 当服务器处理客户端发来的请求时,它可以从以下两点做出选择: ① 如果响应的数据足够小(比如,可放到一个数据包中),服务器将使用UDP发回响应。像 Tags: |
提供人:佚名 | |
【返回上一页】【打 印】【关闭窗口】 |
![]() |
5VAR论文频道 |
![]() |
5VAR论文频道 |
![]() |
关于本站 -
网站帮助 -
广告合作 -
下载声明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6-2033 5Var.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