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我们
按字母检索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按声母检索 A B C D E F G H J K L M N O P Q R S T W X Y Z 数字 符号
您的位置: 5VAR论文频道论文中心理工论文石油能源
   石油、伊拉克、安大线、南海      ★★★ 【字体: 】  
石油、伊拉克、安大线、南海
收集整理:佚名    来源:本站整理  时间:2009-01-11 12:07:14   点击数:[]    

中国的石油需求越来越大,已经超越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石油消费国。2005年,进口量要达到1.2亿吨,是整个欧洲的进口量。在经济理论界有一个定式:当一国的石油进口超过5000万吨时,国际市场的行情变化就会影响该国的国民经济运行。而早在2000年的时候,中国石油进口量就已超过5000万吨,这意味着缘于石油的经济风险一直与中国经济相伴。按亚太经济合作组织的计算方式,当石油价格每上升10美元/桶,就会使通货膨胀率上升0.5个百分点,经济增长率下降0.25个百分点。近期全球油价冲上了每桶30美元的高位,中国目前日进口石油平均达200万桶左右;如果每桶石油价格上涨5美元,每天就要多花1000万美元外汇。

  安大线是中国最佳的石油资源解决方案。首先安大线最后一段在中国境内,油口在中国,中国把握主动权,其次,安大线每年2000万吨的石油足以保证我国的石油供应,再次按照国际惯例,石油管道要签署20年以上的购销合同,并且价格预定,不受石油市场波动的影响。最后大量的原油供应必使东三省长期停滞的石化工业得到长足的发展,进而带动整个东三省的经济发展。东三省的经济发展使中国在东北亚的地位高涨,进一步加强中国在东北亚地区的势力,更大限度地压制日本、韩国、朝鲜在东北亚的势力。以前东北亚一直是日俄的势力范围,尤其是日本,东北亚地区是日本最不愿意退出的地区,东北亚地区有日本大量的关联利益,讨回北方四岛,压制朝鲜的核武,日本都占了东亚政治舞台的一席之地。

  对日本来说,安大线是噩梦。日本希望只有一条安纳线。

  首先,安大线使日本从俄罗斯进口石油的数量减少了,这是最直接的,俄东西伯利亚的石油资源,目前已探明储量为103亿吨,每年输出5000万吨是东西伯利亚油田的极限,一旦中国的安大线占了2000-3000万吨,剩给日本的最多只有3000万吨。日本首相小泉承诺的安纳线的每日进口量为100万桶,而日本目前每天进口石油大约534万桶,每年进口大约2.472亿吨。也就说安纳线年进口量大约4490万吨,至少有1490万吨的缺口。并且日本因为和美国在伊朗核问题上走的太近,2003年5月,伊朗在核问题压力重重,遂迁怒日本取消了日本在石油合作方面的优先谈判权,日本开拓中东的石油进口渠道碰壁,加上以前在沙特的碰壁,日本必须加强石油渠道的拓展,而最佳的石油供应者就是俄罗斯,不仅安全,而且成本低。

  其次,安大线使中国在东北亚的实力增加不少,安大线一旦建成,中俄之间的合作关系进一步加强,中国东三省的经济实力进一步增加,另外,如果中国将安大线运来的石油出口给韩国和朝鲜,中国必然加强了对韩国和朝鲜的控制或者政治影响力。而东北亚地区传统上是日本的势力范围,尤其在日本海西面,日本依靠当年的日俄战争和现在的经济实力奠定了日本在此区域的地位,而安大线将使中国挑战日本在此地区的地位,并且如果中国能够利用好具备战略资源意义的石油,这种挑战完全有可能成功。

  再次,安大线使中国长期生存和发展获得了保障,尤其是中国的石油战略储备绝对能够保证,使中国武力统一台湾成为可能。中国可以无惧台海战争之后可能出现的美国石油制裁。一旦中国统一台湾,那么台湾海峡就是中国的内海,日本的能源生命线就掌握在中国人手里,日本的天然气、石油等一切能源都要通过台湾海峡,中国可以随时控制扼住日本人的咽喉。恐怖程度令日本人难以想象。

  最后,安大线促使中国整体经济稳定地发展,中国的强大已经让日本感到很不安,中国具备日本所不具备的政治影响力,加上强大的经济力量,必然成为亚洲地区的龙头,这对日本的亚洲龙头地位是个挑战,也是个威胁,没有人希望自己的邻居过分强大。

  对俄罗斯来说,安大线是好坏参半。好的是抓住了中国这个大客户。坏的是,中国在石油管道上占据主动地位,并且缩小了俄罗斯的石油贸易开拓范围,使俄罗斯未来的石油贸易收入减少。中国是世界上经济增长的国家,石油消费一直高速增长,中国目前的石油进口量非常高,2003年上半年达4380万吨,预计全年要进口8000万吨。而2002年进口只有6941万吨。增长幅度高,2003年中国私家车爆增,2004年进口数量必然更高。2002年,中国石油消费量超过日本,达2.457亿吨。成为世界第二大石油消费国。预计到2020年,中国将成为世界第二大石油进口国,进口量超过2亿吨。对俄罗斯来说,中国这样的客户是绝无仅有的,而管道运输协议一般是20年以上,依靠安大线,俄罗斯可以牢牢抓住中国这个大客户。但是安大线最后段在中国境内,中国的自主权更多,中国如果不要石油,俄罗斯将无法收回管道建设成本,损失巨大,并且中国可以压价。俄罗斯已经在管道上受人控制了一次。6、7月间。俄罗斯天然气工业股份公司与土耳其签订有关天然气合作的蓝流项目以失败告终,土耳其半路压价要求费用减半,让俄罗斯着实难以容忍,但由于项目合作输出渠道单一,最终俄罗斯不得不被动地接受每年将减少20亿~50亿美元的利润损失的现实。俄罗斯担心土耳其的事件重演。安大线只有一个中国客户,风险高,俄罗斯也无法开拓更多的市场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下一页


Tags:


文章转载请注明来源于:5VAR论文频道 http://paper.5var.com。本站内容整理自互联网,如有问题或合作请Email至:support@5var.com
或联系QQ37750965
提供人:佚名
  • 上一篇文章:电力通信在电力体改中的定位及发展战略

  • 下一篇文章:“十五”可再生能源技术发展战略和政策措施探讨
  • 返回上一页】【打 印】【关闭窗口
    中查找“石油、伊拉克、安大线、南海”更多相关内容 5VAR论文频道
    中查找“石油、伊拉克、安大线、南海”更多相关内容 5VAR论文频道
    最新热点 最新推荐 相关新闻
  • ››关于锅炉烟气余热回收利用分析与措...
  • ››燃油税政策的国际比较对我国的启示...
  • ››油气田经济产量研究综述
  • ››关于石油企业加强内部控制管理的几...
  • ››石油销售企业面临的问题与对策
  • ››中国石油炼化业务发展的技术挑战与...
  • ››国有石油企业信息化管理研究
  • ››石油地质类型及其区域特征
  • ››烧石油焦GRECO燃烧器及其应用
  • ››石油天然气企业GIS系统应用研究
  • ››石油、伊拉克、安大线、南海
  •   文章-网友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关于本站 - 网站帮助 - 广告合作 - 下载声明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6-2033 5Var.Com. All Rights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