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我们
按字母检索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按声母检索 A B C D E F G H J K L M N O P Q R S T W X Y Z 数字 符号
您的位置: 5VAR论文频道论文中心理工论文石油能源
   中国石油炼化业务发展的技术挑战与对策      ★★★ 【字体: 】  
中国石油炼化业务发展的技术挑战与对策
收集整理:佚名    来源:本站整理  时间:2012-06-29 20:57:18   点击数:[]    

设大型炼油化工基地,把海外油气资源就地加工成国内市场短缺的油品和化工产品,开辟利用海外资源的新途径。

    对于在海外的某些大量伴生乙烷、凝析液的天然气田,可以考虑合作建设乙烯、聚乙烯、乙二醇等石化项目。海外油气资源的开发基础,已经为发展海外下游业务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同时,发展海外下游业务,符合资源所在国政治经济利益,将有助于中国石油巩固在海外已经形成的资源优势,得到更多的能源资源勘探和开采的可能性[9]。

    此外,在高油价时期,国外公司炼厂普遍处于微盈或亏损的状态,收购或投资炼化业务是较好的时机,择机在海外单独发展炼化业务也可作为中国石油炼化业务海外战略的选择之一。

    4.4打造更为有效的市场营销及技术配套体系营销是实现炼化产品效益的关键环节。中国石油炼化业务每年数千亿元的销售收入,都要通过高效的营销实现。打造更为有效的市场营销及配套体系,对于炼化业务竞争力提升尤为关键。一是要努力拓展销售网络。强化市场研究,建立营销网络,贴近市场、贴近用户,持续提高市场控制力。加强客户分级管理,落实好优质客户的资源倾斜政策,努力提高优质客户的稳定度和产品的直销率。二是要打造专家型营销队伍。炼化产品,特别是合成树脂、合成橡胶产品,卖的是技术,是服务。作为专家型营销人员,既要精通产品,也要了解客户,更要熟知客户对产品的加工流程,帮助客户创造价值。三是要加强战略合作客户培养。炼化大宗产品很多都有固定用途,要通过与客户的互利合作,建立长期稳定的战略合作关系,实现互利共赢、共同发展。四是要深入市场前沿,建立技术服务与产品改性基地,成为营销的重要支撑。中国石油炼化企业大多处于东北、西北,距华东、华南高效市场运距远,市场反应较慢。要通过在市场前沿的技术服务与产品改性基地,及时反馈市场信息,针对客户需求做好产品服务,提升产品性能和附加值。2009年,中国石油与江苏省合作的“长江项目”奠基,将建立成品油仓储、调合和合成树脂掺混改性研发与生产中心,必将对中国石油炼化产品在华东市场的营销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4.5持续增强炼化自主创新能力

业务的发展必须有自主创新的支撑。要以科学合理的投入,在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基础上,加快炼油成套技术与乙烯、聚烯烃等重大关键技术和相关装备的国产化进程;要以关键催化剂开发为突破口,加快掌握先进技术,快速提升炼化技术经济指标,实现节能降耗;要大力加强产品开发,强化产品标准研究,争取更多的产品标准话语权,提升产品市场竞争力;要立足原始创新、自主创新,大力开发适应我国资源水平、切合现有装置特点、满足我国市场发展需要和石油石化消费结构调整需要的先进、使用、低成本技术,掌控关键、核心知识产权,通过集成创新,加快建立完整的炼油化工技术创新体系。特别是在新兴生物质能源开发、煤的清洁高效利用等方面,要积极介入,加速突破,尽快形成自主知识产权,创造新的增长点。

    参考文献

[1]Warren R True,Leena Koottungal.Special Report:Global refiningcapacity advances;US industry faces uncertain future[J].Oil&GasJournal,2009-12-21:http://www.ogj.com.

[2]袁晴棠.世界炼油工业发展概况与趋势[J].当代石油石化,2009(12):1-8.

[3]朱和.世界炼油工业和石化工业发展现状及趋势[J].国际石油经济,2006(12):37-41.

[4]炼化前沿:2020年轻质烯烃市场预测.中国石油新闻中心.

2010-2-12.http://news.cnpc.com.cn/system/2010/02/12/001277040.

shtml.

[5]Hydrocarbon Publishing Company(US).Refining trends showdivision between west and east[J].Worldwide Refining BusinessDigest Weekly,2009-11-2.http://www.hydrocarbonpublishing.com/.

[6]Hydrocarbon Publishing Company(US).BRIC continuous to driveglobal PC shift[J].Worldwide Refining Business Digest Weekly,2010-4-26.http://www.hydrocarbonpublishing.com/.

[7]李希宏主编.中国石油石化产业经济研究年度报告[R].北京:中国石化咨询公司,2009:8-18,57-86.

[8]王基铭.中国炼油工业现状和发展方向[J].当代石油石化,2009(5):1-6.

[10]胡徐腾,李振宇,王正元.我国能源化工面临的挑战及对策思考(Ⅱ)[J].化工进展,2006,25(4):351-356.

上一页  [1] [2] [3] [4] 


Tags:


文章转载请注明来源于:5VAR论文频道 http://paper.5var.com。本站内容整理自互联网,如有问题或合作请Email至:support@5var.com
或联系QQ37750965
提供人:佚名
  • 上一篇文章:国有石油企业信息化管理研究

  • 下一篇文章:石油销售企业面临的问题与对策
  • 返回上一页】【打 印】【关闭窗口
    中查找“中国石油炼化业务发展的技术挑战与对策”更多相关内容 5VAR论文频道
    中查找“中国石油炼化业务发展的技术挑战与对策”更多相关内容 5VAR论文频道
    最新热点 最新推荐 相关新闻
  • ››关于锅炉烟气余热回收利用分析与措...
  • ››燃油税政策的国际比较对我国的启示...
  • ››油气田经济产量研究综述
  • ››关于石油企业加强内部控制管理的几...
  • ››石油销售企业面临的问题与对策
  • ››中国石油炼化业务发展的技术挑战与...
  • ››国有石油企业信息化管理研究
  • ››石油地质类型及其区域特征
  • ››烧石油焦GRECO燃烧器及其应用
  • ››石油天然气企业GIS系统应用研究
  • ››中国石油炼化业务发展的技术挑战与...
  • ››中国石油和天然气工业的机构改革—...
  • ››中国石油、天然气战略资源分析
  •   文章-网友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关于本站 - 网站帮助 - 广告合作 - 下载声明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6-2033 5Var.Com. All Rights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