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我们
按字母检索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按声母检索 A B C D E F G H J K L M N O P Q R S T W X Y Z 数字 符号
您的位置: 5VAR论文频道论文中心理工论文石油能源
   中国石油炼化业务发展的技术挑战与对策      ★★★ 【字体: 】  
中国石油炼化业务发展的技术挑战与对策
收集整理:佚名    来源:本站整理  时间:2012-06-29 20:57:18   点击数:[]    

海规划并建设一批大型炼化基地,炼化业务迎来了大发展的新时期。

    3.2面临的挑战

3.2.1宏观经济环境不确定因素增多当前,全球经济复苏态势明显,新兴市场回升势头强劲,成为继续推动全球经济企稳的主要动力。2010年以来,原油价格上涨的态势已经十分明朗,炼油化工原料成本压力剧增。同时,欧美国家经济疲软,全球贸易保护主义加剧。欧美大部分产能在30万吨/年以下、缺乏竞争力的乙烯装置陆续关闭,装置开工率仍然不足,化工市场需求乏力。欧盟推行REACH法规、美国通过轮胎特保案以及对中国输美产品进行的密集双反调查,还有人民币面临的巨大升值压力,我国对外贸易形势不容乐观。中东产品大量冲击国内市场,2009年中东地区新增乙烯产能476万吨/年,聚乙烯产能360万吨/年,聚丙烯产能160万吨/年,其产品以低廉的价格大量进入中国市场,已经使进口合成树脂、乙二醇等产品出现了价跌量增的趋势。2009年以来,福建、独山子2套100万吨/年乙烯相继投产,2010年以来,天津、盘锦、镇海等乙烯相继投产,预计2009—2013年,国内新增乙烯产能500万吨/年,接近2009年产能的40%。随着中国-东盟自贸区的生效,中国-海合会自贸区的推进,国内市场更加开放,石化行业的竞争将更加激烈,保持炼化业务又好又快发展面临更大的压力。

    3.2.2强化节能减排对炼化生产和技术发展提出更大的挑战节能减排已成为事关我国经济生活的大事。

    2008年4月,国家环保部公布并实施14项国家环保新标准,对石油炼制、乙烯工程等项目提出了更为严格规范的环境保护要求。国资委要求,2009年石油石化行业主要产品单耗指标要达到或接近国际先进水平;万元增加值能耗比2005年下降16%,二氧化硫排放量比2005年下降9.3%,化学需氧量排放量比2005年下降8.4%;单位增加值新水用量比2005年下降24%。在油品质量方面,从2009年12月31日起,国Ⅲ汽油标准已在全国范围内执行,北京、上海、广州等地已经率先实施了相当于欧Ⅳ排放标准的地方标准[8]。实施节能减排、加强环境保护、实现企业与社会、环境的协调发展已成为石化行业义不容辞的责任,中国石油炼化业务必须通过加大投入、加快技术进步才能实现节能减排目标。

    3.2.3获取优质资源的难度增大对技术发展提出更高要求当前,世界范围内原油变重、品质变差的趋势十分明显。原油资源品质的变化,直接影响成品油加工流程和成品,同时使得乙烯裂解原料石脑油品质发生变化,收率降低,裂解性能变差。

    对于中国石油而言,石油资源品质的变化主要体现在3个方面。一是东部优质石蜡基原油产量正在递减,直接影响加工汽柴油流程和乙烯收率,导致成本上升。二是重质、高稠原油产量逐年上升,加工较为劣质原油已经成为石化企业迫不得已的选择,需要增加加工环节、提高成本。三是进口原油绝大部分是高硫原油,甚至是高稠的劣质原油。原油加工流程更加复杂,现有设备需要改造才能适应高硫含量、高黏稠度的变化,所生产的石脑油的乙烯收率也较大降低。

    3.2.4自主创新能力的不足

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迫切需要高性能、差别化、市场竞争能力强的产品;节能减排标准日益严格,迫切需要先进、适用、低成本技术的支撑;资源的紧缺与劣质化,迫切需要开发适应现有装置特点和资源特点的创新技术。自主创新是应对挑战、提升竞争力的最重要途径。由于历史原因,中国石油炼化自主创新能力不足,不能掌控关键、核心技术,高层次技术人才严重不足,已经日益成为制约炼化业务又好又快发展的短板,迫切需要采取有力措施,切实加以解决。

    4发展对策

4.1采用新技术路线,延伸产业链,调整产品结构,进一步强化与区域化工产业园的密切合作,努力增强市场竞争力中东聚乙烯、乙二醇等乙烯产品,其原料主要来自天然气凝析液乙烷裂解,成本低、规模大,对国内市场冲击很大。要避免与中东大宗产品直接竞争,通过采用新技术路线,延伸产业链,调整产品结构,扬长避短,提升产品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

    一是要避免短流程产品的直接竞争。例如,调整环氧乙烷/乙二醇产品结构,多产不易运输、市场需求大的环氧乙烷产品,避免与中东进口乙二醇产品的直接竞争。二是细分市场,通过差别化产品拓展市场空间。中东合成树脂产品,受运输和装置规模限制,主要以低成本通用料为主。要强化细分市场研究,加强聚乙烯、聚丙烯专用料攻关和市场营销,及时根据市场变化调整聚乙烯、聚丙烯产品生产方案,赢得市场竞争的主动。三是要扬长避短,发展丙烯衍生物,延伸产业链。中国石油乙烯加工结构以石脑油为裂解原料,丙烯产量为乙烯产量的一半,炼油催化裂化装置同时还副产大量低成本丙烯。要充分利用优势的丙烯资源,通过技术改造增产丙烯,大力发展丙烯衍生物生产,增强竞争力。例如,以丙烯为原料,可发展环氧丙烷、苯酚丙酮、丙烯酸及酯等产品。四是要强化与区域化工产业园的密切合作,进一步延伸产业链,实现共同发展。大型石化企业所在地方政府,对发展石化产业园区都非常重视,出台一系列政策支持发展。中国石油新建大型石化基地要充分利用地方政府支持政策,采取有效措施支持下游加工企业发展壮大,既实现了产品的高效营销,又延伸了产业链,具有较强的抗风险能力,互利共赢。

    4.2统筹优化资源配置,加快具有战略意义的重大布局项目建设,提高产业集中度和资源综合利用率要从国家石油安全战略的高度统筹考虑,加大对国内外的增量石油资源的宏观调控力度,充分利用好宝贵的石油增量资源进行整体优化;根据主要消费市场分布特点、各企业生产和布局特点以及原油品质特点,做好总体布局和分类加工,形成相对集中的炼油化工产业群。一是充分优化利用好宝贵的石油增量资源,发展世界级规模的大型炼化基地。

    这些来之不易的增量资源,不宜按照现有布局进行平均分配,而是应该集中使用,切实发挥出增量的最大效益,用增量资源来调整产业布局。新建大型炼化企业的布局,应该靠近市场还是靠近资源,需要统筹考虑,还要兼顾地区经济发展的平衡,符合国家的有关要求。新建大型炼化企业,在建设初期就要考虑炼化一体化、规模化、基地化和园区化。

    要在东南沿海和南部省份立足可能获取的资源,集中进口原油和份额油的增量部分,考虑建设具有重大战略布局意义的世界级石化基地,既靠近资源,又紧靠需求增长旺盛的石化市场,同时可压缩其它企业加工进口油的规模,争取发展空间,一举多得。

    二是做好具备条件、基础较好的现有企业优化发展工作,切实做好区域优化。对于具备条件、基础较好的现有企业,加强技术改造,加快配套完善,做大规模,加快炼油化工一体化发展,成为区域的产业发展的中心。对于历史形成的其它企业,大力发展其特色加工能力,加工特殊原料或生产特色产品,芳烃(包括重芳烃)、碳四等原料都可借此逐步实现集中加工,与区域中心共同形成优势互补的产业带。

    4.3重视海外油气资源开发与下游产业的有机结合,拓展海外业务的产业链近年来,中国石油积极实施的海外油气发展战略取得重要进展,在中亚、南美、中东、非洲等油气资源丰富的地区,通过参股合资、收购等方式获取相当份额的石油和天然气资源,这是缓解国内资源短缺矛盾的重要措施。随着海外资源的不断开发和形势的变化,单一购买或参股海外油气田的实施难度和代价有可能逐步升高。从当前的政治经济形势分析,这些资源丰富的国家和地区都希望利用其资源发展石油化工产业,改变本国产业结构单一、过多依赖资源出口的局面。因此,在海外油气资源的获取上,应该不断开拓思路,把油气资源的开发与炼油化工发展有机结合起来,与资源所在国逐步加强上下游一体化的合作,走出去建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Tags:


文章转载请注明来源于:5VAR论文频道 http://paper.5var.com。本站内容整理自互联网,如有问题或合作请Email至:support@5var.com
或联系QQ37750965
提供人:佚名
  • 上一篇文章:国有石油企业信息化管理研究

  • 下一篇文章:石油销售企业面临的问题与对策
  • 返回上一页】【打 印】【关闭窗口
    中查找“中国石油炼化业务发展的技术挑战与对策”更多相关内容 5VAR论文频道
    中查找“中国石油炼化业务发展的技术挑战与对策”更多相关内容 5VAR论文频道
    最新热点 最新推荐 相关新闻
  • ››关于锅炉烟气余热回收利用分析与措...
  • ››燃油税政策的国际比较对我国的启示...
  • ››油气田经济产量研究综述
  • ››关于石油企业加强内部控制管理的几...
  • ››石油销售企业面临的问题与对策
  • ››中国石油炼化业务发展的技术挑战与...
  • ››国有石油企业信息化管理研究
  • ››石油地质类型及其区域特征
  • ››烧石油焦GRECO燃烧器及其应用
  • ››石油天然气企业GIS系统应用研究
  • ››中国石油炼化业务发展的技术挑战与...
  • ››中国石油和天然气工业的机构改革—...
  • ››中国石油、天然气战略资源分析
  •   文章-网友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关于本站 - 网站帮助 - 广告合作 - 下载声明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6-2033 5Var.Com. All Rights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