球石油的年消耗量约35亿吨,而亚洲石油的消耗量在激增之中。如果这种趋势不变,则在今后25年 中将平均年消耗50亿吨石油,足以把全部贮量耗尽。即使在此期间有新油田发现,专家估计全球石油贮量也 不会超过2000亿吨,全球石油资源在三、五十年内将枯竭。今后用什么来代替石油?70年代“石油危机”以 后,曾把主要希望寄托在煤的气化和液化,30年快过去了,而这方面的收效甚微,复杂的技术和巨大的投资, 制约了气化煤和液化煤的广泛使用。 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需要能源的支撑。但是,用增加煤炭消耗来弥补石油不足,是一条以环境为代价的 能源发展道路,是完全行不通的。据测定,直接燃烧:吨煤,产生粉尘3-11kg,二氧化硫60kg,二氧化氮3- 9kg,还有大量二氧化碳。我国1995年排放的烟尘为1744万吨,二氧化硫为2370万吨,其中燃煤排放的分别 占70%和85%。目前,我国每年燃煤排放的碳已达10亿吨。煤炭的大量开发利用是造成全球环境恶化的主 要原因。根据1992年联合国召开的世界环境与发展大会的要求,煤炭的消费不仅不能增加,而应予以限制并 逐步减少。 另外,我们可以通过对太阳能利用中最重要的光伏发电进行一些分析,以评估太阳能在下一世纪的发展 前景。 以70年代不变价计算,近30年间,太阳电池的价格下降了数十倍。专家预测,通过扩大生产规模和技术 进步,2030年以后,光伏发电对常规发电开始具有竞争力。2050年,太阳电池的价格将比现在下降1Q倍,即 每瓦4.5元左右,每千瓦时的电价约0;2元左右。从现在起经过50年的发展,那时光伏发电量将占全球总发 电量的一半。 以上分析表明,21世纪全球能源结构必将发生根本性变化。当今占主导地位的石油将逐渐减少直至枯 竭,完成其历史使命;煤炭的利用将受到限制,但考虑发展中国家发展经济的需要,在2030年前可能还会有 所增长,此后将逐渐下降;核能利用,因核安全和核废料处理技术尚未完全解决,若无技术上突破,在今后50 年内发达国家会逐渐关闭核电站,发展中国家还会新建一些核电站,二者相抵,总数上不会有什么增加,相反 还会有所减少;太阳能和其它可再生能源将替代石油和煤炭,逐渐成为世界能源的主角。 对2050年各种一次能源在世界能源构成中所占的比例进行预测,可以得出如下结果:石油0(或甚微), 天然气13%,煤20%,核能10%,水电5%,太阳能(含风能、生物质能)50%,其它2%。 21世纪是人类大规模利用太阳能的世纪,这是不以任何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历史发展必然结果。
|